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電影心得】《荒野機器人》讓我聯想到「亞斯特質」與「NT」的世界,以及如何愛的連結

raw-image

在先前電影預告時就決定來看了,因為機器人的設定,根本就是亞斯特質

#劇情簡介與推薦

預告裡已經把劇情暗示的差不多了,其實沒什麼爆雷的問題

劇情大概是:由於颶風之故,導致機器艙裡只有羅茲森7134號的服務型機器人倖存到一座荒島。

一個因應任務而生的機器人,配備人類最完善的知識庫A113,沒有情感,等待他人給予指令、目標

機器人必需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不然就是返回原廠

然機器人被島上動物討厭,認為是怪物,起初還被狐狸欺騙。機器人意外壓扁了一個鳥巢,只剩一隻營養不良的野雁,牠卻將它視為母親

機器人接下養育任務,與狐狸結為暫時同盟,試圖將野雁正確扶養,在冬天之前教會牠飛行,與其餘野雁一同飛去過冬……

野雁成功去過冬了,剩下1/3劇情則是後續,機器人的原廠來回收它了...


劇情簡單老套,卻不冷場,幾乎每一段都引起你我在生活中的共鳴

故事隱喻裡好幾句話都是經典,直擊人心,激動落淚

而且畫面、美術、光線、配樂都到位,絕對推薦!(大家可以看官方圖片)

我尤其推薦有「亞斯家人」或「亞斯本人」來看

因為機器人 VS 擬人化的動物百態,根本就是AS和NT世界( 森林生態)的對比,機器人及養大的野雁都與小島上的群體「格格不入」

#前半段隱喻:亞斯特質如何感受到「愛」?用肢體語言及行為傳遞

1.機器人就是亞斯特質的隱喻

亞斯特質有「情緒盲點」,無法意識到感受,看似沒有情緒,對內也無法轉換成「我想要什麼」的主觀和任性

然亞斯特質會以認知能力補償,發展一套類似機器人講求任務與效率的處世方式

機器人就是亞斯特質的比喻,它具備完整知識庫、超強學習力(學了所有動物的語言)

但是它要有被委託的指令才能彰顯它的功能/意義,事後也會問「我表現如何,請評1-10分」,如果都沒有對象它只好回原廠待命

當它誤打誤撞養育野雁時,它說「我沒有當母親的程式」,它不知道怎麼執行

這裡有些影評會講到親情:啊~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啊。不,在影片中的環境,機器人根本沒有模仿對象,也沒有先天的情緒感知,它不像NT人可以從情感中隱隱交流,它幾乎是從0開始的,這是只有亞斯特質才會有的親情窘境

機器人來到小島的開場,不就是亞斯人來到地球嗎?

2.亞斯特質的單純良善

在森林裡動物百態就是人類社會,各種人都有,邊緣人、誤會、排擠、霸凌、弱肉強食...

狐狸的角色非常微妙,牠為了生存必需狡猾、必需詐騙

但機器人說「善良,可以是一種生存技能」、「什麼話都會相信」

在相處過程中,狐狸道出牠小時候也是這樣活過來的,沒有父母照料,一切靠自己,現在是為獲取利益而配合機器人罷了

然狐狸在「說故事」中卻明白指出小孩長大最需要的希望、關係、信任,狐狸沒經歷過的,但牠必需相信,同時也是牠內心深處的渴望:被愛。

狐狸無意識地依偎在關機的機器人身邊睡覺,這邊我想到了小王子與狐狸的馴化關係

3.格格不入

機器人與動物們格格不入,所有人都看他笑話

不是母雞帶小鴨?是怪物帶野雁!大家都在賭小野雁什麼時候被養死

這裡提到親情的堡壘,小野雁學母親機器人腔調,認為它就是自己的全世界,他們和狐狸自成一圈,熬到長大

野雁雖覺得世界怪怪的,但是牠相信母親

4.被亞斯帶大的假性亞斯孩子

野雁終於長大,在偶然裡知道機器人不是真的媽媽,而害死他們的禍首,突然過去種種怪異就明白了

野雁指責機器人為什麼不告訴實情,機器人說「我判斷這情報對你無益」,缺乏情感的表述與安慰讓野雁更傷心:「難道我只是一個任務?」

機器人無法回答,因為在它的思維裡,是的,就是這樣,但又不是這樣,無法表達差異在哪

野雁生氣地說出實話:「你根本沒有感覺!」...他們鬧翻了,機器人退縮不敢再靠近

之後狐狸提醒下,機器人堅持要教野雁飛行以離島過冬,它說「讓我教會你,我會請教練,這是生死關頭,你沒有選擇。你學會後就可以乾脆離開我」

野雁也許明白機器人愛牠(那些養育的行為),但也有說不出的痛苦(那些沒有感情的話語),牠愛恨矛盾,像極被亞斯帶大的假性亞斯孩子

機器人則卡在對錯二分的邏輯裡,但沒關係,它依然要完成這個任務

它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因為規則嗎?

絕對不是,如果只是動物性的養育本能,有很多地方早就停下(超過本能的,動物無能為力時會無為)

但機器人想辦法突破難關,就不可能沒有情感,只是只會有「使命必達」這類簡化詞彙而已。

這讓非亞斯的孩子更是誤會,因為語言能承載的太少了。

#愛的行為

前半段隱喻先說到這,如果你有亞斯家人或是亞斯本人,故事裡段段出現了我們所遇到的生活窘境

無法以言語完整表達的,那些片段與語言直指核心,我們會落淚,因為那些就是我們,你一定要去看

那你說機器人沒有情感嗎?沒有愛嗎?

在機器人偏執的使命必達裡,偏執裡都是「愛的行為」

差異在:機器人沒有強迫小野雁、不是威權,它實證地觀察、反省,聽取意見,並模仿學習其他動物來教野雁

例如它用人類游泳姿勢教野雁(錯誤套用),但不至於會溺死牠,機器人「看見」牠痛苦即會停止,但未看見前都是天真的亂做

機器人不懂母親角色為何,但它會學習,同時也是友善與平等的,孩子也可頂撞它

機器人缺乏情感,也就沒有自我,可也因為沒有自我,它並不會強加任何價值在其他人身上

機器人前半段的行為是任務,後面則在專注、責任與期待目標達成,裡面「偷偷產生了愛」

愛有各種不同樣貌,母親也許笨拙,但絕不令人恐懼,因為能知道她以愛出發

也許不太同理,但是行為裡有愛,責任裡有愛,像是機器人半夜鋪設了石板路助野雁起跑、忙到沒電力繼續、斷了腳也繼續

因為不能過冬孩子會死,她就會拼命,無視自己身體有難,只顧助孩子完成目標。

行為裡有愛

這個愛,會擴及全島動物,不讓其受苦,不因為先前被欺壓就讓動物們自生自滅。

它只要大家活下去,行為裡也有愛

#後半段隱喻:亞斯人的覺醒

機器人在後半段覺醒了。

當野雁離它而去時,任務中止,它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它回到當初掉落的地方,看到了同伴、說明書及影片介紹,#慢慢理解原來自己的先天設定是什麼

經與另一具正常的機器人#對話,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遵守「程式規則」,反而會即興解決,才能繼續完成任務

另一具機器人說,天啊你不正常,「#你覆寫了你的程式」(規則不是絕對,變成自己訂了)

機器人後來有好幾次都不再從最正確的決定,任務完成後它沒走,因為#它想留下來等野雁過冬返回,看看牠(有主見了)

它開始很多衝動、臨時改變主意,原來它在「#期待」(出現渴望了)

它也可以從聲調略微判斷「你看起來很高興?」(懂得觀察情緒表徵)

這些都驗證了長老野雁所說的『心靈會自動翻譯,也許你(的行為)已經說了』

以致於後來即使被關閉電源,機器人也能從心(看不到的部位)感應到愛的呼喚

機器人#自我定位:「我是荒野機器人」,是跟動物們在一起的,「這裡是我的家」

還能說出「有時為了生存,我們必需超越自我」等等抽象的大道理

機器人是真的超越自己(的程式)了,或許它還是沒意識到「愛為何物」,但是它『#實踐了愛,於是感受到愛』

亞斯人可以覺醒,上述的#都是關鍵

順序是「行為」先行,「認知」解釋,最後是配對「情緒」。以及他人的認可。

原來這些是愛,機器人也就能說出「我愛妳」

電影故事給了令人感動的答案,最終AS和NT冰釋誤會、合作禦敵、彼此互助,雖然故事很理想化,但我們都需要這個信念活下去

故事理想的是,主角是真的機器人,便能抵禦初期不友善的對待,但亞斯人只是像機器,他「人的部分」是會受傷到自我放棄的

因此在亞斯人還沒長出像機器人那樣的全能狀態前,支持、認可、正向引導都會是重要的

也許先像機器人的全能(被認可),然後再覺醒自己是誰(自己可以設計程式)

本篇不算爆雷,即使你已經知道我在分析什麼,但都比不上你去看電影、聽故事、感受畫面的美、被音樂感染所連起來的共鳴與震撼

真正去看,你才會知道我要傳遞的感受

我學五條悟的話告訴你:「會哭喔」

而且常常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