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神話:為什麼科技、市場和國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現代論述中,主流敘事常將科技、市場和國家描繪成進步的三巨頭。它們一起被視為解決人類問題的靈丹妙藥。每一個都是我們社會對解決問題的理解所依賴的凳子腿。科技驅動創新、提高效率;市場提供激勵和可擴展性;國家進行監管和協調。依照這個觀點,只要有這三丹丹的煉丹,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然而,越來越多的批評表明,這種觀點不僅過於簡單化,而且極具誤導性。許多最緊迫的全球問題都因這些力量而加劇,或者完全超出了它們的影響範圍。

這篇文章探討了圍繞技術、市場和國家的神話,並對它們作為問題解決者的局限性提供了批判性的視角。透過剝開意識形態的層面並檢視證據,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力量在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時所發揮的作用和未能發揮的作用。

現況維恩圖:愛的擁抱的神話

對解決問題的現狀的理解通常用維恩圖來說明,其中技術、市場和國家在和諧的協同作用中重疊。在這個框架中:

  1. 科技 代表創新、顛覆和對更美好明天的承諾。
  2. 市場 象徵著效率、競爭和優化資源的看不見的手。
  3. 國家 體現了社會負責任地引導進步的權威、監管和集體意願。

隱含的假設是,所有問題──無論是經濟、社會或環境──都存在於這三位一體的範圍內。如果問題仍然存在,那隻是因為我們尚未找到這些力量的正確組合來解決它。這種觀點主導著政策制定、企業策略和公共論述。

然而,這種框架掩蓋了重大的矛盾和失敗。它假設這三種力量本質上是建設性的且相容的。它也低估了它們可能是問題根源而不是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現實世界的維恩圖:反進步及其不滿

現實世界的情況與這種理想化的觀點截然不同。許多核心問題——氣候變遷、不平等、系統性剝削和心理健康危機——要么因技術、市場和國家而惡化,要么完全超出了它們的能力範圍。這可以理解為一種形式 反進步那些被譽為問題解決者的工具卻成為了危害的助長者。

1. 科技:雙面刃

科技常被譽為造福人類的終極力量。從互聯網到再生能源,它確實徹底改變了生活的許多方面。然而,它的陰暗面是不容忽視的:

  • 加劇不平等: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將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它們非但沒有使機會民主化,反而常常加深經濟鴻溝。
  • 環境惡化:科技的碳足跡是巨大的。稀土金屬的開採、電子垃圾和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揭示了與其綠色形象相矛盾的環境成本。
  • 社會碎片化:旨在建立聯繫的社交媒體平台已成為兩極化、錯誤訊息和心理健康問題的載體。這些技術的設計通常優先考慮利潤而不是社會福祉。

在許多情況下,技術作為問題解決者的作用因其無法解決根本原因或容易產生新問題而受到削弱。

2. 市場:沒有同理心的效率

市場以其有效配置資源的能力而聞名。然而,效率往往是以犧牲公平和長期思考為代價的:

  • 短期主義:市場激勵措施優先考慮季度利潤,而不是永續性和社會責任。例如,氣候變遷是市場驅動的化石燃料開採的直接後果。
  • 排他性做法:市場本質上迎合那些有購買力的人,使邊緣群體得不到充分服務或受到剝削。醫療保健、教育和清潔水等公共產品通常被視為商品而不是權利。
  • 不正當的激勵措施:化石燃料、製藥和大型科技等行業的繁榮依賴於破壞社會福祉的做法,從計劃報廢到遊說反對監管。

市場對股票的盲點以及對利潤的關注往往使其成為解決系統性問題的糟糕工具。

3. 國家:權力的界限

國家通常被視為對技術和市場過剩的製衡。然而,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受到限制:

  • 官僚惰性:政府往往因過時的結構和政治僵局而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
  • 與權力共謀:國家經常透過補貼、放鬆管制和旋轉門政治與企業勾結,而不是抵制市場過度行為。
  • 獨裁傾向:在某些情況下,國家幹預會透過過度幹預、腐敗或壓迫加劇問題,從而破壞對公共機構的信任。

因此,國家作為問題解決者的角色充滿了矛盾,常常既是必要的行為者,也是傷害的根源。

三巨頭無法解決的問題

世界上許多最緊迫的問題不僅無法透過技術、市場和國家解決,而且從根本上超出了它們的範圍。考慮:

  • 氣候變遷:儘管技術進步、市場驅動的綠色清洗和國家主導的氣候協議,全球排放量仍在持續上升。應對氣候變遷需要對消費和生產模式進行系統性轉變,而這些力量卻無力實現這一轉變。
  • 心理健康危機:科技、市場和國家都沒有充分解決焦慮、憂鬱和孤獨感不斷上升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積極解決這些問題。
  • 存在風險:核擴散、生物安全和人工智慧倫理等問題需要全球合作和長期思考——而這三個領域往往缺乏這些特質。
  • 文化和精神需求:人類的成就、意義和連結是深刻的個人和文化問題,無法設計、商品化或立法。

這些問題挑戰了三巨頭工具普遍適用的前提。

超越神話

如果科技、市場和國家並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普遍問題解決者,那麼還有什麼替代方案呢?超越神話需要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發生根本轉變:

1.系統思維

我們不能只專注於孤立的解決方案,而必須採用系統視角來考慮相互依賴性、回饋循環和意外後果。例如,應對氣候變遷不僅需要再生能源,還需要重新思考消費、交通和農業。

2. 社區賦權

當地社區通常擁有知識和彈性,能夠以集中式系統無法解決的方式解決問題。草根運動、互助網絡和參與式治理為自上而下的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替代方案。

3. 價值重新定位

衡量進步的標準不應是國內生產毛額、技術創新或國家實力,而是福祉、公平和生態平衡。價值觀的轉變可以為更全面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文化基礎。

4. 混合模型

雖然技術、市場和國家都有局限性,但它們並非本質上是不可挽回的。透過將它們的優勢與替代框架相結合,我們可以創造更具適應性和包容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合作社企業將市場機制與社區賦權結合。

5. 全球團結

許多問題超越國界,需要在全球採取集體行動。建立在信任和共同目標基礎上的國際合作對於解決氣候變遷和流行病等問題至關重要。

結論:呼籲謙遜和創造力

科技、市場和國家作為包羅萬象的問題解決者的神話根深蒂固,但越來越站不住腳。承認它們的限制並不是呼籲虛無主義,而是邀請人們超越現狀的限制來思考。需要謙虛地認識到有些問題可能超出我們的控制範圍,並需要創造力來探索替代途徑。

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複雜的、多面向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擺脫簡單化的敘述,並致力於重新構想我們如何定義和追求進步。透過擁抱更廣泛、更細緻的視角,我們可以開始製定一條通往真正變革性解決方案的路線。


avatar-img
4會員
294內容數
✨歡迎來到【美股 101】頻道!✨ 這裡是投資者的專屬地帶!我們每日提供美股資訊、最新市場趨勢解析,讓你掌握市場脈動,贏在起跑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 101 的其他內容
高盛預測2025年美國企業將進行1.07兆美元的股票回購,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什麼?是股市飆升的前兆,還是隱藏著風險?本文將深入解析股票回購對股市的影響,探討川普回歸的可能性,以及投資者如何應對這波回購潮。
Lululemon的業績持續亮眼,摩根大通看好其未來發展,並上調了目標價。是什麼原因讓Lululemon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服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將深入分析Lululemon的成功因素、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成長的潛力,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解析。
特斯拉的FSD技術又有新突破,機器人計程車的願景似乎觸手可及。高盛給出了中性評級,這代表著什麼?本文將深入解析特斯拉FSD的最新進展,探討機器人計程車市場的潛力與挑戰,並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特斯拉首次為Cybertruck提供折扣,這代表著什麼?是為了刺激銷售,還是為了應對競爭?本文將深入解析特斯拉降價的背後原因,探討電動皮卡市場的競爭格局,並分析這對特斯拉和投資者的影響。
諾基亞,曾經的通訊巨頭,如今卻面臨嚴峻挑戰。高盛將諾基亞的股票評級下調,這意味著什麼?諾基亞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本文將深入解析諾基亞所面臨的困境、競爭壓力以及轉型之路,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大規模裁員,這代表著什麼?是為了應對油價波動,還是為了加速能源轉型?本文將深入解析BP裁員的背後原因,探討能源產業的轉型趨勢,並分析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高盛預測2025年美國企業將進行1.07兆美元的股票回購,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什麼?是股市飆升的前兆,還是隱藏著風險?本文將深入解析股票回購對股市的影響,探討川普回歸的可能性,以及投資者如何應對這波回購潮。
Lululemon的業績持續亮眼,摩根大通看好其未來發展,並上調了目標價。是什麼原因讓Lululemon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服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將深入分析Lululemon的成功因素、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成長的潛力,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解析。
特斯拉的FSD技術又有新突破,機器人計程車的願景似乎觸手可及。高盛給出了中性評級,這代表著什麼?本文將深入解析特斯拉FSD的最新進展,探討機器人計程車市場的潛力與挑戰,並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特斯拉首次為Cybertruck提供折扣,這代表著什麼?是為了刺激銷售,還是為了應對競爭?本文將深入解析特斯拉降價的背後原因,探討電動皮卡市場的競爭格局,並分析這對特斯拉和投資者的影響。
諾基亞,曾經的通訊巨頭,如今卻面臨嚴峻挑戰。高盛將諾基亞的股票評級下調,這意味著什麼?諾基亞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本文將深入解析諾基亞所面臨的困境、競爭壓力以及轉型之路,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大規模裁員,這代表著什麼?是為了應對油價波動,還是為了加速能源轉型?本文將深入解析BP裁員的背後原因,探討能源產業的轉型趨勢,並分析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了解熱門的題目熱門的技術,具體是解決什麼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熱門的題目之所以熱門,常常是因為那個工作開啟了領域很大的想像空間。而之所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基本是因為某種「技術」得到了突破。可能以前沒辦法計算的東西,現在可以計算了,可能以前逼近的效果不好,現在變得更好誤差都更小了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Thumbnail
既對也錯,這是包牌嗎?不是這樣,人類要突破資源與人口困境的交錯,提升技術讓資源可利用性變高,增加更多的資源,降低能量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假設,今天我們發現一種新的石頭發電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還沒多少汙染,且到處挖都有,那會是怎樣的情況?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子人!今天我將探討人工智能發展繞不開的三大難題! 作為一項剛剛起步的技術,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也提出了不少艱鉅的難題。它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力會深遠地改變人類社會。在它快速進化發展的過程,我們依然需要謹慎看待並解決好一些關鍵難題,這將關係到整個科技變革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了解熱門的題目熱門的技術,具體是解決什麼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熱門的題目之所以熱門,常常是因為那個工作開啟了領域很大的想像空間。而之所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基本是因為某種「技術」得到了突破。可能以前沒辦法計算的東西,現在可以計算了,可能以前逼近的效果不好,現在變得更好誤差都更小了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Thumbnail
既對也錯,這是包牌嗎?不是這樣,人類要突破資源與人口困境的交錯,提升技術讓資源可利用性變高,增加更多的資源,降低能量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假設,今天我們發現一種新的石頭發電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還沒多少汙染,且到處挖都有,那會是怎樣的情況?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子人!今天我將探討人工智能發展繞不開的三大難題! 作為一項剛剛起步的技術,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也提出了不少艱鉅的難題。它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力會深遠地改變人類社會。在它快速進化發展的過程,我們依然需要謹慎看待並解決好一些關鍵難題,這將關係到整個科技變革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