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的人際關係來自於簡單的生活態度,學會等待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首先,「不催促,學會等對方忙完」---具體展現的行為包括:在交代別人工作時,預留對方工作時間;在找人處理事情時,學會先站在一旁等待對方回應後,再開始處理事情或請人幫忙。這是一種體貼,當對方感受到你的體貼,將以更好的服務回饋給你。
其次,「尊重與禮讓」---具體展現行為包括:搭乘電梯及步行時,讓長輩先行,等一下不差幾分鐘,長輩卻可以立刻感受到被尊重的溫暖;與人用餐時,禮讓別人先取用,食物量一定都夠吃,而等一下所展現出的個人生活品質和教養則無法衡量。這是一種生活的禮儀,當最低的生理及安全需求被充分滿足後,才能展現出的彼此尊重。
最後,「事緩則圓」---具體展現行為包括:在預期到對方可能的失誤時,先等一等,太早出手可能招致雞婆愛管閒事的批評,等別人求救時再出手,這樣的雪中送炭反而令人感動,只要多用點心觀察就會發現這種微妙的人際互動潛規則。又如,小組討論時,試試看慢一點發言,等別人先表達完意見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減少被打槍的機會,屢試不爽。這是一種處事的圓融,可以幫助自己更圓滿的與人相處及處理事情。
人與人相處是一個互動的歷程,就像拍皮球一樣,大力拍彈得高,小力拍彈得低,將心比心、己之所欲施於人,用自己希望別人如何對自己的最舒服方式對待別人,多一點體諒、多一些尊重,從學習等待開始,人際關係的改變會跟著悄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