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焦慮是一種信號,而不是判決。


    有時候,我會感到一種說不清的焦慮,像薄霧般籠罩著心頭。這種焦慮沒有具體的來源,卻總是揮之不去。身邊的朋友常說「放寬心」,但我知道,焦慮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放下的。


    慢慢地,我認識到這種狀況有個名稱:廣泛性焦慮症。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竟然鬆了一口氣,因為這表示我並不是孤單的——許多人也在經歷相似的困擾。焦慮並非我的錯,也不代表我軟弱或缺乏自制力。它只是一種情緒,一個信號,一個需要我去傾聽與理解的內心聲音。


    從抗拒到接納:與焦慮共處的轉變


    抗拒焦慮許久之後,我開始學習去接納它,相信它的存在有其意義。焦慮像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內心可能有未解的壓力、擔憂,或未被滿足的需求。當我選擇正視這些情緒,而不是刻意壓抑,焦慮的陰影似乎也逐漸淡去。


    我明白焦慮並不是在提醒我做錯了什麼,而是我的身心給予的一個信號,提醒我要更好地照顧自己,不要被無謂的擔憂牽著走。這樣的體會讓我心中充滿了一種新的力量:焦慮並非我的敵人,而是通往自我關懷的一座橋樑。


    與焦慮共處的四個實用方法


    在焦慮湧現時,我發現一些方法能幫助我舒緩情緒,雖然這些方法並非靈丹妙藥,但至少賦予了我某種掌控感,使我不再完全被動。


    1. 深呼吸:當焦慮來臨時,我會試著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吐出,專注於每一個吸氣和呼氣的過程。這樣能幫助我回到當下,讓心情逐漸平穩,彷彿焦慮也隨著每次吐氣而釋放。


    2. 紀錄情緒:我常將焦慮寫下來,將擔憂具體化後反思,看看哪些是真實可控的問題,哪些只是無端的恐慌。寫作的過程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情緒,讓我對焦慮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與掌控。


    3. 尋求支持:有時候,與信任的朋友聊聊也是一種釋放。這樣的對話並非為了尋求解答,而是讓我知道自己並非孤身一人,能夠與他人分擔這些沉重的情緒。


    4. 照顧身體:我開始重視自己的日常習慣,如保持規律的作息、運動、飲食。這些改變雖然未必直接影響情緒,但當身體狀態更穩定時,焦慮的強度似乎也有所減少。


    焦慮的另一面: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全


    我知道,焦慮仍會不時來訪,但現在的我不再將它視為判決,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學會了與它共處,不再逃避,因為我明白,它不僅是壓力的表現,也是我對內心平靜與安全的渴望。


    透過這段與焦慮共處的旅程,我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我相信,隨著時間流逝,我將逐步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讓焦慮成為人生風景的一部分,而非壓力的來源。


    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我會持續前行。我相信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堅強,並逐漸接近那個自在且安穩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