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雖然不願意,卻在不知不覺中活得越來越像父母?
作者以自身經驗書寫,將她如何面對原生家庭造成的童年創傷,以及自我療傷的過程分享給讀者。身為諮商師的她,也盼望擁有相同經歷的人能透過這本書獲得「自我療癒」的勇氣。
「創傷源自於該有卻沒有,不該有卻發生的事」
並非只有經過重大事件後才會產生創傷。長期缺乏關愛,或是自我價值長期被貶低等等,皆可能在無形中造成心理創傷。只是,我們未曾認真去思考過這個可能性。
今天會分享作者的經驗,從如何發現創傷,到學著如何放下。更藉由不斷練習如何覺察自我,讓傷害不再延續到下一代。
「你看看你自己,哪一點比得上弟弟和妹妹?」、「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你將來一定要當上醫生,知道嗎?」…等類似的話語,不知道你是否曾經從父母口中聽過呢?
作者在童年時期曾長期處在上面類似話語的環境中,造就了她早熟、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個性。但這真的是好事嗎?通常在孩子早熟的背後,往往承擔了別人難以察覺的痛苦。有可能是寂寞,因為父母沒有時間陪伴;有可能是悲傷,難過父母不支持自己。
為了不被唯一能依賴的父母拋棄,孩子學會順從、討好。這樣的孩子,看似毫無影響地長大成人,但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並沒有痊癒。傷口沒有擦藥,只是拿一張OK蹦貼著,難道就不會痛了嗎?
當有一天,這些未能痊癒的傷口變成荊棘,刺向你最不願傷害的人—你的孩子和另一伴時,才赫然發現自己竟延續了曾受到的傷害。
為了不讓傷害延續,我們必須先承認自己內心有傷口,但這卻是最困難的。
以作者的經驗為例。當女兒成長到一定的年紀,卻無法照顧好自己而依賴著她時,她內心便有一股難以控制的怒火,向著女兒發洩。感到後悔的她,開始試著反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反應或情緒?
後來的她意識到,這是因為以前的她從來不曾這樣過。她沒有人可以依靠,能靠的只有自己。對她而言,女兒的行為刺痛了她內心未痊癒的傷口。
找出受傷的原因並承認它的存在,才有辦法踏出自我療傷的第一步。
理解自己受傷的原因,並正視它的存在。唯有了解原因,我們才有辦法學會控制翻湧而上的情緒,以正確的方式發洩,避免一股腦地倒在親近的人身上。
接下來要面對的,則是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
作者的母親儘管在當時也處在痛苦的環境之中,但對兒女造成傷害已成事實。這並不是指要兒女反過來去指責父母,畢竟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當父母。
身為兒女的我們,可以試著跟父母傾訴。傾訴自己年幼時的感受。孩子坦誠地接受自己的脆弱,而父母若能夠試著同理並承認曾經的錯誤,那麼這段關係便有修復的機會。至少作者的母親便是如此。
但若父母不願面對呢?甚至在傾訴過後,仍無法同理孩子呢?
那麼,原諒與否便取決於自己。
雖然作者認為「原諒」傷害自己的人,是不再有報復之心、不想再被對方影響,而非大慈大悲無條件地包容對方。但我覺得這與其說是原諒,更像是「放下」。
學著放下它,因為不想再被對方影響、不想再任由它殘害自己的心,阻礙自身成長。但這並不代表原諒,也不代表之後要和對方恢復和諧友好的關係。
這是為了療癒自己,為了能以更為健康的心靈,面對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歷經漫長的自我療傷、重新面對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後,這還不是結束。
真正重要的反而是最後這個步驟—覺察自我。
雖然聽起來很老套,但覺察自我的目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愛自己。因為能夠自我了解、自我尊重的人,才有能力去同理和尊重他人。
書中也提供了覺察自我的方法,給讀者們參考。例如,排序人生中的優先順序,了解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並往這個方向去實踐,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還有了解自己情緒的觸發點,從而學習管理自身的情緒。
這是一堂持續不斷的必修課,最終,由內而外,成為真正成熟的大人。
這本書激勵了我,讓我有想要試著向內挖掘,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尚未痊癒的內在傷口。
我試過一兩次,發現真的是蠻痛苦的。面對內在傷口,等於每回想一次,就再次經歷那份痛苦一樣。很想放棄嘗試,但又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長。
或許這條路很漫長,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慢慢療傷,卻也讓我有著期待—那個療癒過後更加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