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可能因為在當地是外國人加上網路才剛起步,所以資訊的來源並不多,那時候的生活很單純,就是上班做實驗下班帶孩子跟看書。
2001年回到台灣,一開始就覺得有點眼花撩亂。那時候網站還不算多,但是很多朋友們非常喜歡用電子郵件來轉寄各種「生活資訊」,當然也包括了未經查證的謠言。我記得那時候,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泰國檸檬蝦」的謠言。
謠言裡言之鑿鑿地說,海鮮裡面有「砷」,遇到檸檬裡面的酸,就會變成劇毒的「砒霜」!聽起來好可怕,我看了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但是這封信是朋友傳的啊,朋友應該不會亂傳謠言吧?!
後來才知道,人性本懶,所以只要「報導」寫得「看起來」合理,很少人會認真去查證;如果這個報導是朋友轉給你的,除非那位朋友的信用有問題或酷愛八卦,否則大家都會覺得「我朋友應該不是壞人,不會亂傳謠言吧」?
於是,許多謠言就這樣,走「三人成虎」的途徑,開始變得有幾分真實;天性不愛八卦的我,每次謠言傳到我這裡,就停了下來。
我已經忘了是哪個時間點,我開始對謠言產生了警覺心;或許是在我開始寫科普以後、或許是愈來愈多針對慈濟的謠言傳到我面前。反正,一向很宅而且很懶的人,可以為了闢謠花很多時間查資料、寫澄清文。
不過,我還真沒想過要製造「心理疫苗」。但是,已經有科學家不但有這個想法,還展開了研究。
他們把這個行為稱為「心理接種」(psychological inoculation),就是預先讓人們接觸到「弱化版」的錯誤資訊同時提供反駁,這樣就可以建立未來對錯誤資訊的抵抗力。這個「心理接種」,必須要包括兩個重要的核心,一個是預警,提醒人們他們可能會遇到錯誤資訊、另一個則是預先反駁,就是要針對可能出現的謬誤提出反駁。
例如: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WHO出資與劍橋大學及英國政府製作的Go Viral!(https://www.goviralgame.com/books/go-viral/)遊戲,就是以5分鐘的時間,讓參與者了解哪些是最常見的謠言,包括假專家冒充成醫生、用種種引起恐懼的謠言來引發我們對疫苗的恐懼與憤怒。
他們建議,針對特定錯誤提供資訊範例,並聚焦於常見的誤導策略與手法,讓人們從中熟悉這些「SOP」。
結果發現,「心理接種」的確可以有效降低人們對錯誤資訊的可信度評估,同時也能提高對真實資訊的可信度評估。另外,「心理接種」還能增強人們對真假資訊分辨的能力,也同時提高了人們分享真實資訊的意願。
而且,不同的團隊都得到相似的效果,顯示「心理接種」的確是有效的。另外,「心理接種」的效果具有持久性。
不過,大多數的研究集中在西方國家,相同的策略在文化迥異的亞洲國家,會有類似的效果嗎?我去玩了一下Go Viral!個人的感覺是蠻老調的,我不是很確定在台灣會有效。
另外,雖然「心理接種」這個想法蠻好的,但是,有些謠言真的還蠻...腦殘的,但是卻還是有人相信而且還深信不疑。
例如最近我才在threads上看到的關於慈濟骨捐的謠言:不能留資料給慈濟骨髓庫,因為慈濟和中國走得太近,他們會把大家的資料提供給中國。
說真的我一開始聽到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嗄?當中國有災難時,慈濟是會援助中國,但是這跟那是兩回事好嗎?
但是意識到這個謠言將會重傷慈濟,我趕緊去問骨髓庫,也得到了他們的回答:
慈濟骨髓庫是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MDA,網址wmda.info)的進階認證會員,這是一個全球跨國的骨髓資料庫平台,所有配對資料都有嚴密保護個資,看不到國籍姓名,完全以編碼來進行配對。
要加入WMDA,一切配對捐贈流程,包括個資的保密,都要符合WMDA的規範。
登記捐贈骨髓時,不能排除特定國家,這也是WMDA規定的。
但是,當我在網路上告訴那些傳謠言給我的人時,他們因為受到「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也稱為「先入為主效應」)的影響,所以完全不想聽。這也間接證明了,必須要想辦法做「心理接種」,而不是只有努力闢謠...畢竟闢謠跑斷腿啊!
參考文獻:
van der Linden, S., & Roozenbeek, J. (2024). "Inoculation" to resist misinformation. JAMA, 331(22), 1961-1962.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4.5026
Lu, C., Hu, B., Li, Q., Bi, C., & Ju, X. D. (2023). Psychological inoculation for credibility assessment, sharing intention, and discernment of misinform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5, e49255. https://doi.org/10.2196/4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