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如何寫一篇科普文章:轉譯艱深論文成高中生也可閱讀的文章

最近盤點自己寫過的科普文章,每個月寫兩篇,不知不覺也已經累積了超過50篇的文章。寫科普文章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最新的論文資料,藉此學習新知,要回查看過的論文時也很方便。而寫文章之後也能帶來一點微薄的經濟效益,甚至目前的文章也接到一些高中國文參考書的青睞,被節錄到參考書內,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寫科普文章的心法。

決定題材,找新論文

在開始寫稿之前,要先找到自己想寫的題目。我關注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人工智慧以及心理學,所以也會多往這類型的期刊去找相關的論文。這也像是研究所時的書報討論一樣,可以選擇幾本自己感興趣的期刊,如果是open access的期刊更好,即使離開了學校,也能夠閱讀期刊內的公開論文

而為了寫科普文章,所以找的主題也要能夠引起大眾的興趣,而使用公開論文的話,也可以讓讀者進一步的去查詢相關資料。

我常常找題材的期刊來源如:

  •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 Nature Human Behaviour
  • Nature Machine Learning
  • Computers &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
  • Digital Discovery

以上期刊有的大眾有的小眾,其中,我也是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的reviewer,當然不會把正在review的文章當作寫科普文章的題材,不過為了協助把關期刊的風格,也會看一看這本期刊近期出版的文章。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本之外,直接從出版社去找他們的open access文章也是一個方法,有時候感興趣的文章可能不一定只侷限在自己收集的那幾本期刊當中。Springer、Elsevier都是我會追蹤的出版社。而這兩家的open文章在網站上都很方便閱讀,尤其現在翻譯工具發達,除了可以直接在網站上閱讀原文,搭配網頁翻譯工具,也可以讓整個閱讀論文的過程加速不少。

通常我在找題材的時候,我會先看論文標題,判斷主題是不是我所擅長的或是讀者會有興趣的,再進一步看摘要,先看研究結果是不是會令人感興趣的結果。畢竟目的是寫科普文章,所以比起看研究方法,我會更優先關注研究的議題和結果


開始閱讀論文,準備寫文章囉

我有一台專門也可以拿來閱讀論文的12吋平板,如此一來可以不用把文章印出來,下載PDF之後也可以再平板上面做筆記。以下介紹從鋪陳、重點內文,到最後結尾的科普文章產出過程:

科普文章的鋪陳

要寫科普文章的論文,我會參考論文的前言當作我科普文章的引言,畢竟那可是研究者的智慧所寫出來的前言,當然要好好利用一下。而且一段好的論文的前言,通常都會交代該研究領域的背景,並且指出研究缺口何在。順著這個邏輯脈絡,就能夠寫出很好的科普文章的引言。告訴讀者整個研究領域的概況,並且也可以用文字引導讀者為什麼撰文寫科普的這篇研究會是重要的。

科普文章的重點內容

通常研究論文會很仔細的把過去的文獻都爬梳一遍,不過如果是寫科普文章,就不需要再重複轉譯這些過程,讀者也沒有精力去了解。因此,寫科普文章的重點我會放在研究結果的陳述當中。尤其是當研究結果如果顛覆了讀者們的直覺想像,那麼就可以讓文章變得很有趣。甚至,如果研究結果可以增加讀者的對於該學科一些知識,那麼也是很好的研究結果。

但同時,為了引起讀者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介紹研究方法、實驗方法我覺得也是相當重要。尤其是心理學研究,其實有很多很聰明的實驗手法,藉由操控某些情境來達成想要研究的目標設定,所以我也會在科普文章中,介紹論文內使用的研究方法。

至於研究方法中的統計或數理模型,我則是會以概念陳述的方式簡單帶過,不需要讓讀者去了解數學公式的推論、或統計背後的數理模型,只要告訴讀者該如何判讀研究結果,這樣就算足夠了

科普文章的收尾

而收尾部分,我則是會參考原論文的結論部分,參考研究者提出的未來研究方向,並且也提醒讀者注意研究的限制,讓讀者不要過度推論。尤其是因為要找新出的文章來寫科普文章,所以很多結果可能都是才剛做出來,所以研究的發現還不算很穩定,還需要大量的研究來體現再現性。所以在最結尾的部分,我也會語帶保留的提醒讀者研究還有一些需要再多確認的部分。


寫科普文章帶來的新世界

從一開頭的鋪陳到最後的收尾,寫一篇科普文章大致上就是注意以上提到的那幾點。在這兩三年寫科普文章的過程當中,我也體會到了很多寫科普文章帶給自己的新改變和好處。

  1. 可以賺取稿費:我從一字一塊錢且有上限,變成了可以用篇為單位來談價錢的寫作者
  2. 可以發揮網路的長尾效應:放在網路上的文章可能會在某個時間點被某個人看到,例如出版社的著作權詢問和文章發表其實都有一段長時間的間隔。
  3. 可以整理論文:可以把自己對論文的偏好帶進去,有時候有特別想關注的研究題材也可以藉此來閱讀,把論文寫成科普文章的過程,也是消化吸收,並且日後要回看也可以快速的了解該研究的成果。而且很重要的,閱讀論文、整理論文的速度也會變快很多。
  4. 可以增加成就感:久了看到自己累積了不少文章,甚至比研究所的書報討論還要累積更多的時候,感覺蠻開心的。
  5. 可以提升文筆除了閱讀速度變快之外,消化過後再產出成另一形式的output的功力也可變強,這尤其在業界非常實用,可以快速將論文的東西轉化成素人老闆也聽得懂的語言。

對我而言,除了看到自己的文章可以被列在排行榜中,對我而言是個成就感之外,得到國文參考書出版社的青睞,也代表了自己的文章是可以讓不論文理組的高中生,都能夠閱讀的語文材料。這對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肯定。而作為一個寫作者,在這個網路世界上能夠多產出一些繁體中文的語文材料,我個人覺得對於繁體中文界有一點小小小的貢獻,這件事情也是相當的重要。

最近在CASE部落格中有四篇文章進入排行榜了~(截圖時間:2024.09.07) CASE報科學網站:https://case.ntu.edu.tw/blo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