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雙腳間嘅距離·點解弓道要擘到對腳咁開?

日本弓道「足踏」要點同理由

足踏嘅要點

日本弓道射法八節中嘅「足踏」,有三點要求:

  1. 兩腳腳尖連成嘅延長線要指向靶
  2. 兩腳分開嘅距離大約係自己矢束嘅長度
  3. 兩腳展開嘅角度約60度


呢三點有乜咁重要?


(以下係個人見解,並未查證弓道教本有冇相關內容。)

側身對靶

第一點唔難理解,咁樣能夠確保側身舉弓自然就指向箭靶,唔使轉動上身或者橫移手臂去瞄靶。


分腿站立


點解要分開雙腳站立呢?


胴造嘅基礎

人體嘅各個關節互相連動。當我哋舉起啞鈴時,除咗手臂嘅二頭肌、三角肌會發力外,腰、背、腿部嘅肌肉亦會同時出力去支撐弓嘅重量同維持身體嘅姿勢。

射箭亦同樣道理。拉弓需要穩固嘅軀幹同下肢作為肩、臂發力嘅基礎。下盤鬆散會難以發力,射姿亦容易變形,影響施力嘅方向,箭就射唔準。

適當分開雙腳嘅站姿,一方面分散支撐點,能夠令重心更平穩;一方面雙腿外展時,髖關節肌群能更有效地參與穩定盤骨,防止左右傾側(「懸る胴」、「退く胴」)。

用天秤(塔式起重機)比喻嘅話,手臂、軀幹、雙腿相當於秤臂,架身、秤腳,而分開雙腳相當於一塊寬廣嘅底座。

天秤(塔式起重機


弓道比西洋箭雙腳分得更加開

西洋箭嘅站姿,一般會分開雙腳約兩肩嘅闊度。而日本弓道嘅「足踏」,雙腳分開嘅幅度大約係矢束嘅長度,同雙臂水平展開時手㬹嘅闊度差唔多。


點解弓道「足踏」要分得比較開?


弓道同西洋箭嘅拉法差異

弓道同運動射箭嘅推弓發力方式大同小異,同樣以前肩嘅前鋸肌、三角肌為主力,但引弦方式就好唔同。

運動射箭流行嘅引弦方式,相對來講屬於短拉距平拉法,主要運用到嘅三角肌、斜方肌,從胸椎、肩胛、肩峰收縮、帶動後手臂引弦。上肢嘅運動軌跡偏向在肩膊嘅水平面上。

而弓道射法八節中,由「打起」、「大三」到「会」嘅引弦方式,屬於大拉距上壓式拉法,手臂高舉過頭、運用背闊肌,從腰椎、盤骨收縮,帶動上臂肱骨。上肢嘅運動軌跡偏向喺垂直嘅冠狀面上,從上而下。



拉法差異對站姿有唔同要求

弓道的引弦方式,借腰部、盤骨發力,較容易令腰部側彎、盤骨傾側,因此需要雙腿分得更開嘅站姿去穩定下盤。


外八字腳

自然外旋


點解要外八字腳?


因為雙腿分開時,大腿會自然外旋。

大腿外旋嘅原因:站立時負責分開雙腿(髖關節外展)嘅作用肌群:(主要)臀中肌、(輔助)臀大肌和臀小肌,收縮時會同時有髖關節外旋嘅效果。

咁所以,外旋嘅應該是大腿,而唔係腳掌。



外旋幅度


點解要外展60度,而唔係更多?


外旋角度太大嘅話,會有以下不良效果:

  1. 身體前後嘅支撐點太狹窄,容易重心不穩,前俯後仰(「屈む胴」、「反る胴」)。
  2. 臀中肌收得太緊,會容易疲勞。
  3. 臀大肌收縮嘅作用,會由本來嘅髖關節伸展為主,漸變為更多嘅外旋,因而削弱咗減少盆骨前傾嘅效果。

故此,若然「足踏」時出現越係收緊臀部,雙腳會越滑越開,可以試下略為收緊、內旋大腿內側,以產生一定嘅抵抗力避免大腿過度展開、外旋。


結語

綜上所述,「足踏」嘅目的,係為咗從雙腳開始,建立合符人體構造、能夠對射箭動作提供穩固支撐嘅站立姿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