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從「無法規模化的事」開始思考

前陣子知名創投、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創辦人Paul Graham寫了一篇文章〈會寫與不會寫〉,過沒幾天又翻到他11年前寫的一篇〈做那些無法規模化的事情〉,兩篇讀完之後又給了我很多職場與個人目標上的反思。

其實最可怕的是,橫跨10年以上,他仍能給出啟發性的觀點,甚至將〈會寫與不會寫〉的內容對應到他「持續寫了10年以上」這件事情,更顯得他的言行如一。

先來說說這位Paul Graham是何方神聖:他成立的加速器Y Combinator(簡稱)YC孵化出了Airbnb、DoorDash、Dropbox、Reddit、Stripe、Twitch等成功的新創,而這兩年讓全世界開始追逐AI的OpenAI創辦人Sam Altman,也曾是YC的執行長。總而言之,他在新創圈是個大神級的人物,也因為身處創新的環境,「破壞式思考」是他的日常,也是許多新創人都要聽他一席話的原因。

〈會寫與不會寫〉在說的是AI時代下到底有多少人還會思考,〈做那些無法規模化的事情〉則是對「如何創造價值」的討論,兩篇文章雖然橫跨10年,仍然可以看出一個共同主軸:你的價值是什麼?正好也可以回應一下近期我在 工作生活的平衡點:你覺得職場中真的能平衡嗎? 參與的「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的討論。

 

思考和不思考,到喜歡和不喜歡

先來聊聊〈會寫與不會寫〉這篇。原文不長,現在用ChatGPT翻譯也很容易,我就不特別贅述內文了,只抓幾個重點與核心思考。

嗯,有AI很方便,卻也是這篇所提出的擔憂。

隨著生成式AI越來越成熟,很多事情將不再困難,你可以叫AI生圖、寫出一個程式、撰寫一篇文章。所以世界上不會再有寫不出文章的人,不過總有那麼一群人是熱愛寫作的,他們享受產出的過程(就像方格子上的格友們),不太依賴AI也會產出文章。這兩種人都可以產出文章,那到底差在哪?Paul Graham認為差異不在產出的成果,而是過程——自己寫出文章的人,是經過一連串縝密思考、邏輯推演的人,這件事並不容易,因此這群人的價值在於「會思考」;至於依賴AI產出的人,將會是那群不太常仔細思考的人。

Paul Graham認為AI帶來的影響並不是特例:在工業化之前,大部分的工作同時也會讓人們的身體變得強壯,但是在當代如果想變強壯,就必須去健身。因此,依然有強壯的人,但僅限於那些選擇去鍛煉的人。

我曾在 你說,為什麼寫作? 這篇提到,文字是一切形式內容的基礎,無論是照片、繪畫還是影片,一定要從文字開始,而文字,代表的就是背後的思考脈絡。去年我則在 世界愈快,心越慢——AI時代下的攝影何去何從? 這篇文章提到,生成式AI讓我們能快速得到一個成果,取代了產出的過程,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到底哪些事情我們只要重視結果就好,哪些事情則有著無法取代的過程?

我喜歡寫作,也喜歡攝影,我享受思考、整理到下筆,以及尋找、發現到按下快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把自己的角色放進去,隨著時間累積,讀者會感受到你的。


做那些無法規模化的事情

這個時候,就可以來討論Paul Graham 11年前的〈做那些無法規模化的事情〉這篇文章了。

其實這篇是在建議創業家們,早期的時候應該多參與產品打造與市場開發的過程,雖然這些事情短期內看起來瑣碎且難以複製,但是對未來的成長大有助益,簡單一句話就是:從大數中找到共通性,後面就可以打造出容易複製、可規模化的商品,進而產生影響力。

跟上一篇文章為何可以呼應?對我來說,AI產出的東西是可以輕易規模化的,但是自己產出的東西要經過研究、思考、整理,這不是一個容易規模化的事情。雖然不容易規模化,因為融入了個人的風格、思考邏輯和觀點,因此是有價值的事情,所以回到上一篇提到的重點:為了讓自己變得更與眾不同——或者說不讓自己被埋沒——我們必須不斷思考、寫作、產出,這個過程在剛開始時可能不是一件可以規模化的事情,但是隨著大量訓練,我們將能找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更有效率的產出方式與架構。

對我來說,這兩年是相對積極在部落格發文的(只跟自己比的話啦),我也逐漸找出寫遊記時關於紀錄、整理與寫作的SOP,例如一篇文章一定會介紹歷史、發展,以及前往須知,還有在旅程中帶來的反思,順著這個思路,在出發前我就會知道自己該做哪些準備、回來後也能很快產出文章,甚至文章長度也越來越豐富。至於如這篇這類評論或筆記型的文章,則是運用備忘錄快速紀錄想到的心得感想,還不成文的時候就當未來靈感放著,可以成為小文的時候也許就發個討論區等等。


從思考到價值,再到自我

繞了一大圈,我們在討論的是:思考是重要的、持續思考才能讓自己變得突出,持續思考的產出過程中,將會從「無法規模化」裡面找到可以複製的模式,然後得出一個屬於自我的工作方法與內容。這套方法、思考的方式、產出的過程與內容,就是你的自我價值,無論是寫作、攝影、作曲、園藝、舞蹈還是運動,是一套通用的邏輯,持續產出,就能避免被AI取代。

既然是屬於自己的價值,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應該是開心跟滿足的,也就是說,會跟自己的興趣息息相關。這時候就會碰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工作之餘,怎麼繼續累積自我價值?或者說該怎麼達到平衡?

其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我來說不是一個真正的議題,討論的核心重點應該是「我們怎麼看待工作」這件事情。首先要搞清楚工作對生活的意義是什麼?當然,賺錢養活自己或養家,無庸置疑,但有些人視自己的工作為一生志業,那就不只是為了賺錢那麼簡單了——他的工作生活平衡重視的是「心理平衡」,也就是自我價值是否能在工作中實踐,另一種則重視「時間平衡」,自我價值不會從工作中實踐,而是其他閒暇時間的自我興趣。

有些人可能是幸運的,他能找到一個理想的職業貫徹自己的理想或興趣,因此從工作中他能找到自我的價值,這時候對他來說,工作與生活並不是二元對立的,因此所謂的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是個已經做到的事情。而有些人的興趣可能無法變成工作(除非創業),或者說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那這時候自我價值的實踐就無法靠工作滿足了,工作成為生存手段,因此工作與生活(興趣)必須切開,那怎麼讓兩者之間的時間平衡就很重要。

我最大的興趣是攝影和騎車,這是我每週末幾乎都會做的事情,然而我產出的過程、產出的內容,是非常個人而不是市場所需要的(也就是不會有人為了我的拍攝方法付錢),所以我在短暫嘗試過攝影工作後,就知道我無法靠攝影工作實踐自我價值,如果走上這條路,我就要學會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時間平衡),可是這樣一來,工作時攝影對我來說可能會變成痛苦的事情、閒暇時又變成開心的事情,我應該會瘋掉。至於騎車?好像沒有那種工作存在,所以我選擇了第二條路,也就是寫作。

騎車、攝影後的收穫,我都是靠寫作紀錄的,從研究、整理到動筆,這個產出過程讓我感到滿足,隨後我就找到媒體業的工作,儘管產出內容跟興趣無關,可是產出過程是一樣的,這時候我的個人價值是可以透過工作實踐的,因此儘管時間上並不平衡,可是心理上我認為已經達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屬於需要時間平衡的人,那就必須降低對工作的依賴,例如要有其他被動收入存在,才能留更多時間在自己的興趣上,或者乾脆將興趣轉為副業,我想剝奪感應該會弱一些。

當然,這些都是很紙上談兵的,畢竟實際的生活狀況可能複雜得多,例如照顧小孩、陪伴父母這種生活面向的事,還是會逼迫人們要學會一點時間平衡,又或者在乎「心理平衡」的人,也可能還是需要其他時間滿足其他興趣,例如我也還是需要時間去騎車拍照,因此沒有絕對的「心理平衡」或「時間平衡」兩類人,更多時候應該是綜合調配比例的。

總而言之,先不論工作跟生活之間怎麼平衡,要先學會持續的自我產出,有了創造自我價值的條件,才會更清楚知道自己是誰、現在在哪個位置、該往哪裡去,然後再來思考:要透過工作直接借力使力完成目標,還是應該把工作當成一種工具跟手段,用賺來的錢和工作之餘的時間完成目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