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允許失敗

最近參與了和其他職涯諮詢師的討論,過程中談論到「允許失敗」的觀點,讓我有種被打中的感覺。

回想一路走來,從小到大的經歷,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是失敗,更別談允許它的發生。較多的情況是:鼓勵我們追逐社會框架所定義的成功,或是有那麼少數人,鼓勵我們走出框架,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失敗彷彿成為一種禁忌的標籤,不該出現在持續前進的路上。

我希望能藉由這篇文章,來聊聊我對於允許失敗的看法,希望能為每一個正在面對失敗或是類似處境的人們,帶來些不同的想法。


生命總有起伏

生命總有起伏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因為各種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得去面對人生中的低潮或高漲。

從幼時的家庭關係、進入學校後的師生互動、更大一些開始有成績的標籤出現,甚至隨著成績的高低,我們可能進入不同的學校,和一群截然不同的同學共度一段時光,形塑我們對於朋友、團體、學習的定義。

隨著十多年的學校時光結束,進入職場,開始跟一群年齡層差距更大的人們共事,去形塑自己對於職場的想像,還有自我認同感的再次形塑。

在上述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有可能摔跤,可能遇到父母不睦、家庭失衡、校園霸凌、成績低落、重讀重考、找不到工作等情況,而這些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失敗。

好比爬山,儘管我們選定了路徑,也查詢了天氣,做好準備,但實際開始爬後,總有可能遇到出乎意料的情況,使得過程變得艱辛,或是像一場災難。

我們能夠盡可能地去掌握生命中的各種選擇,但不可控的因素一直都在,使得我們往往有機會遇到出其不意的情況,感受到的不會只有欣喜,也同時包含辛苦與低落。


失敗所帶來的可能性

我想換一種方式來詮釋失敗,讓它不用一直和成功綁在一起,變成二選一的情境。

回想我所遭遇的每個失敗與挫折,儘管當下的感覺很不好受,但事後回頭來看,都為我帶來了些可能與彈性。

舉例來說:我曾在某份工作中,親手裁員我花了將近兩年才找齊的人們,只因為公司當時的營運狀況,不得不以縮編來求生存。

對我而言,這像是親手毀掉並抹平自己的成就。

然而轉念一想,我其實透過這個事件,看到該產業衰退的一角,並且開始不會把自己只當作小職員、螺絲釘,而是更加警醒、宏觀地去觀察其他的產業發展與連動。

在更早期求職的過程中,我曾到某間大公司面試,一路面到最後一關的人資總監,但結果不了了之,得到無聲卡。然而半年後,我發現該公司人事凍結,而後甚至裁員與整併部門。

再更遠些的經歷,我在某個求學階段,曾被同學們孤立,雖然不至於到霸凌,但分組時,自己總是剩下來的那個人,下課時間也很少會有同學閒聊搭話,三年都在這樣的狀態中度過。

過了這麼多年後,我發現當時的經歷讓現在的我能夠長時間獨處,也因此熱愛閱讀。在面對陌生的人群時,也能夠展現出自在的狀態,去和他人互動與交談。

上述這些可能都是常人口中的失敗或負面經驗,但對我而言,隨著時間的遞移,除了心境轉變之外,我其實透過這些事件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觀點與提醒。讓我在後來的人生,能夠擁有獨特的判斷與感知,去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這些都是從失敗延伸而來的可能性。


允許自己失敗

我認為允許自己失敗,不單單只是轉變念頭,而是用更有彈性的框架去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更溫柔地對待自己。

正因為知道自己已經有多努力,有多用力,在面對挫敗、摔跤的時刻,需要的不是更大的自我斥責,而是好好地接住自己,給自己一段時間喘息、停下,甚至是緩緩地走遠些,再回過頭來,以更大、更全面的角度來看待那段不怎麼舒服的遭遇。

如同 Leonard Cohen 的歌詞:「萬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正因為我們的失敗與不完美,讓我們有機會去擁抱自己的各種面貌,過上一個即使有裂縫,但仍然有光照的人生。


總結

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有遭遇的各種光怪陸離漸增,大部分的失敗與挫折感早已淡去,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覺察,還有覺察狀態後的自我照顧。

即便我們選擇不了出身,選擇不了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參與在生命之中,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這些事物。可以允許自己成功、允許失敗、允許摔跤,這些允許會帶著我們體驗到各種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的不同樣貌。

祝福每一位正在經歷失敗或是類似遭遇的人們,都能夠體驗到自己的另一面,然後好好地、溫柔地接住自己,去呵護自己的每種可能與樣貌,然後再緩緩起身,以自己的節奏繼續走下去。

在此,與你擁抱。

也歡迎對職涯有些迷惘困惑和需求的人,可以透過這個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彼此的對話。

期待有機會能協助你走出迷惘,朝著期待的職涯前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