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聽說過,粉絲專頁的觸及率很早就不行了。
好不容易經營到破萬、幾十萬粉絲追蹤的頁面,發表任何內容的觸及都降到冰點,粉絲數形同虛設。
但這改了。
融入 AI 的臉書演算法不但讓粉專捲土重來,更像在借鏡 TikTok。
它試圖消滅粉絲基底的觸及上限、讓使用者在刷文過程中盡量看到有趣事物,一篇接著一篇停不下來,不管是誰發的。
不論有趣內容的作者是誰,追蹤數有多少,它都會用力推播、讓你看到。
根據我和行銷團隊的小樣本調查,臉書動態牆上的內容有大約 20% 悄悄被「為你推薦」攻佔。
你有發現這個變化嗎?
在我們統計的 100 篇動態貼文裡,約有 55 篇來自已經追蹤的頁面或好友(很正常)。
有 20 篇是廣告(也很正常),但卻有 20 篇是「為你推薦」── 來自你沒在追蹤的創作者或粉專。
這是臉書 AI 系統「額外餵食」的新內容,佔比竟然已經來到和廣告差不多比重。
幾乎是除了親朋好友、偶像之外,比重最高的貼文來源。
社群貼文的觸及一向是發佈的瞬間達到最強,接著慢慢遞減,再過 1–2 天後就消逝無蹤。
根據擅長數據分析的陳盈豪統計,就連馬克 · 祖克柏自己也逃不了這個制約。
祖克柏本人高達 7 萬按讚的發文,在發佈 1.5 小時觸及遞減,放 8 小時後就不再有任何波瀾。
臉書社群的貼文很難有「後勁」。
這件事現在也改了。
有了「為你推薦」的加持,就算週末發一篇帶潛力的貼文,聲勢也可能慢慢在週一、週二升上頂點。
冷門時段刊登的內容,也可以因為後續的互動加溫獲得聲量。
(延伸閱讀:實用內容更新:2023 年 09 月崩跌分析、拯救策略)
藉由其他創作者的高互動內容我們能發現,觸及不再受限於你是粉專、社團、或個人。
發文也不受限形式。只要「有搞頭」,AI 都有可能賞你訊號增強的機會。
• 楊陽英文(粉專),〈短影音抖音腦〉,1.7 萬分享
轉貼自《華爾街日報》的專欄,楊陽英文用剪報形式將 WSJ 的原文進行解讀、翻譯,並附上新聞源頭,造就上萬分享的盛況。
扣掉原文轉貼,整篇中文不到 700 字。
楊陽英文接著留言分析,其實這篇報導《風傳媒》也討論過,但並沒有引起這樣廣泛的迴響。
這很可能是楊陽英文自身意見領袖的特質,加上臉書演算法所導致。
• Mer Yu(個人檔案),〈我要記錄那個〉,1.4 萬分享
這篇貼文只寫 6 個字而已。
你沒看錯,整篇就只有幾個詞。
剩下的內容是作者在留言處連續新增一長串夠幽默、後勁強的笑話。
「為什麼一直沒人打撈鐵達尼號?因為鐵達尼號有權保持沈沒」
「你跟花枝跑步 What's wrong with you」
這篇貼文還是在週五凌晨 1:30 發佈的。
作者本人似乎也沒開通任何創作者機制,只是一位普通臉書使用者。
• Jemmy Ko(數位創作者),速讀《解決問題的人》,955 分享
比起前 2 個例子,這篇不是互動數爆炸的貼文,但它是「書評」。
相對沉悶的書摘主題,內容用超過 2,500 字的長文組成,仍然有破 13 萬的單篇觸及。
除此之外,它的分享數字是分成好幾天慢慢累加。
這說明有演算法的助攻,相對冷門的內容也有機會在數天內慢慢收集能見度、慢慢發酵。
官方文件針對這項演算法機制有詳細說明,整篇總結下來,它包含這幾個關鍵要素。
• 你進去發文者個人頁面的機率
• 你對貼文按讚、留言的機率
• 你會在這篇貼文停留多久
• 你按下站外連結的可能
• 你會分享貼文的機率
從這裡我們可以推敲:閱讀越久的貼文可能越受歡迎(長文、深度好文);把讀者引導到站外的連結很可能影響被推播。
而且這些指標全部都是「預判」。
它不是透過已發生的數據來計算,而是借有既有的資訊來「猜測」你可能喜歡的內容。
可以看出臉書花了不少心思,盡可能抓取你的注意力、用力要讓讀者對臉書上癮。
而這機制可能讓所有創作者都回歸到相似的起跑點上,不論你是個人、粉絲專頁、企業品牌,都具備達成高觸及的爆文潛力。
(延伸閱讀:完全零基礎的人,靠寫作快速建立出影響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