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言文白話翻譯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這些文言文難易不同,大概史部用的文言文比較容易懂。唐、宋之前的文言文難懂,唐、宋之後的文言文,相對比較容易懂。簡單說,各朝代的文言文,是有差異的。


既然大部分古籍,都是文言文寫的。那麼必須看懂文言文,才能夠閱讀古籍。對大部分現代人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有辦法看懂文言文。


什麼是文言文?有各種不同說法。有一種說法,認為文言文是語言和文字分開(語言變化速度比較快),白話文是語言和文字合一,我手寫我口。也就是說,文言文只是種書面文字,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說、講文言文,如果要說、講文言文,根本無法聽懂。


中國文字,同音字太多。在日常對話中,必須把單字加上詞頭或詞尾,或是變成複詞,才能聽懂。這部分是構詞學研究的範圍。可是文言文,是和語言分開,並沒有聽、講的問題。所以文言文不需要用複詞,用單詞就行了,文言文就變得比較簡潔。除了單詞、複詞問題,文言文的文法,也和白話文不完全一樣。


上面說的,或許不太容易懂,我舉個例子。比如“有朋自遠方來”,閱讀時可以懂。如果在說話中,就必須把“朋”變成同義複詞“朋友”(複詞有多種,同義複詞是其中之一)。要說有朋友從遠方來,對方才能聽懂。


上國文課時,認真一點,就可以發現,國文老師常常把文言文一個字,翻譯成兩個字。一個字難懂,兩個字才能懂。


文言文,沒受過訓練的現代人,不容易懂。那古代的讀書人、知識分子,是否都能讀懂文言文。這要看是那一種古籍,那ㄧ朝代的古籍。大約唐朝之前的古籍,古代讀書人也必須看註釋才能懂。所以,重要的唐代前的古籍,都有學者註釋。古代學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替古籍註釋,和今天的學者不同,今天學者寫論文。


但是,這些古籍的註釋,也是用比較簡單的文言文寫的。必須能看懂文言文,才能看懂註釋。那怎麼辦呢?其實也不難。為了解決看懂古籍問題,有些學者就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也用白話文註釋,以便現代人閱讀。比較重要的古籍,都有了白話註解本,或白話翻譯本。這類的書籍還不少,通常都是個別學者努力做翻譯註釋工作。


後來終於有大書局,大規模翻譯古籍,編輯成一系列叢書。如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套“**今註今譯”,如”莊子今註今譯“……。三民書局出版了一套**讀本,如”莊子讀本“……。都是請專門研究的學者,用白話文註釋,用白話文翻譯,對初學的人很方便。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古籍,看看這些今註今譯、讀本,也就夠了。但是,如果想研究中國學術,還是必須能看懂文言文,畢竟古籍太多,無法全部翻譯成白話文。一般研究文史的學者,都能看懂文言文,也有少數學者用簡單的文言文寫論文,這些論文是給同行看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國立科技大學退休老師.住台中市.畢業學校:僑榮國小、台中市三中、中興高中夜間部、台中二中、中興大學、東海大學.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