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超越故事思維

我們都喜歡聽故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故事所包圍,無論是新聞報導、廣告宣傳,還是日常交談,都充滿了故事的元素。然而,我們是否曾經思考過,這種「故事思維」對我們的認知和決策有什麼影響?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認知篇)》中,深入討論了「故事思維」對我們理解世界的影響。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故事思維」。西方有一句諺語說:「真理是赤裸的,大家都不喜歡它,於是它跑到村裡去借了一件衣服,穿上之後成為大家的座上賓,這一件衣服就是故事。」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故事在人類認知中的重要性。事實上,人類所有的訊息世界,甚至是觀念世界都是由故事塑造成形的。

然而,故事思維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偏離事實真相。當我們過度依賴故事來理解世界時,可能會忽視或扭曲一些重要的事實。第二個問題是在我們的認知系統中形成大量的誤區,甚至是盲區。

讓我們來看看故事的基本模式。古往今來所有的故事都只有一個模式:講弱者怎麼戰勝強者。這個強者可能是環境,不見得一定是具體的人物。從最古老的龜兔賽跑,到西方的小紅帽與大灰狼、白雪公主,再到中國的赤壁大戰、神筆馬良,現在的葫蘆娃,甚至所有好萊塢的大片,都是弱者戰勝強者的故事。即使正面人物主人公已經強大到蜘蛛人和超人那個地步,故事的作者也一定要給他設置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邪惡力量。

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本來沒有問題,因為人類天然有一種同情弱者之心。但是,它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形成了一個慣性,我們永遠只會從弱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特別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弱者之所以戰勝強者,是因為弱者身上的美德。比如說龜兔賽跑裡面的烏龜,它就是因為勤奮和堅持所以贏了;再比如說赤壁大戰裡面的孫劉聯軍,就是因為諸葛亮的聰明和智慧所以贏了。

然而,我們很少站在反面想一想,強者之所以經常敗給弱者,是不是因為強者自身也有一些問題呢?這就是故事思維對我們視野造成的遮蔽。

故事思維還經常讓我們落入一種單向思維的認知陷阱中。什麼叫單向思維?典型的單向直線思維認為有資源很好,那多一點資源當然就更好,資源越多就越好。但現實生活中不是這樣的。

羅振宇在書中舉出一個具體的例子:美國的教育觀察者發現,當家庭年收入超過 7.5 萬美元(大約台幣240萬)時,這個家庭反而會高機率出現教育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涉及到經濟學中的「倒 U 形曲線」理論。

「倒 U 形曲線」理論指出,隨著資源的增加,在第一個階段效用隨之增加,但會遇到一個臨界點。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繼續增加資源,它的效用反而會下降。在教育方面,當家庭收入處於較低水平時,增加收入確實能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提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但是,一旦過了那個臨界點,孩子反而可能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更重要的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缺乏面對選擇的機會。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教育其實是不斷地從小就面對各式各樣的選擇,我們的價值觀和能力都是在各種選擇當中培養出來的。但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就沒有選擇的機會。相比之下,如果家庭沒有那麼富有,父母就經常會讓孩子面對選擇,「你想同時要兩樣,對不起,父母買不起,你只能挑一樣」,孩子就要學會做選擇。

美國的家庭中還有一種慣例,如果家庭不是很富有,孩子小時候經常要打工,比如給鄰居家剪剪草地、掃掃雪。一旦孩子進入這樣的市場,他雖然只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他馬上就培養出適應各式各樣的選擇場景的能力。比如說他要學會看帳本,學會討價還價,學會討顧客歡心,學會聯合周邊的小伙伴一起來做事獲取高效率的協作。選擇場景一多,他自然成長得就比較快。

這個理論還可以進一步延伸:什麼是強者?強者往往是在一個靜態的系統中,你看他比較強,但是一旦從時間演化的動態視角去研究強者為什麼強,答案也許會讓很多強者很洩氣:因為他弱所以他要變強。公司其實是在解決一個一個問題的過程中變大的,並不是它變得越來越強,「強」是一個靜態看過去的視角,而不是真相和底色。

更進一步,我們還可以發現「因強而弱」的現象。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有這樣的特點,它剛開始成功,獲取了巨大的流量,但想繼續在主營業務上保持增長就很困難了,就要開始思考能不能把一些其他領域的產品放到流量中獲得新的增長點。但是,在新的領域,它們可能反而處於弱者的地位。

在工作中,我們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呢?首先,我們要警惕單向思維,不要認為資源越多就越好。其次,在制定策略時,我們要考慮到「倒 U 形曲線」的影響,找到最佳平衡點。再者,我們要認識到,強者並非永遠強大,弱者也並非永遠弱小,要從動態的角度看待問題。最後,在創新和開拓新業務時,我們可以關注大公司的二三線產品,因為在這些領域,大公司可能因為「因強而弱」的效應而處於劣勢。

「故事思維」這個概念提醒我們,要警惕過度簡化的故事敘述,要學會用多維視角看問題。我們需要理解「倒 U 形曲線」的存在,認識到「因弱而強」和「因強而弱」的現象。

圖片來源: Dall. 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