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4)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後,詰利詰王就於波羅奈斯城宣告:「我現在就要前往世尊處。」便與成百上千的隨從以及金鬘,同赴世尊所在之地。抵達該地後,他[屈膝跪地,]以額頭頂禮佛陀的雙足;為了聞受佛法而坐於世尊跟前。

詰利詰王隨即又從座上起身,向世尊合掌問訊,啟問道:「世尊!我於某夜做了十個夢,並因而恐懼膽怯。我夢見:象王從窗戶爬出,細尾卻被卡住……」他如此這般敘明前情,接著便請求道:「祈請世尊為我釋疑,解說這些夢境的後果。」

世尊於是開示:「大王!無須恐懼,您的國土不會衰敗,壽命也不會有障礙。大王!在未來人壽百歲時,有正等覺,名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佛涅槃後,後世聲聞眾將不善護身,不善護心,不善護戒律,不善護智慧;他們雖然捨離親眷而出家,卻又將精舍當成自家而心生貪著。象王從窗戶爬出,細尾卻卡住,便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人雖與說法者共住於精舍,但卻無意聞法,即使聽了,也不憶持於心。您在夢中見到乾渴者向外尋找水井,即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聲聞眾不過為了求取衣食,就正式宣講五根、十力、七覺支等珍貴法寶。您夢見榖粉與珍珠能夠等量交易,便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聲聞眾不能分辨外道言辭,將之視同佛語。您在夢中見檀香木與尋常柴薪等值販售,就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聲聞眾不善護身,不善護心,不善護戒律,不善護智慧,他們為自己的生活打算,將最好的花卉、最好的果實,從僧團裡拿走,轉予在家眾。您在夢中見到結實累累的園林遭盜賊所奪劫,便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聲聞眾中有違犯戒律者、奉行罪法者,他們卻將要壓制那些具足戒律的比丘以及具足善法的人們。您在夢中見到幼象令香象驚怖,正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這些聲聞眾中將會有違犯戒律者、造作罪業者,他們將會毀謗諸持戒者。您在夢中看見獼猴身沾穢物,又將穢物塗抹於其他獼猴身上,即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屆時愚昧的人們將能接受灌頂而稱王,您在夢中見到猴王受灌登基,便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屆時佛教雖分為十八部派,但解脫教法並不會因此而毀損。您於夢中所見十八人爭搶一塊布,而布卻未被撕裂,就是此事的徵兆。」

「大王!屆時佛陀的教法將會因諍鬥而沒落,您在夢中見大批群眾會集,彼此鬥毆、爭訟,發動戰爭、訐發陰私,便是此事的徵兆。大王!未來之世將會出現這般性情不遜之輩。」

[講述至此,]世尊教誨道:「詰利詰王及金鬘當時隨即於迦葉佛·世尊·正等覺跟前,發起了順解脫分的諸多善根。」

「眾比丘啊!你們認為如何?當時的金鬘,正是如今的摩竭陀賢,當時此女便已行佛事業,如今也仍在此行佛事業。」

眾比丘又心生疑惑,進而請問佛世尊:「大德啊!金鬘之所以生來便有金鬘,又是造作了什麼樣業所致的呢?」世尊開示道:「眾比丘啊!這也是因為她往昔所作的善業。過去曾有一世,她是一名農婦,當時她以各色花卉編成花鬘,懸掛供養於獨覺的供塔上,由於該業成熟,於是生來便有金鬘。」

「諸位比丘啊!因此,若造純惡之業,其果報便唯有苦痛;如果造的是純善之業,其果報則唯有安樂;假使造作善惡相雜之業,其果報便會苦樂相參。」

「諸位比丘啊!所以你們應當捨棄純惡之業與混雜之業,精進修持各種純善之業。諸位比丘啊!你們應當如此修學。」

世尊賜予教誨後,諸比丘眾紛紛稱揚讚歎世尊所言。

摩竭陀賢女經。

印度和尚達磨師利跋陀羅(法吉祥賢)、主校譯師比丘楚臣雲丹(戒德)翻譯;大譯師比丘仁欽桑波(寶賢)校訂暨抉擇。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著,長老羅睺羅變化成轉輪聖王的形象前來。 家主便問:「摩竭陀賢啊!顯現轉輪聖王形象前來的這位,是妳的導師嗎?」摩竭陀賢告訴她:「這是世尊之子,世尊稱他密行第一。他變現出父親所捨離的榮華富貴,有著轉輪聖王的裝束,七寶具足,千子圍繞,猶如眾星拱月;行君王之道,猶如人主。他既如千江匯注的大海,也是能除
現代語體版 頂禮一切佛菩薩。 世尊(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精舍時,給孤獨長者有個女兒,名叫摩竭陀賢,也住在舍衛城中。她天性善良,心懷善念,利己利人,對佛法具足信心。 那時,在一處名為福增的城市,住著另一位商主,他有個兒子,名叫牛授。牛授親近外道,十分信仰裸形外道的行者。那時候,世尊示
「摩竭陀賢」為舍衛城給孤獨長者之女,遠嫁至福增城,其地多宗仰外道。據本經所說,佛示現神變、調伏外道後,外道紛紛遷移至邊地,其中即包括福增城。 經中故事緣起,城中有一尼犍子外道「牛授」,前往舍衛城化緣,對摩竭陀賢一見鍾情,遂前往提親。給孤獨長者請示佛陀此事合宜與否,在佛陀授記下,長者同意這門親事,嫁
接著,長老羅睺羅變化成轉輪聖王的形象前來。 家主便問:「摩竭陀賢啊!顯現轉輪聖王形象前來的這位,是妳的導師嗎?」摩竭陀賢告訴她:「這是世尊之子,世尊稱他密行第一。他變現出父親所捨離的榮華富貴,有著轉輪聖王的裝束,七寶具足,千子圍繞,猶如眾星拱月;行君王之道,猶如人主。他既如千江匯注的大海,也是能除
現代語體版 頂禮一切佛菩薩。 世尊(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精舍時,給孤獨長者有個女兒,名叫摩竭陀賢,也住在舍衛城中。她天性善良,心懷善念,利己利人,對佛法具足信心。 那時,在一處名為福增的城市,住著另一位商主,他有個兒子,名叫牛授。牛授親近外道,十分信仰裸形外道的行者。那時候,世尊示
「摩竭陀賢」為舍衛城給孤獨長者之女,遠嫁至福增城,其地多宗仰外道。據本經所說,佛示現神變、調伏外道後,外道紛紛遷移至邊地,其中即包括福增城。 經中故事緣起,城中有一尼犍子外道「牛授」,前往舍衛城化緣,對摩竭陀賢一見鍾情,遂前往提親。給孤獨長者請示佛陀此事合宜與否,在佛陀授記下,長者同意這門親事,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準備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佛陀告訴迦葉居士:「現在時機並不恰當,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佛啊!佛啊 跪在佛前求菩薩,信女感到內心好徬徨好無助。 佛前點盞燈,願菩薩賜給我光明與智慧! / 信女問師父:人生磨練何時能結束?!一關過關又一關,信女從希望到絕望,何時生活才能放過信女~! 師父說困境猶如等見時間的流逝,將人生旅途的艱難未踏上,即憂慮,心無處可安放,所做的事情當想也艱難。
Thumbnail
梅呾利耶、梅怛儷藥,所以祢來了。都說祢是繼任者,在未來娑婆世界將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祢常見思瑣,是否也思如我不得其所思的?是否也思完後不得不噤語不說? 所以祢要說的是如我所想的那樣嗎?還是似如我是;想的再多什麼都不能說?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準備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佛陀告訴迦葉居士:「現在時機並不恰當,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佛啊!佛啊 跪在佛前求菩薩,信女感到內心好徬徨好無助。 佛前點盞燈,願菩薩賜給我光明與智慧! / 信女問師父:人生磨練何時能結束?!一關過關又一關,信女從希望到絕望,何時生活才能放過信女~! 師父說困境猶如等見時間的流逝,將人生旅途的艱難未踏上,即憂慮,心無處可安放,所做的事情當想也艱難。
Thumbnail
梅呾利耶、梅怛儷藥,所以祢來了。都說祢是繼任者,在未來娑婆世界將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祢常見思瑣,是否也思如我不得其所思的?是否也思完後不得不噤語不說? 所以祢要說的是如我所想的那樣嗎?還是似如我是;想的再多什麼都不能說?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