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南加〕花了三小時的例行洗牙

臨近年底的例行公事就是要預約牙醫師洗牙,我早早就在八月時預約好了,安排在感恩節假期前來洗,猜猜我從進去到出來花了多少時間?我花了三個小時啊哈哈哈哈哈~

Photo by Atikah Akhtar on Unsplash

Photo by Atikah Akhtar on Unsplash

這三個小時都在做什麼呢?我發誓真的只有洗牙,沒有順便補牙什麼的 XD 當天我是第一個病人,第一個小時就是牙醫師一邊消毒整理工作環境,一邊和我抬槓;第二個小時我們拍了全口的 X 光片和解說;第三個小時則是正式的洗牙療程兼塗氟。

上述流程看起來好像也沒幹嘛對吧,其實時間都花在解說上面了,現在配合的這個牙醫師真的看得很細緻,她從國中跟著家人移民過來,中文溝通上還是很可以的。

多細緻呢?首先是牙齦,先判斷牙齦的飽滿度和位置,目前萎縮程度是否在標準範圍內,我的退得有多一咪咪但還可以接受;接著是有做根管或牙套的牙齒重點解說,對著 X 光片解釋該顆牙當初處理應該是什麼邏輯,再幫我檢查牙根有無其他陰影或感染,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找根管專科處理;有牙套但沒有根管治療過的牙又該注意什麼地方,並給予清潔建議;其他有補過的地方每個都檢查看是否有鬆動,有陰影的地方等一下會怎麼處理等等,真的幾乎是一顆一顆牙講給你聽。

也是她告訴我,我的嘴巴張開幅度比一般人小,下顎關節也更容易痠,所以處理時需要的休息次數應該多一些、每次操作時時間短一點我會比較舒服,聽到這裡覺得超感動的,我從沒遇過有醫生跟我說過原來我是這樣的情形,只聽過叫我多忍耐或是再張大一點,長久以來我還以為是我太廢😂

另外還有唇繫帶、舌繫帶、舌下血管什麼的,通通把她觀察到的狀況和可能會影響到的層面都解釋了,這是我活了三十幾年第一次這麼深入認識自己的牙齒,整體來說是在台灣從來沒有過的體驗,以前看過那麼多次牙,也都定時定點做檢查,可是根本對於自己牙齒或口腔的狀況都不清楚。

接著是正式洗牙,因為下顎關節的關係,我們中間休息了很多次,洗完之後有兩三個疑似有蛀牙菌聚集的地方,她幫我塗了抑制蛀牙菌的藥膏,以前完全不知道蛀牙菌可以用擦藥的方式處理耶,她說他們學到的原則是盡量減少用器械去震動牙齒,長期來說對結構都有影響,這種抑制藥膏效果其實就很不錯了,第一代藥膏還會讓塗抹處變色,現在第二代已經有改善這個問題。

最後塗氟(是的,大人也可以塗,這算在保險之內),終於結束這回合!這三個小時的牙齒衛教真是精實到不行,不過聽其他朋友分享,三個小時是真的有點太久啦 XD 我是想說反正一年就見她兩次,而且應該是因為排我後面的病患沒有接這麼緊,才會這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悠遊在自己、母親和妻子等角色之間,認真生活。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