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白話翻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這些文言文難易不同,大概史部用的文言文比較容易懂。唐、宋之前的文言文難懂,唐、宋之後的文言文,相對比較容易懂。簡單說,各朝代的文言文,是有差異的。


既然大部分古籍,都是文言文寫的。那麼必須看懂文言文,才能夠閱讀古籍。對大部分現代人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有辦法看懂文言文。


什麼是文言文?有各種不同說法。有一種說法,認為文言文是語言和文字分開(語言變化速度比較快),白話文是語言和文字合一,我手寫我口。也就是說,文言文只是種書面文字,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說、講文言文,如果要說、講文言文,根本無法聽懂。


中國文字,同音字太多。在日常對話中,必須把單字加上詞頭或詞尾,或是變成複詞,才能聽懂。這部分是構詞學研究的範圍。可是文言文,是和語言分開,並沒有聽、講的問題。所以文言文不需要用複詞,用單詞就行了,文言文就變得比較簡潔。除了單詞、複詞問題,文言文的文法,也和白話文不完全一樣。


上面說的,或許不太容易懂,我舉個例子。比如“有朋自遠方來”,閱讀時可以懂。如果在說話中,就必須把“朋”變成同義複詞“朋友”(複詞有多種,同義複詞是其中之一)。要說有朋友從遠方來,對方才能聽懂。


上國文課時,認真一點,就可以發現,國文老師常常把文言文一個字,翻譯成兩個字。一個字難懂,兩個字才能懂。


文言文,沒受過訓練的現代人,不容易懂。那古代的讀書人、知識分子,是否都能讀懂文言文。這要看是那一種古籍,那ㄧ朝代的古籍。大約唐朝之前的古籍,古代讀書人也必須看註釋才能懂。所以,重要的唐代前的古籍,都有學者註釋。古代學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替古籍註釋,和今天的學者不同,今天學者寫論文。


但是,這些古籍的註釋,也是用比較簡單的文言文寫的。必須能看懂文言文,才能看懂註釋。那怎麼辦呢?其實也不難。為了解決看懂古籍問題,有些學者就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也用白話文註釋,以便現代人閱讀。比較重要的古籍,都有了白話註解本,或白話翻譯本。這類的書籍還不少,通常都是個別學者努力做翻譯註釋工作。


後來終於有大書局,大規模翻譯古籍,編輯成一系列叢書。如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套“**今註今譯”,如”莊子今註今譯“……。三民書局出版了一套**讀本,如”莊子讀本“……。都是請專門研究的學者,用白話文註釋,用白話文翻譯,對初學的人很方便。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古籍,看看這些今註今譯、讀本,也就夠了。但是,如果想研究中國學術,還是必須能看懂文言文,畢竟古籍太多,無法全部翻譯成白話文。一般研究文史的學者,都能看懂文言文,也有少數學者用簡單的文言文寫論文,這些論文是給同行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穎芝-avatar-img
2025/01/23
說得很好。我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文言文較難。
王家歆-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3
古代學者都做了注釋.十三經不只有注.還有解釋注的疏.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王家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本文探討終南捷徑的典故由來,並介紹終南山(秦嶺山脈一部分)的地理位置、交通現狀,以及古代蜀道(包含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路線)的歷史變遷。
Thumbnail
2025/01/20
本文探討終南捷徑的典故由來,並介紹終南山(秦嶺山脈一部分)的地理位置、交通現狀,以及古代蜀道(包含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路線)的歷史變遷。
Thumbnail
2025/01/17
諡號,古人非常重視,流傳上千年。諡號大概開始於周朝,到清朝末年廢除,今天諡號完全消失。今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諡號,或許不重視諡號。不過,諡號畢竟算是國學常識,還是可以談一下。 古代文官死後(當然是大官),皇帝會賜給諡號。要看這位大官的事跡、功過、品德,皇帝才會給相應的諡號。
Thumbnail
2025/01/17
諡號,古人非常重視,流傳上千年。諡號大概開始於周朝,到清朝末年廢除,今天諡號完全消失。今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諡號,或許不重視諡號。不過,諡號畢竟算是國學常識,還是可以談一下。 古代文官死後(當然是大官),皇帝會賜給諡號。要看這位大官的事跡、功過、品德,皇帝才會給相應的諡號。
Thumbnail
2024/12/25
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對仁的提倡,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影響力。仁不僅是簡單的人性德行,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最合理關係的探討。儒學強調感同身受、同理心,而這些價值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儘管面臨快速的社會變遷,儒家核心思想仍需繼承,並隨著時代調整,繼續引導我們探索人生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價值。
Thumbnail
2024/12/25
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對仁的提倡,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影響力。仁不僅是簡單的人性德行,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最合理關係的探討。儒學強調感同身受、同理心,而這些價值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儘管面臨快速的社會變遷,儒家核心思想仍需繼承,並隨著時代調整,繼續引導我們探索人生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
Thumbnail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
Thumbnail
中國文字自漢代《說文》的九千餘字,不斷地孳乳繁衍,發展至宋代,已超過了三萬字。但到了今天,許多古字因長久未被使用,可以說失去了生命。其實,生活中的常用字頂多一、二千字罷了。然而即使是經常使用的字眼,一般人也未必清楚其本義為何?像佛家常會用到的「業」字,大家對其之理解,往往限於引申義,若進一步詢之以本
Thumbnail
中國文字自漢代《說文》的九千餘字,不斷地孳乳繁衍,發展至宋代,已超過了三萬字。但到了今天,許多古字因長久未被使用,可以說失去了生命。其實,生活中的常用字頂多一、二千字罷了。然而即使是經常使用的字眼,一般人也未必清楚其本義為何?像佛家常會用到的「業」字,大家對其之理解,往往限於引申義,若進一步詢之以本
Thumbnail
求學過程大家應該都有讀過「文言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最頭痛的課業之一! 為何古人會廣泛使用文言文這種體裁? 是因為當時對話的方式嗎? 抑或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不用文言文說話?! 筆者曾有朋友刻意模仿文言文說話,卻
Thumbnail
求學過程大家應該都有讀過「文言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最頭痛的課業之一! 為何古人會廣泛使用文言文這種體裁? 是因為當時對話的方式嗎? 抑或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不用文言文說話?! 筆者曾有朋友刻意模仿文言文說話,卻
Thumbnail
子部的範疇是四部之中最多最廣的,子部匯聚了所有中國民間學術和科技。凡是無法歸類為經學、史學、文學的文獻和書籍,都可以納入子部。 學術方面由學派理念分類,儒家類包括沒有納入經部的歷代儒學家著作、語錄,例如《荀子》、《朱子語類》。道家類的《老子》、《莊子》主要是探討超越界的「道」、崇尚自然、追求柔靜。
Thumbnail
子部的範疇是四部之中最多最廣的,子部匯聚了所有中國民間學術和科技。凡是無法歸類為經學、史學、文學的文獻和書籍,都可以納入子部。 學術方面由學派理念分類,儒家類包括沒有納入經部的歷代儒學家著作、語錄,例如《荀子》、《朱子語類》。道家類的《老子》、《莊子》主要是探討超越界的「道」、崇尚自然、追求柔靜。
Thumbnail
「國學」的範圍不限於書籍,書籍以外的歷代文物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透過解讀這些文本的文化意涵,也可以了解「國學」。
Thumbnail
「國學」的範圍不限於書籍,書籍以外的歷代文物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透過解讀這些文本的文化意涵,也可以了解「國學」。
Thumbnail
文言文在中華文化圈裡,從甲骨文時代至民國初年,已使用逾三千年。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古人所遺留下來的典籍汗牛充棟,內容充滿著學問與智慧,至今仍挖掘不盡,許多史書、醫書、佛經、哲學論著、技藝心得種種,都還被學者們翻閱研究著。所以,當你精熟文言文而能直接展讀原始典籍,便宛如古代大儒賢哲當面垂教。反之,如果
Thumbnail
文言文在中華文化圈裡,從甲骨文時代至民國初年,已使用逾三千年。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古人所遺留下來的典籍汗牛充棟,內容充滿著學問與智慧,至今仍挖掘不盡,許多史書、醫書、佛經、哲學論著、技藝心得種種,都還被學者們翻閱研究著。所以,當你精熟文言文而能直接展讀原始典籍,便宛如古代大儒賢哲當面垂教。反之,如果
Thumbnail
白話文霸權下,您應該知道的文言文價值究竟是什麼? 且看內文為您娓娓道來!
Thumbnail
白話文霸權下,您應該知道的文言文價值究竟是什麼? 且看內文為您娓娓道來!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本文 用接近白話+我的文言文 基本上直翻 就能知道意思了 ( 說句實話不不太喜歡現在教育部教導文言文的方式 字中字義 取詞為材 為新曲卻無骨接 )    不知道的不勉強看 這裡幾乎都以知識的濃縮 有空我會打在這裡作為分享/參考/介紹   若想知道或不懂得可以想知道 可以跟我說 那些文法
Thumbnail
       本文 用接近白話+我的文言文 基本上直翻 就能知道意思了 ( 說句實話不不太喜歡現在教育部教導文言文的方式 字中字義 取詞為材 為新曲卻無骨接 )    不知道的不勉強看 這裡幾乎都以知識的濃縮 有空我會打在這裡作為分享/參考/介紹   若想知道或不懂得可以想知道 可以跟我說 那些文法
Thumbnail
中國是一個龐大、多民族的國家,可是目前為止,所謂的「中國文學史」幾乎沒有一本專門介紹其他非漢族的文學史。
Thumbnail
中國是一個龐大、多民族的國家,可是目前為止,所謂的「中國文學史」幾乎沒有一本專門介紹其他非漢族的文學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