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要用乘法計算,不是加法。
•「按讚破千」只是單次高低
•「每天發 1 篇、持續半年」才是持續面積
人們看到爆文常覺得:「哇嗚,流量真好。」
但不管多紅,它下禮拜就會消失不見。
人們看到這現象,會和沒看到一樣、繼續追逐下一篇短命的爆文。
比起 1,000 讚好文,你每天持續輸出 50 讚的日常文,20 天後你就不再落後。
第 21 天起,你還會遠遠超越當初看似亮眼、高達千讚的好文。
物理學是這樣說的:
• 1 維世界是「線」,單位是「長度」
• 2 維世界是「面積」,單位是「長度 × 寬度」
流量除了數字高低,還要考慮「持續多久」。
「成效 × 時間」是用面積輾壓長度的「降維打擊」。
日更,是創作者的信仰。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說:
「專注、敢拚、持續輸出。」
你必須堅持寫作、撐到看見風景的那一天,就贏了。
《數位寫作的藝術與商機》作者 Nicolas Cole 說:
我對自己立下「輸出 > 輸入」的規則。
數位寫作的時數,必須大於閱讀貼文的總時數。
Gary Vee 更離譜:「每天至少發 8 – 15 篇。」
但你去看他的社群:臉書、推特、領英、Podcast、YouTube、抖音⋯⋯不但日更,而且大量。
這些專家靠著寫作、輸出,賺進百萬、千萬的追蹤聲量。
日更太有魅力了。
但「日更」核心原理是什麼?
是把流量成效的高低再乘上時間的「面積」。
(延伸閱讀:寫手之鬼,靠寫作,從窮困潦倒寫到千萬身價)
許多人都理解日更的強大,但沒人願意執行。
長期輸出?別鬧了,這多無聊啊。
他們要「現在、立刻、馬上」看見成效、得到反饋。
不然,就沒動力了。
原來他們要的日更不含「執行日更」的部分,只包含執行之後的「甜美結果」。
他們也會想:「寫作就是要有內涵、有深度、講求完美啊。」
寫 3、5 句話就貼出去,怎麼可以?
所以他們輕視抖音每段幾 10 秒鐘、隨手拍拍就上傳的年輕創作者。
他們認為日更寫作太膚淺。
他們不願持續。
發文沒流量?那是演算法不公平、社群風氣崩壞了。
但你去看「滋事型網紅、爭議型創作者」,哪個不是頻繁發文、緊盯時事?就連業配帶貨,也要加上原創文案內容。
流量是「乘法」計算。
不管內容權威或爭議網紅,「長期持續」是取得成功的核心原理。
有一種每日深耕、不斷積累深度的形式叫「自然流量」。
它的原理是滿足讀者的搜尋需求,創作出「看一眼就知道這最適合」的內容。
只要 1 篇,流量能撐 5 年。
Brian Dean 是內容權威,他成名時整座部落格只寫「37 篇」文。
他的網站後來被上市公司收購,賣了 1.6 億台幣。
Brian 更新的頻率多高?每天寫、日更。
但他花多久完成一篇文?六週。
沒錯:6 個禮拜,才發佈一篇文。
同樣段落不斷優化、加深、實地訪查⋯⋯反覆改寫再更新。
所以,他的部落格文章隨便一滑都是 Google 不曾有的原創知識,每張圖片都是親手裁下,細心框出重點、加上箭頭強調。
哪怕多省下讀者 0.1 秒的動腦時間,他都做。
• 單篇文 6,133 字
• 原創手刻圖片 103 張
普通部落客怎麼找圖?
「蛤,原創?會不會太麻煩了。」
「去『摳」Google 的免費圖庫不就好了?」
哪怕只是裝飾用的圖片,Brian 都找設計師手繪。
• 分享數 9,338 次
• 670 條外站引用連結
• 435 則全真人留言(親自回覆)
• 上百個關鍵字多年排在 Google 首頁、累積極大影響力
雖然每篇都比別人麻煩千倍,但他只寫一篇就用 5 年。
他瞄準的是「最無聊」的字詞,也是「不過期」的關鍵字。
每天都有大量搜尋者長期在 Google 查找:內容寫作、搜尋工具、頁面優化⋯⋯
他不用再更新。只要文章放著、能被搜到,就「自然會有」流量。
雖然初期枯燥乏味,但後期每天都躺著享受別人「爆文」的流量。
核心原理,是「自帶時間軸」的搜尋引擎自然流量。
如果把流量走勢畫成圖表,社群像高聳入雲的利劍。刺激搶眼,但也很快消逝。
而搜尋則是無聊的高原,平平緩緩。尤其前期,只能趴在地上。
但它後期哪怕只是呼吸,每秒都站在雲頂的高度。
社群和搜尋該選哪個好?沒人規定必須選。
兩個可以「全都要」:有價值的深度文再加上持續、高頻的輸出。
這就是內容行銷的流量原理。
有人說:高品質和高頻率,不可能兼得。
數位寫作權威 Nicolas Cole 則說:
「創作賽局裡,量大的人是贏家」。
他寫長青的深度內容、短效的跟風內容;
他像利劍一樣寫出高聳入雲的流量,但他照樣日更出高品質內容。
面對「沒東西寫了怎麼辦?」他說:「還差得遠呢。」
成功的爆文,還能再加深、寫長、注入令人難以置信的價值。
他沒有在跟你玩 3 篇貼文、5 天流量的分析遊戲。
他建築的是「內容圖書館」。
當人們覺得文章深不可測,他再超越讀者期待、給出價值更高的延伸內容。
當讀者不敢相信這能免費看的時候,他再打開建好的「內容圖書館」,讓讀者永遠不想出來。
不管你討厭的、起爭議的;膚淺的、富知識的,每個成功創作者都是這樣。
在 YouTube 有 2.6 億訂閱者的《野獸先生》說,你的影片要在第零秒就引人入勝。
接著,開場再超越觀眾的期待;然後,過 10 秒再超越一次。
Gary Vee 雖然把「日更不到 15 篇文就輸了」的言論掛嘴邊,但他真的在做。
他從 16 年前,就用廉價的攝影器材隨手自拍、不斷上傳 YouTube。
「日更、每天報到」的概念,出自他 2013 年的《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
如此高產的他,在上週又出版了一本新書。
去看看你討厭的網紅、欣賞的名人,能在你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的,都正在持續產出。
這個,就是流量的密碼。
流量的單位不是一次的數字高低,是持續疊加的「面積」。
(延伸閱讀:每天在社群花 10 小時,照三餐發有料內容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