《左傳》記載春秋時代兩百多年豐富龐雜的史實,相較於《論語》其內容更能反映春秋時代人類活動的真實情況。在《左傳》中出現的仁字,必然更全面、更真實地體現出春秋時代仁的涵義。因此我們就從《左傳》來猜測仁字本義。 《左傳》全書共使用39個仁字。我發現其中24個仁字的使用,基本上遵循一個固定的句型格式:在特定環境(情形)中,表現出具體行為,被判斷為仁或不仁。
特定環境 + 具體行為 → 仁/不仁
當我把這24個仁字句子所判定的具體行為,整整齊齊地上下排列後,可怕的結果出現了。這24個具體行為亂七八糟,無主題,無共性,無中心思想,沒有一種或幾種已知的人類行為能全面涵蓋這24個行為,並解釋清楚句子的意思。當我琢磨出任何可能的仁的本義時,這24個句子就直接否決了它們。因為任何定義都無法成功理解全部的24個句子。
仁: 不仁:
不背本 幸災
弗納於淫 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
出門如賓承事如祭 因人之力而敝之
克己復禮 有寵於季氏而將殺季孫
能以國讓 追殺舊主人
拒絕君位 剛愎
畜老猶憚殺之 婦人而與於亂
信以為本 乘人之約
度功而行 楚瓦多殺大臣貴族
大保小 伐小國
但又十分明顯,這24個仁/不仁是用來對不同人的行為做出判定,那麼它是否是判斷行為對錯的用語,類似於當今我們日常判斷用語:“對、不對”,“正確、錯誤”,或“應該、不應該”。這裡的仁是否是以作為人為判斷的依據和考量,對人的行為提出要求,即要求人在不同環境(情形)下,都要表現出與環境相符的行為。如果表現出與環境相符的行為,就達到(理想中)的人的行為,就是仁。但如果表現出與環境不相符的的行為,就違背作為人的行為,則是不仁。以示意式表示:
特定環境 + (表現出) 與環境相符的行為 → 仁
特定環境 + (表現出) 與環境不符的行為 → 不仁
接著我以仁指與環境相符的行為來理解全部的24個句子,發現這些句子都表達出合理的意思。例如“不背本仁也”,基於《左傳》原文,可理解成:面對晉君的盤問,楚囚的不背本是與此環境相符的行為;
晉君的盤問 + (楚囚表現出) 不背本 → 仁
而“幸災不仁”,可理解成:面對秦國飢荒,晉君的幸災是與此環境不相符的行為。
秦國飢荒 + (晉君表現出) 幸災 → 不仁
《左傳》記載,仲尼曰:臧文仲 ... 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
其中“妾織蒲”,在楊伯峻先生的《春秋左傳注》解釋成,“妾織蒲席販賣,言其與民爭利”。對百姓而言,「妾織蒲」是正當的商業行為。但對於臧文仲,孔子認為「妾織蒲」就是不仁。同一種商業行為,為何到臧文仲這裡就變成了不仁。顯然是因為「妾織蒲」與臧文仲做為魯國務卿大夫的身份不符,那麼身份也是做為判斷是否為仁的要素。到此,我最後猜測仁字本義是:特定環境,加上特定身份,再加上與環境和身份相符的行為 。
特定環境 + 特定身份 + (表現出)與環境和身份相符的行為→ 仁
《論語》有一章「三年之喪」。說的是,弟子宰我提出“服喪一年”,孔子認為不仁。也就是當遇上父母喪事時,孔子認為,作為兒子相符合的行為是服喪三年,而不相符合的行為是服喪一年,孔子直接依據“不相符合的行為:服喪一年”,將宰我判定為不仁。這裡相符合的行為是服喪三年,它是由先王以禮的形式來確定;或是大眾認可的風俗習慣(天下之通喪);或是合理思考後的結論(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環境:父母喪事
身份:兒子
相符的行為:服喪三年
不相符的行為:服喪一年;判定為:不仁
父母喪事 + 兒子 + 服喪一年(不相符的行為) → 不仁
《論語》有一章講述陽貨與孔子相遇,論及「懷其寶迷其邦」為不仁。陽貨認為,孔子作為魯國有才能的人,在時局動盪之時,仍不出來當官,而任由國家動亂不安,是不仁。可以看出這裡特定環境是春秋時局動盪,急需人才;特定身份是“懷其寶”的人,也就是有才能的人;而不符合的行為是“迷其邦”,任由國家動亂不安。綜合考慮這三者,環境、身份、和行為之後,結論就是不仁。
環境:春秋時局動盪
身份:懷其寶、魯國有才能的人
不相符的行為:迷其邦、任由魯國動亂不安(不仁)
相符的行為:吾將仕矣
時局動盪 + 有才能的人 + 迷其邦(不相符的行為)→ 不仁
到此為止,我們有了一個對仁字本義的猜想,只是猜想,不是結論。隨後的文章,將利用《論語》、《左傳》提供的史實,詳盡推論論證這個猜想就是合理的結論。
特定環境 + 特定身份 + 與環境和身份相符的行為 → 仁
下文將論述:《論語》、《左傳》中,什麼是與環境和身份相符的行為?
作者:覃秋(於新加坡)
202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