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印象深刻的幾本書的片段閱讀心得:
1949年西蒙‧德‧波娃在《第二性》這本書中提到女性在職場上,要達到與男性相同的高度有多困難。即使能做到,薪水往往也低於男性。想不到已經到了2024年,女性仍然面臨這樣的困境。
《第二性》這本書的內容也讓我開始反思:
為什麼我以前聽到「女性主義」會感到抗拒?我到底在怕什麼?明明我自己就是個女性啊!
我也因為《第二性》這本書才驚覺到「譯者」對一本書的影響有多大,甚至能決定它在讀者心目中的生死!
一開始,我覺得這本書艱澀難懂,甚至懷疑我根本對這樣的議題無感,才導致閱讀體驗極糟。
但偶然看到一篇心得,他直言我讀的翻譯版本「糟糕透頂」,還用心節選了三段內容,橫向比對了另一個中譯版本及英譯版本。
於是我試著閱讀他推薦的鄭克魯中譯版本,果然內容讀起來流暢許多。
此外,我私心想推薦大家搭配上野千鶴子的書《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跟著一場幽默輕鬆的世代對談,看懂一個亞洲國家的女權意識如何萌芽、建構,進進退退走到現在》一起閱讀。
如此一鬆一緊,就能進入最佳的閱讀狀態。
📚《第二性》電子書連結, 📚《上野千鶴子》電子書連結
《底層邏輯》中提到「分離課題」,意思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區分為「自己」和「他人」的課題。當一件事情發生時,無論好壞,先區分出這是「誰」的課題,然後專注於解決自己的課題就好,不要介入他人的課題。
「分離課題」這觀念源自於阿德勒的書,讓我聯想到過去熟悉的「換位思考」,但前者更強調責任的清楚劃分。
這概念讓我更清楚的認知,處理事情時要專注於自己能掌握的部分,而無法掌控的就學會放手。這對脫離「受害者心態」以及擺脫「期待他人救贖」的依賴,有很大的幫助。
起初,我以為《底層邏輯》是一本生硬的科普書,或是採用我不太喜歡的辯證寫作法(中國作者特色?),因此買了很久也沒翻開來看。
想不到,閱讀後發現作者是運用許多經典書籍佐證自己的論點 (如同上述阿德勒的「分離課題」),而他列出的書單中,有不少是在我的待讀清單中,或本來就是我非常喜愛的書,我也因此能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我想,如果是用「好書推薦清單」的角度來閱讀這本書(如同《人生路引》),也會是很暢快的體驗!
不想看書,或是想先大致了解整本書的人,推薦【啟點文化影片】(但我自己私心認為看完書再來看影片,收穫會更大!)
許久未遇到如《活在當下》般震撼的書。
什麼是「活在當下」呢?
就是在那一刻的「你」,還有周圍的一切都會閃閃發光。
或許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想想,你是否曾與某人共處時,卻感覺對方「人在心不在」?
這正是對方「不在當下」的表現。
小孩與動物對「當下」的感受特別敏銳,他們能立即分辨你是否用心陪伴,還是心不在焉地敷衍。
這個例子也反映出這本書的文字平易近人,可以讓人很容易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且能暢快的閱讀起來。
今天早上一打開脆,就看到一個勇敢女孩敘述她被醫生告知已經醫藥無效了,需轉入安寧病房。明明知道她生命已走到末段,但我仍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她也在閃閃發亮著!
作者在《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講述他人生的幾次轉彎,看到不同的風景與體會,最後面臨生死課題時的感悟。
這週末,我如某篇心得建議般,找了一間 Starbucks 點了杯咖啡,坐在角落細細品味這本書。這過程中,身心靈都得到了莫大的滿足!
雖然還未看完整本,但已經迫不及待想推薦給大家來感受生命的韌性與力量。
最後要感謝 張修修 在他的節目上推薦 🙏 不然我很可能會因為書名錯過這本書。
也是基於譯者會影響閱讀體驗的理由,我特意參考書友的經驗,同時入手了繁體版實體書的《城與不確定的牆》與簡體版電子書的《小城與不確定性的牆》。
在2021年村上的新短篇小說集《第一人稱單數》,譯者從賴明珠改成劉子倩,許多台灣讀者都不大適應,後來也引起廣泛討論,到底大家喜歡的是貼近中文語境的賴明珠文筆,還是忠於日文語法的翻譯呢?
從今年上市的新書來看,台灣出版社仍回頭請賴明珠翻譯,就可以知道出版社是有得到市場回饋!
此次簡體版,就應該是較貼近日文語法,不會不通順,只是沒那麼吸引人,甚至讀起來有些煩躁。
後來翻回繁體版時,從書本在手上傳過來的沈甸甸扎實感,以及美化後的文字,將閱讀體驗提升了不少。(這本真的很厚!)
目前我正以兩個版本交替閱讀推進中……希望下週從越南出差回來時就能將這本書看完了!
【作者介紹】漫閱讀
架設網站,經營企業網站 這條路,我已走了近十年,我很樂意在這分享我曾經撞過的牆,踩過的坑,以及這些年電商經營的經歷。 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也歡迎直接訂閱 電子報!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
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
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
manread.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