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人也是他人》讀後心得—讓家的傷害停止,擁抱內在的小孩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雖然不願意,卻在不知不覺中活得越來越像父母?

作者以自身經驗書寫,將她如何面對原生家庭造成的童年創傷,以及自我療傷的過程分享給讀者。身為諮商師的她,也盼望擁有相同經歷的人能透過這本書獲得「自我療癒」的勇氣。

「創傷源自於該有卻沒有,不該有卻發生的事」

並非只有經過重大事件後才會產生創傷。長期缺乏關愛,或是自我價值長期被貶低等等,皆可能在無形中造成心理創傷。只是,我們未曾認真去思考過這個可能性。

今天會分享作者的經驗,從如何發現創傷,到學著如何放下。更藉由不斷練習如何覺察自我,讓傷害不再延續到下一代。

raw-image

心理創傷並不會因為時間而自動痊癒

什麼是創傷?

「你看看你自己,哪一點比得上弟弟和妹妹?」、「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你將來一定要當上醫生,知道嗎?」…等類似的話語,不知道你是否曾經從父母口中聽過呢?

作者在童年時期曾長期處在上面類似話語的環境中,造就了她早熟、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個性。但這真的是好事嗎?通常在孩子早熟的背後,往往承擔了別人難以察覺的痛苦。有可能是寂寞,因為父母沒有時間陪伴;有可能是悲傷,難過父母不支持自己。

為了不被唯一能依賴的父母拋棄,孩子學會順從、討好。這樣的孩子,看似毫無影響地長大成人,但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並沒有痊癒。傷口沒有擦藥,只是拿一張OK蹦貼著,難道就不會痛了嗎?

當有一天,這些未能痊癒的傷口變成荊棘,刺向你最不願傷害的人—你的孩子和另一伴時,才赫然發現自己竟延續了曾受到的傷害。

如何發現創傷?

為了不讓傷害延續,我們必須先承認自己內心有傷口,但這卻是最困難的。

以作者的經驗為例。當女兒成長到一定的年紀,卻無法照顧好自己而依賴著她時,她內心便有一股難以控制的怒火,向著女兒發洩。感到後悔的她,開始試著反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反應或情緒?

後來的她意識到,這是因為以前的她從來不曾這樣過。她沒有人可以依靠,能靠的只有自己。對她而言,女兒的行為刺痛了她內心未痊癒的傷口。

找出受傷的原因並承認它的存在,才有辦法踏出自我療傷的第一步。

原諒不是必要,學著放下才是

理解自己受傷的原因,並正視它的存在。唯有了解原因,我們才有辦法學會控制翻湧而上的情緒,以正確的方式發洩,避免一股腦地倒在親近的人身上。

接下來要面對的,則是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

作者的母親儘管在當時也處在痛苦的環境之中,但對兒女造成傷害已成事實。這並不是指要兒女反過來去指責父母,畢竟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當父母。

身為兒女的我們,可以試著跟父母傾訴。傾訴自己年幼時的感受。孩子坦誠地接受自己的脆弱,而父母若能夠試著同理並承認曾經的錯誤,那麼這段關係便有修復的機會。至少作者的母親便是如此。

但若父母不願面對呢?甚至在傾訴過後,仍無法同理孩子呢?

那麼,原諒與否便取決於自己。

雖然作者認為「原諒」傷害自己的人,是不再有報復之心、不想再被對方影響,而非大慈大悲無條件地包容對方。但我覺得這與其說是原諒,更像是「放下」。

學著放下它,因為不想再被對方影響、不想再任由它殘害自己的心,阻礙自身成長。但這並不代表原諒,也不代表之後要和對方恢復和諧友好的關係。

這是為了療癒自己,為了能以更為健康的心靈,面對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覺察自我是一堂持續不斷的必修課

歷經漫長的自我療傷、重新面對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後,這還不是結束。

真正重要的反而是最後這個步驟—覺察自我。

雖然聽起來很老套,但覺察自我的目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愛自己。因為能夠自我了解、自我尊重的人,才有能力去同理和尊重他人。

書中也提供了覺察自我的方法,給讀者們參考。例如,排序人生中的優先順序,了解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並往這個方向去實踐,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還有了解自己情緒的觸發點,從而學習管理自身的情緒。

這是一堂持續不斷的必修課,最終,由內而外,成為真正成熟的大人。

結語

這本書激勵了我,讓我有想要試著向內挖掘,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尚未痊癒的內在傷口。

我試過一兩次,發現真的是蠻痛苦的。面對內在傷口,等於每回想一次,就再次經歷那份痛苦一樣。很想放棄嘗試,但又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長。

或許這條路很漫長,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慢慢療傷,卻也讓我有著期待—那個療癒過後更加成熟的自己。

avatar-img
24會員
45內容數
閱讀— 是一種享受,帶我接觸不同文化; 是一種學習,使我理解各種知識; 是一種自由,看見世界不同樣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珮姬.悅讀小天地 的其他內容
水豚,淡然地做著自己本來就會做的事情,卻在某日意外地受到關注…今年的最後,想與各位分享這本由連俞涵撰寫的工作隨筆!將自己比做水豚的她,透過這本書讓對演員工作感到好奇的人,能一窺演員的生活。但我更喜歡的,是她從演員生活中獲得的體驗跟想法。讓我們跟著這位水豚工讀生的腳步,繼續看下去吧~
4/5水豚工讀生
沒有固定店面、以占星術為基礎,在新月及滿月的日子,滿月貓咪咖啡店會為客人獻上療癒人心的餐點。這次,貓店長將在溫馨的聖誕節前夕,完成等待已久的委託。本次故事圍繞在人們內心「真正的願望」。下面會分享故事中提到3個了解內在真實聲音的方法。讓我們跟著貓店長的腳步,繼續看下去吧!
相信大家對《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一點也不陌生。記得這本書曾經霸佔誠品熱銷排行榜很長一段時間。當時我便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會讓這本書如此受歡迎呢? 下面想與各位分享我從書中學到的3件事,一起來思索這位瑞士森林智者的智慧。
4/5我可能錯了
你目前在職場上是否感到迷惘呢?或是充滿疑惑,需要人指點迷津? 「馬克信箱」的歐馬克,這次以聽眾遇到的各種職場故事,一一點破你我的盲點。 下面會分享其中2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職場心法,聊聊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以及該用什麼心態面對討人厭的同事。
在感恩節溫馨的氛圍中,想讀一本療癒人心的小說嗎? 東野圭吾繼《解憂雜貨店》後,再次寫出治癒人心的作品! 傳說只要向樟樹祈念,就可以實現願望…。機緣之下,主角玲斗意外成為樟樹守護人。神木的傳說,讓許多心懷秘密的人前往樟樹「祈念」。玲斗也在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家族的過去,以及樟樹祈念的真相……。
世界上真的有不會改變的事情嗎? 為了不被淘汰,人們拚了命地追趕著,卻發現永遠會有新的事物出現。 本書作者卻反其道而行。與其拼命追趕不斷變化的事物,不如去思考—「什麼事情是恆常不變的呢?」 下面會分享其中三件恆久不變的人性法則,也會分享我的想法,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4/5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水豚,淡然地做著自己本來就會做的事情,卻在某日意外地受到關注…今年的最後,想與各位分享這本由連俞涵撰寫的工作隨筆!將自己比做水豚的她,透過這本書讓對演員工作感到好奇的人,能一窺演員的生活。但我更喜歡的,是她從演員生活中獲得的體驗跟想法。讓我們跟著這位水豚工讀生的腳步,繼續看下去吧~
4/5水豚工讀生
沒有固定店面、以占星術為基礎,在新月及滿月的日子,滿月貓咪咖啡店會為客人獻上療癒人心的餐點。這次,貓店長將在溫馨的聖誕節前夕,完成等待已久的委託。本次故事圍繞在人們內心「真正的願望」。下面會分享故事中提到3個了解內在真實聲音的方法。讓我們跟著貓店長的腳步,繼續看下去吧!
相信大家對《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一點也不陌生。記得這本書曾經霸佔誠品熱銷排行榜很長一段時間。當時我便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會讓這本書如此受歡迎呢? 下面想與各位分享我從書中學到的3件事,一起來思索這位瑞士森林智者的智慧。
4/5我可能錯了
你目前在職場上是否感到迷惘呢?或是充滿疑惑,需要人指點迷津? 「馬克信箱」的歐馬克,這次以聽眾遇到的各種職場故事,一一點破你我的盲點。 下面會分享其中2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職場心法,聊聊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以及該用什麼心態面對討人厭的同事。
在感恩節溫馨的氛圍中,想讀一本療癒人心的小說嗎? 東野圭吾繼《解憂雜貨店》後,再次寫出治癒人心的作品! 傳說只要向樟樹祈念,就可以實現願望…。機緣之下,主角玲斗意外成為樟樹守護人。神木的傳說,讓許多心懷秘密的人前往樟樹「祈念」。玲斗也在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家族的過去,以及樟樹祈念的真相……。
世界上真的有不會改變的事情嗎? 為了不被淘汰,人們拚了命地追趕著,卻發現永遠會有新的事物出現。 本書作者卻反其道而行。與其拼命追趕不斷變化的事物,不如去思考—「什麼事情是恆常不變的呢?」 下面會分享其中三件恆久不變的人性法則,也會分享我的想法,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4/5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對家人的指責和不被理解所帶來的情緒困擾,並分享瞭如何接納生命中的一切經歷。作者提到感恩卡的啟發,提醒讀者放下怨恨,坦然接受生命的起起伏伏。文章以鼓勵自我愛和接納生命的態度作為結尾。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幾天前跟朋友聊到她最近遭遇的瓶頸,她提到她正在經歷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創傷,而這些創傷的累積直到現在也仍是現在進行式,讓她感到身心俱疲……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對家人的指責和不被理解所帶來的情緒困擾,並分享瞭如何接納生命中的一切經歷。作者提到感恩卡的啟發,提醒讀者放下怨恨,坦然接受生命的起起伏伏。文章以鼓勵自我愛和接納生命的態度作為結尾。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幾天前跟朋友聊到她最近遭遇的瓶頸,她提到她正在經歷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創傷,而這些創傷的累積直到現在也仍是現在進行式,讓她感到身心俱疲……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