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創傷系列1: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童年情感創傷: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 Picuture: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童年情感創傷: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 Picuture: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我在一個不談情緒的家庭裡長大,但最終,我成為一個和孩子談情緒也會和她道歉的媽媽。


如果你問我你覺得承受過童年創傷的孩子該如何讓自己好起來,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我會回答:成為自己一直以來渴求的父母親,好好的愛惜並疼愛自己

在我的治療室裡,很常見到有「敘情障礙」的來談者。敘情障礙是指一個人無法說出自己的情緒,只能說出一些片段、畫面、某些細節或是某種印象。通常出現於童年遭遇心理創傷的人身上,因為這些人必須得透過情感解離的方式,才能抽離當下的痛苦之中。

 

有些人可能會告訴我:

 

心理師,但是我童年的時候並沒有被虐待或是毒打啊!?

 

其實,長期的情感忽視也是一種情緒型的虐待,只是我們有一大群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習以為常不把他當一回事,就這樣糊哩糊塗地長大了。

 

這些孩子長大後,有些人和原生家庭的父母一直維持著疏離的關係,有些人則是明知道和父母親關係不好,但卻不斷地想要和他們靠近。

 

「我的媽媽心理生病了,總是和我說她為我犧牲多少,說我是壞女兒,她生我養我結果我卻沒有好好聽她的話,說我不孝。」我的當事人痛苦的和我說。

 

有很多人在情感匱乏的家庭下長大,花了一生在治癒不幸的童年。

 

你可能會問我:那心理師,我們到底該如何與創傷共存、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呢?


關於這點,我相信人是可以超越原生家庭的限制,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大人,因為我本身就是親生經歷的實踐者。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雖然並沒有從家庭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但一路以來有過很多位重要的長輩出現,他們的出現讓我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與被疼愛的,也讓我有可以仰賴的依附對象。

 

而我療癒之路的另一個關鍵點在:與原生家庭拉開的台美距離。

 

在離開原生家庭後我去了美國唸研究所,我和先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有了自由空間去建立我們想要的生活,我也終於過上了我所嚮往的不被干涉的人生(當然,沒有後援的育兒生活就是我們得付出的代價)。

 

十幾年和家人分隔兩地生活,我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才是掌握我未來的人,就算周圍的人沒有愛惜我,我愛惜我自己。所以,我不花時間去回想父母過去所做的事,或是希望他們和我道歉,因為人無法改變他人,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也就是說,我們無法讓我們的父母和我們道歉(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而我若是執著的希望他們能看見我、和我道歉,那無非只是讓我的生命浪費在不確定的事上和無盡的自怨自艾裡。

 

成為自己內心渴求的那個父母親


在我的診療室裡,我時常和我的當事人說:請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你自己的爸媽,你會和小時後那個受傷的你說些什麼?這個練習其實至關重要,因為當你自己心理夠強壯,能夠想像自己是那個照顧和關愛自己的父母親時、能夠在你傷心難過時,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訴自己:一切都會沒事的。你才能夠真的從童年創傷中重生。

 

很多華人子女一生在等待父母的道歉,而我覺得放下和感謝其實才是我們愛惜自己的表現。


當我理解到沒有好好的被愛過的父母親不懂怎麼愛人的時候,我選擇了放下怨恨,也放過了我自己。很多父母親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其實是知識不足夠,原因可能很多種,有些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育兒知識、有些是就依照自己童年被照顧的方式去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有些人是真的太過忙碌或是孩子多,所以無暇顧及孩子的個別需求和心理健康。我曾經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父母他們的智慧沒有延伸到情感的世界。我們的父母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不足,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一樣。

 

父母通常會用他們認為好的方式去照顧自己的孩子,但卻未必是最適合孩子的方式。

 

最終,我理解了父母當年的不容易,還有為什麼無法成為我心中那個理想中溫暖的依附對象,我漸漸學會把焦點放在父母親為我的付出,感謝他們讓我吃飽喝暖,接受高等教育,養成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讓我終生受益的。

 

成為自己的父母親其實是一件非常有勇氣也不簡單的事,它背後可能代表多年的梳理內在和自我覺察,有些人可以靠讀對書、有些人是找對諮商師,有些人則是靠宗教,每個人的方式都不盡不同。我一直深信,就算你的童年充滿創傷,如果你願意,還是能夠拯救你自己。

 

如果你是一個忽視孩子情感、造成創傷的父母,也不需要過度內疚,因為你的童年可能也接受過相同的遭遇,或是你根本不知道這是個問題。不要因爲過去的錯誤而覺得沮喪,中國最知名的說書人樊登曾經說過: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今天。種樹就好比我們對孩子開始用有愛、有溫度、討論情感的方式去灌溉、滋養他,種樹也代表著我們開始用愛去澆灌、滋養自己。我們雖然十年前沒有這麼做,但是我們今天開始也絕對不遲。

 

現在開始勝過從未開始。

 

希望透過本篇文章,能給有相似經驗的讀者一些慰藉與希望,你不孤單,而且我相信你能過上你想過的人生。

  

延伸閱讀: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中文版《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Running on Empty :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中文版《童年情感忽視 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二版)》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歡迎您分享,並請標明出處。All right reserved.

 

 

關於我

我是朱映蓉 (Emily Chu) ,美國持照心理師,奔四的中年婦女,從大學就熱愛心理學直至今日。台灣是我的家鄉,目前居住於加州矽谷。致力於分享簡單、易懂的心理學知識與書籍給社會大眾和家人朋友。信箱:emilychutherapy@gmail.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milyChuMFT/

 

寫信給心理師

如果您希望我能回覆你的人生、家庭、婚姻難題,歡迎您寫信給我。如果我認為您的難題可以同時幫助到很多人,也願意讓我在我的部落格、Podcast分享您的故事,我很樂意分享我的視野和心理學知識,帶您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您的問題。

“ 我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十分可貴的 ”

如果您願意的話,每個人都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見別人也與自己一樣身處相似的困境。我們都將會從別人的故事中更加了解自己,就如同我們閱讀的時候總是會對與自己產生共鳴的金句印象深刻。

當我回覆您的信件的時候,您將會得到心理師的濾鏡去拆解您的問題,並且有具體的建議供您使用。

Disclaimers:「寫信給心理師」這個專題提供的是心理師的知識與視野,它無法也無意取代專業且長期的心理治療、精神醫療或診斷。當您寄信給朱映蓉心理師的時候,即代表您同意我使用您部分或是全部的信件內容,也同意我修改您故事的長度或是語意,使之更加清晰易懂。信中的姓名我將會更改以維護您的隱私。

來信請寄到:emilychutherapy@gmail.com 

致力於推廣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和書籍給社會大眾和家人朋友。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訂閱我的方案,你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和我尋求協助的伴侶中,有很高的比例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身為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常常會十分痛苦但是卻有苦說不出,甚至是覺得常常被PUA (精神情感操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檢視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伴侶了呢? 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類型的家人呢?   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質有什麼呢? 說話
「我的老公習慣不好,煮完飯也不把東西收拾好,我必須要讓他知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她的衛生習慣很差,每次餵狗都是把飼料丟了滿地,然後最後弄的到處髒兮兮,還不是要我去收拾。」   你也有一個和你生活習觀大不相同的伴侶嗎?是不是常常覺得很生氣罵了也沒有用? 其實這種狀況非常容易出現在伴侶的爭執裡
「我常常被工作忙得喘不過氣,我討厭我的工作但是卻走不了。」 「我很不喜歡我的老闆,其他同事也不喜歡他,我留下來是為了親眼看到他的下場。」 「我的媽媽總是對我情緒勒索,我覺得她有精神疾病,我如果沒有打電話回家她就會說我都不關心她,她讓我的人生過得好痛苦。。」   上面的心聲是我時常聽到來談
「你明明知道早點出門就不會遲到,你卻總是拖拖拉拉」 「可以很早就開始計劃去做的事情,為什麼總是得在最後幾天才開始處理?」   這種非常日常,甚至有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是我常常在諮商室裡聽到當事人的對話。我可以認真的說幾乎每對來找我諮商的伴侶,或多或少都會犯的一個錯,就是站在一個「認為自己的觀點
來和我尋求協助的伴侶中,有很高的比例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身為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常常會十分痛苦但是卻有苦說不出,甚至是覺得常常被PUA (精神情感操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檢視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伴侶了呢? 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類型的家人呢?   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質有什麼呢? 說話
「我的老公習慣不好,煮完飯也不把東西收拾好,我必須要讓他知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她的衛生習慣很差,每次餵狗都是把飼料丟了滿地,然後最後弄的到處髒兮兮,還不是要我去收拾。」   你也有一個和你生活習觀大不相同的伴侶嗎?是不是常常覺得很生氣罵了也沒有用? 其實這種狀況非常容易出現在伴侶的爭執裡
「我常常被工作忙得喘不過氣,我討厭我的工作但是卻走不了。」 「我很不喜歡我的老闆,其他同事也不喜歡他,我留下來是為了親眼看到他的下場。」 「我的媽媽總是對我情緒勒索,我覺得她有精神疾病,我如果沒有打電話回家她就會說我都不關心她,她讓我的人生過得好痛苦。。」   上面的心聲是我時常聽到來談
「你明明知道早點出門就不會遲到,你卻總是拖拖拉拉」 「可以很早就開始計劃去做的事情,為什麼總是得在最後幾天才開始處理?」   這種非常日常,甚至有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是我常常在諮商室裡聽到當事人的對話。我可以認真的說幾乎每對來找我諮商的伴侶,或多或少都會犯的一個錯,就是站在一個「認為自己的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要想解開與父母之間的情緒鎖鏈,首先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洞。父母的嚴厲、不耐煩或打壓,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自己也經歷了艱難的童年,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你。他們的行為方式,或許只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無意投射。 然而,理解他們的背景並不代表我們要否定自己的感受或無條件接受所有的傷害。相反,理解他
支離破碎 經過了幾次談話,我漸漸能對心理師說點話了,講了一些家庭的事情,確實,哪個家長能接受自己的「優秀」孩子有病呢?我一開始似乎就是抱著家人不會理解的心態來輔導室的吧,結果現在還是發生了,家人完全無法接受,每天我都活在更深的恐懼與悲傷中。 「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你有什麼不滿就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要想解開與父母之間的情緒鎖鏈,首先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洞。父母的嚴厲、不耐煩或打壓,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自己也經歷了艱難的童年,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你。他們的行為方式,或許只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無意投射。 然而,理解他們的背景並不代表我們要否定自己的感受或無條件接受所有的傷害。相反,理解他
支離破碎 經過了幾次談話,我漸漸能對心理師說點話了,講了一些家庭的事情,確實,哪個家長能接受自己的「優秀」孩子有病呢?我一開始似乎就是抱著家人不會理解的心態來輔導室的吧,結果現在還是發生了,家人完全無法接受,每天我都活在更深的恐懼與悲傷中。 「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你有什麼不滿就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