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心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荒野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志工群組,也有各類的專案在進行,除了可以提供舞台供不同興趣的志工揮灑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接觸到社會中不同的民眾,(這是一個「極度分眾」的時代,已經沒有所謂的大眾媒體,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同溫層裡),而且這麼多的專案也像是菜單,讓發展程度不一或擁有不同在地資源或特色的分會可以自由參考取用,同時在跟企業洽談合作時,也方便他們根據自己屬性挑一些可以一起做的行動。

    這些好處現在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在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初期很多年,我在推動過程一直有資深幹部反對,還好一方面在理性上,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瞭解人性的趨勢與未來世界的發展,都是思考過的所以能夠堅持,另一方面在情感上,這麼努力地建構舞台,也來自我內心一個小小的心願。

    當初從零開始發展荒野保護協會時,我就知道這將佔據我所有業餘時間,因為我在大學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那是一九七0年代八0年代的台灣,童軍運動在台灣處於發展的巔峰,幾乎每個中小學及大學都有童軍團,但是我讀的大學沒有,相形之下學校似乎有些壓力。

    學校透過學弟知道我曾擔任建中行義團的聯隊長(相當於社團社長吧),於是好幾次拜託我在大學裡創辦童軍團。考慮再三,後來在大四開始籌備,招兵買馬展開訓練,整整一年,在升大五前正式成團,幸好當時年輕有體力,因為童軍如同今日的荒野,是綜合性的社團,有訓練學習、有服務、有活動。

    因為有這段經驗,在荒野開始籌備時,我在心裡就暗暗許下一個心願:「我希望荒野是一個所有人都能參加與行動的團體,也就是任何人,不管他的年齡,能力與時間,只要他願意以志工無酬的方式為守護台灣環境而努力,我將盡力提供舞台給他們。」

    我在情感背後的想法是,如果我只想做點好事,那我就加入原本就有的環保團體就好了,幹嘛自己成立一個,與其耗盡我的個人資源承擔一大堆行政瑣事,從零成立一個團體,那麼這個團體一定必須是跟別人都不一樣,我才甘願嘛,於是我就立下了這個內心裡對自己的許諾。

    為什麼我那麼看重每一個人的行動,無論如何都想盡辦法讓人當志工,即使再微不足道,我都非常珍視,這也是有理論根據的,說來話長,有機會另外寫文章來說明。

    簡單講,生態保育或環境保護早已成為當代顯學,所有媒體鋪天蓋地時時在談永續(老實說,已經不差荒野一個團體來宣揚保育理念),每個人都認為環保很重要,但是為什麼環境的危機不但沒改善還愈來愈嚴重?

    換句話說,從「認知」,知道很重要,到「行動」,願意真的改變生活習慣改變價值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鴻溝,我發現,唯有當志工的人,也就是願意挺身而出帶領與示範如何行動的人,才是真正會改變的人。

    暫且擱下這個「為什麼志工訓練是荒野最核心的重點」的論述,再回到賣牛肉麵還是排骨麵這個主題,或許會有些人被你吸引來吃那出名的牛肉麵,但是你就永遠無法讓不喜歡吃牛肉麵或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吃牛肉麵的人來光顧,人的喜好或狀況真的是百百種。

    想起一個故事,那是荒野台北自然解說員訓練第九期的年終旅行時,我跟全世界華人都知曉的大作家陳若曦老師的閒聊。

    我當理事長的那些年裡,我都要求把我的課排在每個志工群組的最後一堂,我講完後也可以順便頒發結訓證書,當年很多群組都是採用二天一夜的旅行來當結訓,而我也儘量全程參加,在旅行空檔中,可以多聽聽新伙伴的意見。

    因此,知道第九期的學員裡有一位心儀已久的大作家,當然要找時間跟她聊天。我相信全世界六十幾歲以上的華人,十個人裡起碼有七八個人知道陳若曦老師。

    閒聊時,陳老師說:「結訓後,我可能沒辦法服勤,沒有辦法當自然解說員了!」

    我嚇了一跳,連忙問為什麼?

    「我從美國回到台灣後,住在大安森林公園旁邊,常常看到荒野的解說志工在帶領民眾認識大安森林公園,很想成為其中的一員,就報名參加這個訓練,但是現在才發現,自己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植物的名稱記不得,那怎麼跟人作解說啊?」

    哦!原來如此,我提醒陳老師,記不得沒有關係,我們的活動,志工都是團隊合作的,不必人人都要背植物名稱,而且你家在公園旁,剛好可以提供給伙伴聚會之用,對整個定點小組的長遠發展會是穩定的力量。

    接著我建議陳老師,荒野有個「鄉土關懷小組」,是專門負責環境議題與政策遊說的,以陳老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參加這一組能發揮最大貢獻,而且老師還能以文章來幫忙荒野對社會大眾宣揚理念,真的不必為記不得植物的名稱而苦惱。

    像陳若曦老師的例子在荒野裡很多,也幸虧荒野裡有各種群組,讓人能夠一輩子都悠遊在荒野裡。

    至於有伙伴回應,群組太多會不會疊床架屋?

    這是個好問題,容我之後另外寫篇文章來仔細回答。

raw-image


avatar-img
7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七世紀初到中國的義大利籍傳教士利瑪竇,在他以義大利文寫的備忘錄第一章這麼說: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事業及成就,後人多數不知其起源。有時我思索其中的原因,發覺許多事情,縱然後來非常成功,在開始時都是微不足道的,沒有什麼成效可言,誰也不敢設想將來會成大事,故此身當其事的人,想不到該留下記錄。但也可
你是誰?     你在那裏?     你在生命現場嗎?                               -輔大退休老師.謝錦   幾年前曾看了一部印象很深刻的紀錄片,這是幾位畢業多年的學生回校拍了他們的國文老師謝錦,在2008年,也就是在輔大任教三十三年的最後一年的上課實錄
這幾十年,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物品,同時這些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製品,不管在製造中或使用後,會融入地下水、湖泊,會飄到我們家,散佈在整個環境中,最後也進入我們的體內,這些我們稱為「環境賀爾蒙」的毒素,或許就是造成癌症、慢性病、過敏症…等等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長達三十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去當志工      或者,相反的,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努力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今年的秋天不像印象中秋高氣爽適合登高望遠的好時節,一方面是接二連三的秋颱來襲,另外是東北季風帶來綿綿不絕的陰雨天。 過往台灣的秋天是一年氣候最穩定晴朗的季節,因此許多戶外的大型活動都在秋天舉辦,同時幾乎大部分學校的校慶運動會、園遊會也都在11月前後,但是今年的天氣都讓活動主辦單位傷透腦筋。 比如
這些年企業社會責任(ESG)或者永續發展(SDGS)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因此相關的獎項比賽也很多,目前國內民間單位有舉辦這類型比賽的機構比較出名的有三個,一個是曾任環保署長外交部長的簡又新擔任董事長的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另外二個就是天下雜誌以及遠見雜誌。 前幾天才評完的台灣企業永續獎評審團
十七世紀初到中國的義大利籍傳教士利瑪竇,在他以義大利文寫的備忘錄第一章這麼說: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事業及成就,後人多數不知其起源。有時我思索其中的原因,發覺許多事情,縱然後來非常成功,在開始時都是微不足道的,沒有什麼成效可言,誰也不敢設想將來會成大事,故此身當其事的人,想不到該留下記錄。但也可
你是誰?     你在那裏?     你在生命現場嗎?                               -輔大退休老師.謝錦   幾年前曾看了一部印象很深刻的紀錄片,這是幾位畢業多年的學生回校拍了他們的國文老師謝錦,在2008年,也就是在輔大任教三十三年的最後一年的上課實錄
這幾十年,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物品,同時這些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製品,不管在製造中或使用後,會融入地下水、湖泊,會飄到我們家,散佈在整個環境中,最後也進入我們的體內,這些我們稱為「環境賀爾蒙」的毒素,或許就是造成癌症、慢性病、過敏症…等等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長達三十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去當志工      或者,相反的,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努力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今年的秋天不像印象中秋高氣爽適合登高望遠的好時節,一方面是接二連三的秋颱來襲,另外是東北季風帶來綿綿不絕的陰雨天。 過往台灣的秋天是一年氣候最穩定晴朗的季節,因此許多戶外的大型活動都在秋天舉辦,同時幾乎大部分學校的校慶運動會、園遊會也都在11月前後,但是今年的天氣都讓活動主辦單位傷透腦筋。 比如
這些年企業社會責任(ESG)或者永續發展(SDGS)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因此相關的獎項比賽也很多,目前國內民間單位有舉辦這類型比賽的機構比較出名的有三個,一個是曾任環保署長外交部長的簡又新擔任董事長的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另外二個就是天下雜誌以及遠見雜誌。 前幾天才評完的台灣企業永續獎評審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當沒有主題時,在方格子寫文章,也許就變成抒發廢文... 是不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大,所以把自己陷入同樣的框框裡... 怎麼會覺得在工作上,就算一群人,那份孤單來襲更強,就是格格不入.... 但你很清楚它是一份工作... 下班,回到家...,跟長輩同住...,要表現正常.., 情緒不好、工作上的不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