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平價心靈速食還是奢華心靈料理?

前言

「到底是平價便宜的產品吸引人,還是高貴奢華的產品令人嚮往?」今天我想致敬這個開場白,來討論一個我最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在Threads上,我發現很多人開始把ChatGPT當成心理諮商的工具,尋求情感和心理支持,而且ChatGPT的回答似乎常常讓人感到意外的療癒。因此,我決定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分析ChatGPT和真人諮商師在情緒支持方面的優缺點,並討論它們各自的風險和適用的情境,希望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情緒支持方式!

真人心理諮商跟ChatGPT差異比較


專業工作者

這部分因人而異,因為其實很看彼此的頻率通不通,也是就是其實是「個案在挑治療師,倒不是治療師在挑個案」。

優點:如果去除上面提到的考量。真人在更深度的同理,判斷語言和非語言訊息(語氣、表情和肢體語言等等)是絕對的優勢,更可以在適當時機挑戰我們舊有不健康的想法,打破行為模式,促進反思,如果有機會可能形成更長期的治療關係,跟著個案一步一步成長和隨著進步調整節奏,這也絕對不是AI可以替代的,至少目前來說是這樣。

缺點: 較高的使用難度和費用,除了需要提前預約,且可能價格較高,使部分人難以持續使用。此外,面對面交流可能帶來一些情感壓力,尤其是會擔心被評價或感到害羞時,這可能影響情緒表達的真實性,個案也會因為正在接受諮商,擔心可能遭受異樣的眼光。

依據的原則和方法: 主要依據專業者自己的學識、工作經驗、人生經驗,過程中運用專業技巧,幫助個案深入探索並提出回饋,並提升的自我理解和改變,是針對個別設計,具個人化持續性的支持與治療。

ChatGPT

優點: 隨時隨地、全年無休也無需預約及任何費用負擔,過程中完全匿名性和無評判特質,可以在任何時間、隨時隨地得到情緒上的安慰與支持。因為不是跟真人交流,消除了在情感表達時的顧慮,提供了一個低壓力的情緒舒壓環境。

缺點: 沒辦法做到如專業者般的深入情感支持,僅能基於使用者的輸入進行簡單回應,無法掌握微妙的情緒變化、非語言線索。更不可能挑戰性使用者,所以回應可能讓使用者缺乏反思的機會,延遲自我改善。也難以進行長期持續的支持,無法跟蹤使用者的進展或建立穩定的關係,因此不適合處理深層心理問題。

依據的原則和方法: 對使用者非評判性的回答、基本的情感回饋和開放式提問,主要提供情緒紓解。其回應以簡單實用為主,提供情緒管理建議,適用於一般情緒需求。雖然無法提供系統化的治療,但透過支持性的語氣和正向引導,能有效提供即時性的情緒支持。

圖解

二者差異比較及總結如下輪播圖,請左右點閱



簡結

ChatGPT在專業方面無法取代真人諮商師,但在現代人的網路使用習慣下,它有非常大的優勢。ChatGPT和真人諮商師各有優缺點,適合不同的需求和情境。ChatGPT的即時性和匿名性讓它成為一個方便的情緒支持選擇,適合那些想要靈活、隨時獲得支持的人,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而真人諮商師則擁有深入分析、專業干預和長期支持的能力,在解讀非語言訊息和建立穩定的治療關係方面,擁有ChatGPT無法匹敵的深度,更適合那些需要深入心理調適的人。

因此,在選擇情緒支持方式時,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來找到最合適的選擇。

ChatGPT難回答的問題類型

除了上面提到的比較,還有一些ChatGPT在回答時比較具挑戰性的問題類型:

1. 複雜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

涉及長期治療、深入的情緒剖析或專業心理干預,這類問題需要對非語言線索的深入理解和持續的支持。這是專業工作者能更好處理的部分,而ChatGPT在這方面有明顯的限制。

2. 道德或價值觀的倫理二難問題

當問題涉及到道德或倫理選擇,並且需要根據個人價值觀做出決定時,ChatGPT只能提供中立的資訊。但有時人們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鳴或指引,而這需要對個人背景有深入了解。

3. 高度主觀的判斷

例如關於情感、藝術或人生選擇等需要高度個人化的答案,這些問題通常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ChatGPT可能缺乏人類的獨特見解和經驗。

風險和反思

AI能夠提供即時、匿名、無評判性的情緒支持,給很多人帶來方便,但也有一些潛在的風險。

1. AI情緒支持的倫理界限

通常基於匿名性和中立性,這讓很多人選擇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紓解情緒。但,有些使用者可能會誤以為AI可以代替專業心理諮商,忽略了它在深入情緒處理上的局限性。AI主要依賴關鍵詞來識別高風險情況,並建議尋求專業幫助,但它無法捕捉到細微的情緒變化,這讓AI在危機情境中可能出現盲點,只會在特定的狀況下,提醒使用者應該尋求真人協助,產生誤導。

2. 數位依賴與心理健康的挑戰

AI的即時回應和不帶評價的風格確實能提供情緒上的安慰,但長期依賴AI可能會減少人們自我反思的機會。當人們習慣依賴AI來減輕壓力,可能會削弱他們面對現實情緒挑戰的能力,甚至影響人際關係的深度,讓AI成了「濫好人」。

在享受AI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保持自我覺察,並重視與他人的情感連結。適當調整對AI的依賴程度,讓自我反思和成長成為情緒管理的一部分,把AI視為輔助而非正式到方法。

3. 技術與人性之間的平衡

AI本就設計在對話中避免挑戰使用者,以減少壓力,但這也可能讓人們失去深入自我探索的機會。在傳統的情緒支持中,適度的挑戰性反饋有助於人們發現自己行為中的盲點,從而促進個人成長。然而,AI目前難以實現這一點。

真人心理諮商跟ChatGPT差異比較



後記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AI不會主動去挑戰我們的觀點和想法,有時我們可能受限於人類溝通的方式,可能會話中話、可能言不及義,或者根本也不清楚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以致給出錯的問題,我覺得這是目前專業者的優勢之一。

當然未來一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運用語言模型和演算法,讓AI越來越進步到可能可以判讀表情、語氣和口音等等之類的,但在目前來說,AI的回應,僅僅是針對你輸入的內容,判斷產出相對應的內容,我們對他產出的內容覺得感動覺得被療癒,那也只是我們賦予這段演算法的產出我們人的溫度,想想背後細思極恐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