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藤本、樹

「唧?」

鏈鋸人185話我們看到了「人類只要思考就會變成樹的機制。」

那藤本樹算不算一種樹呢?

樹、永恆、沉思的意象群落

我們所要談的是藤本,不是樹,開玩笑的(笑)

1. 藤本樹算不算「樹」?

藤本樹作為創造者,「藤本」這個姓氏讓他像個植物,而他對「樹」的迷戀則從其作品中的象徵與意象呼之欲出。在《鏈鋸人》中,「變成樹」的機制可以解讀為人類對永恆或不變的渴望與恐懼,與死亡、停滯緊密相連。在《炎拳》裡則象徵了永恆、再生以及虛無(如果你要把火想像成生長的、灼燒的復仇意象也可以關聯,但是我們先不談這個部分)。

而藤本本人,是否在這樣的意象裡成為了創造的「沉思」的一部分?也許可以說,他既是這片樹林的造物者,也是自己所種的森林群落中一株永不停歇的「怪樹」

2.樹與靜態之關係

說到沉思我們會想到馬桶,是的,馬桶上的那個沉思者,神曲的那個詩人。自從現代主義死了,他就蹲在馬桶上了。

我用了一種類比的方法來比喻,雕像、樹木等等靜態物品,我們可以發現藉由靜態物品,可以表現出一種對於是對時間與存在的反思。

剛剛我說的馬桶,也可以解讀為一種現代人對靜止的焦慮與不安。

在藤本的作品中,靜止的瞬間常常轉變為暴烈的破壞——例如電影院中忽然被攪亂的日常,或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比如跌倒)引發驚人的連鎖效應。

靜態是假的,也許,破壞才是藤本樹式的真實。

電影院、分鏡以及虛構之隱喻

1. 電影院:虛構與現實的邊界

電影院是藤本作品中多次出現的意象。《再見繪梨》直接圍繞電影敘事展開,而《鏈鋸人》中,電影場景則是一種超脫日常的情感出口。《炎拳》中,則是以拍攝和自傳電影來表現真實與虛構、存在與虛無。

電影院象徵一種「進入虛構」的儀式:它把觀眾從現實抽離,進入另一種被編排的情感世界。然而在藤本的作品裡,虛構和現實的界限並不明確。角色的生命、觀眾的情感都因這種模糊而變得更加真實與荒謬。虛構不再只是逃避,而是理解現實的一種工具。

2. 分鏡:視角與切換的力量

藤本的分鏡風格,既服務於敘事,又成為敘事的一部分。他擅長對空間感、時間流動進行操作,讓場景的切換和視角的調度帶來強烈的戲劇效果。

《鏈鋸人》的動態分鏡

例如在《鏈鋸人》中,藤本經常使用極端的動態分鏡來強化情緒:近景、遠景、斷裂式的鏡頭跳躍,讓讀者像在觀看一場高速剪輯的動作電影。這種風格既模仿了電影,又挑戰了漫畫媒介的可能性。

《再見繪梨》的結構性分鏡

《再見繪梨》的分鏡則是藤本對電影敘事的更直接解構。故事本身如同一部電影,分鏡模擬著鏡頭的切換,讓讀者在觀看中逐漸意識到敘事的「被設計性」。虛構與現實交替呈現,讀者被迫思考:故事裡的虛構,究竟如何影響我們對現實的感受?

3. 虛構之隱喻:創造與解構的悖論

藤本作品的核心之一,是虛構與現實的互動,電影院與分鏡正是這種互動的具象化表達。

虛構、記憶、現實

《再見繪梨》中,主角用電影化的敘事來處理自己的創傷,虛構反而變得比現實更真實。虛構的電影不僅幫助他梳理關於死亡的記憶,也成為最終面對死亡的方式。這表明,藤本對虛構的態度並不是單純的否定或肯定,而是一種辯證的、雙向的觀察。(這邊可以詳細開一篇講)

信仰、宗教、崇拜以及解構的反英雄

1.信仰與崇拜、畏懼與惡魔

炎拳裡的阿格尼教、冰之魔女虛構的敵人,信仰帶來的「救贖」與狂熱。鍊鋸人裡恐懼是惡魔的力量源泉,而崇拜反而會削弱惡魔,解構了正統漫畫的思想體系。

2.鍊鋸與反英雄

老實說,我還蠻怕鍊鋸(行動者)的,因為作為一棵樹(沉思者)。

他的動機和慾望並不是高尚的。

夢想是過平凡的生活,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寫照阿,感嘆!!!!!

在小小紅的那段卻又思辨了,「普通」和「理所當然」又是什麼?

大腸、嘔吐物、糞便及性 關於生命之肯定

1.名為「生活」的深淵粗糙的質感

首先講一下,本人信仰死亡,所以對於生命肯定有一些些……微詞。

先不要急著跟我吵生命與死亡的兩面性,相信先於理性(先驗假設、理性只是為情感的選擇提供合理化的工具,這種辯證自己回去思考。)

但是本著閱讀的素養,還是要被迫營業一下講一下我看到的。

對肉體的直接感官,以及生死問題的荒謬肯定。藤本樹用大量的身體性描寫來讓讀者「感覺」生命的質地:嘔吐、排泄、吃飯,這些粗鄙的行為構成生命最本質的事實。帶著某種活著的荒謬性,馬桶、馬桶 不要再沉思了啦(XX歡唱樂無限)

具有某種破壞性以及創造性的女性原型

1.M

我猜藤本是個m。

他的作品裡女性角色經常具備壓倒性力量,吸領主角走向毀滅或重生。從瑪奇瑪到蕾塞,這些女性象徵著某種超越性力量——她們既是愛的對象,也是創傷的來源。這種主題或許映射了藤本本人對女性原型的迷戀與恐懼。

海浪與無常觀

1.每次、每次的重複

這個意象重複在炎拳、鍊鋸人、再見繪梨出現過,我不認為這是個巧合。

經過觀察,這個意象往往使用於出現重大的轉折。

在日復一日的日子,突然襲來的無常。

命運似乎總是隨時被翻轉,正如波浪拍岸瞬間帶走沙灘的痕跡。這種觀念植根於東方哲學,強調對無常的接受與理解。而藤本作品中的角色,似乎在這樣的波濤裡掙扎又尋求救贖。

後記

寫在最後,正經的事談的久了,就要喝一杯快樂水,給腦子鬆鬆螺絲。

時間差不多了,你們可以走了,我要開始發瘋了,「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