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印光大師 文鈔菁華錄 ‧ 序

李炳南序 | 圓瑛大師序



《印光大師 文鈔菁華錄》

印光大師著
了然、德森法師鑒定

目錄

一、讚淨土超勝 ‧ 二、誡信願真切
三、示修持方法 ‧ 四、論生死事大
五、勉居心誠敬 ‧ 六、勸注重因果
七、分禪淨界限 ‧ 八、釋普通疑惑
九、諭在家善信 ‧ 十、標應讀典籍

* * *

重刊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序

貝經流通分中,輒贊書寫;厥後鐫鑄術興,援義以之而代。顧其義非一,而世知每拘於福德也。今觀窮鄉僻壤,何莫不有貝經?斯非正法之暢流,乃鐫鑄福德之普行也。

誠以諸經玄邃,發心宏宣者,不觀所機,惟明求己福德,藥與病違,遂致受者茫然;上者徒存敬而供養,下者或束置於高閣,利生云乎哉?流通云乎哉?且聞之,正法律契,像法禪契,末法僅契於淨。既淨矣,律也、禪也,豈不一如也?惟是法體一如,而相用萬殊。不有一如之實,無以闡法體不變;不有萬殊之權,何以成相用隨緣?是淨尚大權而導實,有開顯廢存之善巧焉。導實惟佛究盡,故當信;善巧三根普被,故易行也。其時其機,可忽之哉?

淨宗十三葉祖印公,以今文時言,宏此當信易行之道;被化者廣,得度者眾。人集其言,曰文鈔,篇短簡要,已風乎海內外;而鈍根猶畏其繁,不能受之,寧非憾事耶?有先進淨通開士,摘其簡者之簡,擷其要者之要,彙而刊之,曰菁華錄。契機矣,利生矣!而流通之量,又有感乎不足者矣。古吳趙居士茂林者,亦祖之高足也,淨業專一,願切宏揚;偶得是錄善本,喜之,集同好而模刊,以期紹述祖德,而普濟乎末世也。此其願,此其緣,而不系乎福德,深有助於利生流通矣。

原錄有序,備言其旨,仍存之,可窺而詳焉。予與居士,為同門友,囑為新序,雖不敢辭,避剿說,不再及前義;謹就重刊因緣而述,聊復隨喜云爾。

~ 一九六八年戊申重陽日 弟子李炳南 謹識

* * *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 圓瑛大師序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也。

惟淨土法門,最不易使人起信。如無生而生,無念而念諸語,非深解心作心是之旨,安能無惑?故我世尊於本無言說中,而熾然常說者,無他,蓋欲一切眾生自明其本具覺性,進趨佛果也。

知自性即彌陀,方可與論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果能諦信、切願、力行,則感應道交,已握往生之券。顧世之狂慧者,動輒以淺易而輕之,欲別求其所謂玄妙者,而期有所悟證;詎知淨土一門,實為默契佛心,至頓至圓之教乎。

夫佛心無為,不墮諸數。念佛,則能念之心,歷歷分明,而了不可得;非即有為而契無為者乎?了不可得,而歷歷分明;非暗合道妙者乎?是則念佛者,念念佛也。故知: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十萬億程,去此不遠;九品可階,一生成辦;至平常,至玄妙;豈彼暗證盲參者,所可望其項背哉!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不高談心性,而全顯妙心。弘一大師謂為三百年來一人者,豈過譽哉。機薪既盡,應火須亡,而微言大旨,嘉惠後學,固無時無地然也。

師之文鈔,雖處處指歸,而人事倥傯,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則以李淨通居士所編文鈔菁華錄尚矣。是書都三百三十三則,理顯真常,語無重見,至精極粹,世鮮其儔。而居士重道尊師之心,尤所難能。吾知一卷風行,萬流蒙益。正人心而輔郅治,其在斯乎!

圓瑛拜讀之餘,歡喜踴躍,難喻於詞;謹略述數言,陳諸篇首,所以告同心,志盛緣,非敢序也。

~壬辰冬日七五 老衲圓瑛 識於上海圓明講堂


>> 續下一頁 : (一) 讚淨土超勝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佛說十善業道經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依止善導大師 持念彌陀名號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