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的根基,靈性的空間──天主教青年中心避靜心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預設有什麼「收穫」的避靜

上學期天主教青年中心的朋友與成大團契展開一些交流,讓我有契機參加他們的彌撒與中心小夜市的活動,體驗一下不同的禮儀與認識學生工作。說到天主教,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天主堂,因為整個空間設計、採光與藝術,總是比新教的教堂還要來得莊嚴與神聖(雖不一定「華美」)。可能是年紀有到了(?),體驗到「聖」似乎讓我更能與主連結,而不是好聽的講道或音樂。

 

這次受邀參加青年中心的期初避靜,當個小學員參加就是快樂;活動主題是「我在祢內,祢在我內」。在避靜期間,行程非常單純:課程引導、個人靜默、早午晚禱、彌撒。個人靜默占了大部分的時間,大家可以在自己喜歡的角落禱告、安靜地閱讀,或定睛望著聖母或聖子的像。

 

我很久沒有參加避靜,這次沒有預設會有什麼「收穫」,就只是想單純體驗把自己慢慢倒空的過程,讓工作、服事不再充塞在心中。在我過往參加大專營會的經驗是,你大概可以預期你能「獲得」什麼,然後再「評估」,「選擇」這項營會,或參與哪些環節會有什麼「益處」。行程很滿又緊湊,就算是聊療的時光,也是充滿著各種「話語」與「反思」。

 

但這次令我驚訝的是,青年中心的學生真的很安靜又專注地坐在各角落,並在靜默時間中幾乎不與其他人交談。靜默完的分享時間,也只是簡單地用一兩句話聊剛剛靜默的收穫,而沒有要有更深入的提問或討論。我開玩笑地跟碧容說:「如果是大專中心的學生來參加,他們一定會在靜默時段開始『討論』剛剛主教的課程在講什麼、靈修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或是直接聊療、分享心事。」

 

raw-image



說與不說的靈性空間

 

沒有密切交流的活動,大家為何來參加呢?

 

或許,我對交流的想像太過貧乏,以至於當話語填塞在我們的心智中,我們反而沒有空間把對方的生命納入心中,缺少對時間的尊重與耐心。然而,當我練習與主單獨連結時,我其實也在想像主也正與其他人連結。儘管缺乏話語或直接的交流,這樣的「連結」或許才是更深邃的。

 

這提醒了我沉默與說話的節奏。因為我是一個「很會講話」的人,但我的牧養不能只是停留在現場的「說」,還包括現場的「不說」,以及透過非現場的禱告,重新與團契連結。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團契生活》中說得好,在團契中人與人的連結不會是「直接的」,而是透過向基督禱告才能將彼此結合在一起:「靈裡的愛是和基督在一起談論弟兄,多於和弟兄一起談論基督」。我們要創造的不只是談話空間,更是靈性空間。

 

raw-image


 

十字架的擁抱與寬容

 

不過老實說,我在靜默時也是先發呆,然後欣賞一下有點斑駁的馬利亞像(我在分享時說:「她絕對不是白人。」),還有教堂裡的十字架。我喜歡天主教的十字架勝過新教的,注視耶穌的受苦,比較能產生休戚與共之感。而耶穌也改變了十字架的意義,從羞恥變為榮耀。他「不急著」從十字架下來,他張開雙臂,邀請我們一起經歷這生命的旅程。

 

我看著耶穌,耶穌看著我。

 

「寬容」這詞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耶穌以極大的耐心與憐憫與我們交往。而我覺察自己前陣子對碧容煩躁的狀態很不寬容,甚至會質疑他的情緒「沒道理」。我沒有先理解他的處境,反而一直認為他「身為輔導」不應有這樣的反應。阿,這種話我絕對不會跟其他同工說,但對最親近的人總是最直接,用一種「我懂你,你應該也要懂我」的態度在對話。

 

就算在一起久了,也總是有認識不完的地方。或許,我的不寬容背後呈現的是「他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人」。我無法立刻掌握與想像,這讓我恐懼,因為我彷彿面對一個「新人」。

 

raw-image


 

讓耶穌進到我們的身體

 

天主教的夥伴進到聖堂時會習慣性地面向祭台劃十字或以跪姿表示敬意,我一直都對此感到有些不自在,因為我就是大剌剌地走進去,坐在椅子上。但在這神聖空間,當眾人透過身體的姿態與慣習來表達對上主的敬畏時,我的心很快地平穩下來,讓我更能專注在上主身上。這種敬畏的操練,或許是新教普遍較為缺乏的。進入教堂,就是「進入主內」。

 

第二天晚上,我首次體驗「明供聖體」。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儀式。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泰澤詩歌後,神父把聖體從聖體櫃拿出來,放在聖體光座中。會眾跪下,瞻仰並朝拜聖體(基本上就是太陽餅(誤))。明供聖體表達信徒對耶穌「確實臨在」於聖體的信仰。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當神父高舉聖體時,大家共同注視那聖光,彷彿在說這真光吸引了我們所有人來到台前,驅散了內心的黑暗。對天主教而言,餅在神父祝聖後就「真的變成」了耶穌的身體。所以,耶穌本人離我好近,才幾公尺而已!

 

這讓我想到,當天早上避靜的課程中,主教說我們要效法馬利亞,回應上主的話。讓祂進入到我們身體裡面,然後「懷孕」,孕育新的生命。他說,領受聖餐,不只是「記念」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是主的晚餐現在仍在吃,眼前的餅與杯就是耶穌的身體與血。當我們領受,就是讓祂的身體「進到我們的身體」裡面,進而活出新的樣式。

 

天主教的朋友很強調基督身體就是存在於麵餅裡,而不是單純的象徵或記念而已,但新教徒應該從沒覺得那個餅真的變成耶穌的身體吧。不過我對這種百年教義的爭論很沒興趣就是了,因為無論是天主教的「變質說」,或是路德的「同質說」、加爾文的「屬靈臨在說」、慈運理的「紀念說」,都有其可以值得學習與聆聽之處。

 

物質不只是物質,象徵也不只是象徵。物質的象徵性與象徵的物質性乘載著更大的超越性向度,「聖」與「俗」始終是互為表裡的。

 

這次「祢在我內」的課程引導,加上明供聖體的體驗,發現我自己很喜歡「進到身體裡面」的文學隱喻。這讓我除了平常領受聖餐在默想「與上帝和好」(領受主恩)以及「與弟兄姊妹和好」(同享身體)的團契意涵外,又多了一個詮釋面向,使得餅跟杯變得既親密又神秘。

 

raw-image



讓連結找到真正的根基

 

回程的路上,跟一位大一的新生小聊了一下。他提到,自己不太喜歡參加需要太多社交的活動,因此參加避靜對他而言是恰到好處,既可以自在地獨處,又不須被強迫分享心得。我心想,有沒有可能對內向或觀察型的學生而言,迎新帶來的壓力真的很大?想到迎新,似乎就是要大量社交、不斷自我介紹,被學長姐邀請看這裡、看那裡(其實學長姐也很焦慮)。

 

避靜不是什麼都不做,不是尷尬地發呆,也不是刻意在社交上退縮,而是讓「連結」找到它真正的根基。心,需要被打掃與倒空,才能讓上主的靈住進去。我們沒辦法享受獨處,很多時候是因「害怕獨處」:擔心遇見的陌生的自己,正對我們提問那些生命的難題。

 

這次的避靜體驗很棒,讓我反思如何將這些元素更多放在我的日常操練與牧養中。在各方面都過載的社會中,或許我們需要更多「騰出空間」的操練。這樣的營會,可能沒有什麼魅力、刺激或「收穫」,但這或許能成為渴望得安息的年輕人嚮往之處。這何嘗不是以靈性傳統來掌握新的宣教脈動?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開心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為大家分享神的話語。我現在在大專中心擔任成大團契的義工輔導,每週會帶成大的學生一起聚會,讓大家透過團契在信仰上有更多的造就。   今天分享的這段經文,是耶穌升天的故事。耶穌在世上的服事告一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
    上個月成大SCM團契的送舊,在歡樂、感傷、溫馨交織的氛圍下結束。每年都會經歷的送舊,這回卻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受。   畢業禮拜後,筱涵找我合照時,眉開眼笑地說:「你是帶過我最久的輔導耶!五年~」我對他自然流露的喜悅感到開心,但心想:「五年算久嗎?應該還好吧。」不過,仔細想想,能夠陪伴一個學生從大一
    [因著海葵颱風的影響,成大SCM團契的生活營在金崙滯留了兩天。留下這些珍貴的記錄,是關係肌耐力的成長痕跡。] 沒有合照的海灘 上一次帶團契來金崙生活營是三年前的事了。這個小村莊的美景依舊,街道的樣貌也不斷在變化。這次走一個慵懶路線,沒有排什麼行程,大家照著各自的步調來體會這種日常的緩慢。在這裡,沒有
    一、前言:多馬,不信的門徒?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高興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講道,我跟碧容都是台南大專畢業的學生。明漢牧師是我大專的輔導,在我當學生的時候,我很常跟他到各個教會為大專中心募款,分享大專的事工。他過去曾經問我,要不要去大專主日講道,但我都拒絕。因為當時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不好意思站講台
    你是一個渴望跟別人不一樣,又不太敢跟別人不一樣的人嗎?你常常害怕別人對你的評價,以至於你很難相信自己的能力嗎?你是否落入在自卑中,不知道該怎麼肯定自己的價值? 自我價值。台南大專聯合生活營籌備小組的同工當初跟我接洽時,希望我可以針對這個分享一場專講。啊…如此抽象的東西,該怎麼講呢?(不想把它變成心靈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開心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為大家分享神的話語。我現在在大專中心擔任成大團契的義工輔導,每週會帶成大的學生一起聚會,讓大家透過團契在信仰上有更多的造就。   今天分享的這段經文,是耶穌升天的故事。耶穌在世上的服事告一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
    上個月成大SCM團契的送舊,在歡樂、感傷、溫馨交織的氛圍下結束。每年都會經歷的送舊,這回卻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受。   畢業禮拜後,筱涵找我合照時,眉開眼笑地說:「你是帶過我最久的輔導耶!五年~」我對他自然流露的喜悅感到開心,但心想:「五年算久嗎?應該還好吧。」不過,仔細想想,能夠陪伴一個學生從大一
    [因著海葵颱風的影響,成大SCM團契的生活營在金崙滯留了兩天。留下這些珍貴的記錄,是關係肌耐力的成長痕跡。] 沒有合照的海灘 上一次帶團契來金崙生活營是三年前的事了。這個小村莊的美景依舊,街道的樣貌也不斷在變化。這次走一個慵懶路線,沒有排什麼行程,大家照著各自的步調來體會這種日常的緩慢。在這裡,沒有
    一、前言:多馬,不信的門徒?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高興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講道,我跟碧容都是台南大專畢業的學生。明漢牧師是我大專的輔導,在我當學生的時候,我很常跟他到各個教會為大專中心募款,分享大專的事工。他過去曾經問我,要不要去大專主日講道,但我都拒絕。因為當時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不好意思站講台
    你是一個渴望跟別人不一樣,又不太敢跟別人不一樣的人嗎?你常常害怕別人對你的評價,以至於你很難相信自己的能力嗎?你是否落入在自卑中,不知道該怎麼肯定自己的價值? 自我價值。台南大專聯合生活營籌備小組的同工當初跟我接洽時,希望我可以針對這個分享一場專講。啊…如此抽象的東西,該怎麼講呢?(不想把它變成心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 相關行程:《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三天》
    Thumbnail
    我的三阿姨是小港的基督信徒,藉由她的介紹,我在7/13~7/14這兩天跟著教會去台南進行了一段旅遊。 幾個月前就有一次去參加教會活動,吃了頓中餐然後隨意捐獻了一些錢。 那個時候遇到的教會的人們都蠻和善的。 而這13、14兩天下來,其實收穫蠻多的,除了吃到了台南國華街一堆好吃的東西,我在參加晚上
    2022年我走在大廟裡面,幾乎每經過一尊神或神界的雕像都能感受到祂們的情緒,我心想情緒動盪地這麼厲害在這裡給人尊仰祈求?祂們自己都這樣不夠安定了,能給人們什麼? 整個廟裡的磁場是紊亂的,我去到過的每一間廟都是能量場混亂的,所以不可能去廟裡能感受到平靜,說平靜的人都是透過大腦自顧自的以為,除非是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平常是個大家來拜拜的地方,許多人白天來是為了拍日式神社的拱門網美照,可以挑傍晚的時間來,不過晚上來也有不錯的夜景看,面向南港的方向看的到小小的101。
    Thumbnail
    我隨著丘神父回到大教堂。 大教堂,全名為雪足大教堂,是教堂區最古老的教堂。中間斷斷續續歷經整修,奇格哈修後來也有參與幾次修建。 奇格哈修修建的地方,文獻都有記載。要從中找到特別之處,我不怎麼有把握。
    Thumbnail
    嘉義朴子配天宮12年一科海表聖會,街頭巷尾煙火齊放宛若一座不夜城。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侄子一同參加廟會的經歷,充滿童趣與感動。從滿天煙花到寺廟中虔誠敬拜再到深夜的暗巷,充滿感動與回憶。
    Thumbnail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 相關行程:《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三天》
    Thumbnail
    我的三阿姨是小港的基督信徒,藉由她的介紹,我在7/13~7/14這兩天跟著教會去台南進行了一段旅遊。 幾個月前就有一次去參加教會活動,吃了頓中餐然後隨意捐獻了一些錢。 那個時候遇到的教會的人們都蠻和善的。 而這13、14兩天下來,其實收穫蠻多的,除了吃到了台南國華街一堆好吃的東西,我在參加晚上
    2022年我走在大廟裡面,幾乎每經過一尊神或神界的雕像都能感受到祂們的情緒,我心想情緒動盪地這麼厲害在這裡給人尊仰祈求?祂們自己都這樣不夠安定了,能給人們什麼? 整個廟裡的磁場是紊亂的,我去到過的每一間廟都是能量場混亂的,所以不可能去廟裡能感受到平靜,說平靜的人都是透過大腦自顧自的以為,除非是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平常是個大家來拜拜的地方,許多人白天來是為了拍日式神社的拱門網美照,可以挑傍晚的時間來,不過晚上來也有不錯的夜景看,面向南港的方向看的到小小的101。
    Thumbnail
    我隨著丘神父回到大教堂。 大教堂,全名為雪足大教堂,是教堂區最古老的教堂。中間斷斷續續歷經整修,奇格哈修後來也有參與幾次修建。 奇格哈修修建的地方,文獻都有記載。要從中找到特別之處,我不怎麼有把握。
    Thumbnail
    嘉義朴子配天宮12年一科海表聖會,街頭巷尾煙火齊放宛若一座不夜城。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侄子一同參加廟會的經歷,充滿童趣與感動。從滿天煙花到寺廟中虔誠敬拜再到深夜的暗巷,充滿感動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