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兩天一直在想跟專心有關的事。
我從小就很喜歡也很習慣一心二用,一直以來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甚至有點驕傲自己可以一心二用(?)但是從去年開始,我有許多不同種類的事情要做(包含正職工作的變動,還有自己寫寫畫畫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常常會有一種「想做的事好多,但是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所以就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該改掉「一心二用」的做事習慣。
寫一篇文章來記錄我分析和思考的各種事~
停不下來的多工症候群
一次做兩件或以上的事情,叫做多工(multitasking)。
我真的是從小就開始一心二用,學生時期最常發生的狀況是我會邊聽課邊寫其他課的筆記(笑)(ㄟ我是覺得自己有在聽課也有在寫筆記啦XD)例如上地理課的時候寫國文課筆記、聽化學課的時候算數學之類的。

然後現在每天都會發生的事:
- 邊寫日記邊聽Podcast
- 追劇的時候手上一定要做某件事(貼手帳、整理房間之類的)
- 邊開會邊修圖(🤫)
- 邊畫畫/做設計邊聽動漫
反正就是會很習慣在做事的時候,耳朵也要聽一些東西;在追劇或看影片的時候,覺得手上一定也要有事做。
另外還有,我常常會寫一篇網誌寫到一半,就跑去寫另一篇。想到什麼又開始寫,但前面的都還沒寫完……這也算是多工的一種。
我到底專不專心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的專注度究竟是高還是低,因為我可做事做很久(讀書、畫畫、寫手帳、寫文章都是2-3小時起跳),但就是我做每一件事都會想「同時也做另一件事」。這是什麼怪病XD
如果手上同時有多工作要做的時候,我會多個一起進度,而不是做完一個再接著做另一個。
想了想為什麼我很不願意「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因,我想最主要是因為我的個性太急躁了+有一點效率追求型焦慮😕

- 總覺得同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很浪費
- 對時間有強烈的控制慾,希望每分每秒都能產出些什麼
- 對自我價值的定義過度著重在「產出」和「效率」
從小就習慣這樣做事,這是我第一次停下思考自己多工的做事習慣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
多工(multitasking)的壞處
我本來想寫「多工的好處與壞處」,上網查了一下資料之後發現,多工根本沒什麼好處。
看了幾篇史丹佛大學對於多工的研究報告和文獻,有被打醒的感覺!
(原始文章連結,這是2018的文章耶,其實多媒體興起帶來的影響好久好久以前就開始了)

原以為多工有增加做事效率,但其實完全沒有,反而容易讓工作效率下降。
- 我們實際上不是在多工處理,而是在任務切換:這是最讓我醒悟的一點。我以為我是「同時」在做兩件事,但其實是不斷地在兩件事之間切換,而這個切換其實非常耗損腦力跟專注力。多工處理並不高效,任務切換會產生成本。
- 習慣多工的人,專注力和記憶力都會比較差。
- 多工會增加大腦的認知負擔。
- 難以進入「心流」狀態。這件事我覺得在做文字相關的創作、產出相關的工作會特別有感,包含寫日記都是。就是自己腦中正在組織、思考的時候,真的要心無旁騖才能「進入狀態」,進入狀態才能持續寫下去,不然思緒很容易一下就斷掉了。
(推薦也可以看看這篇BBC文章,是中文的~)
適合和不適合多工處理的事
根據以上內容,我認真區分了一下哪些事情是可以「多工」進行的:當其中一項任務是「不用動腦」的自動化行為時,多工真的能提升效率。

舉例來說,這些事情是可以多工處理的:
- 整理電腦檔案時聽Podcast
- 做家事時追劇
- 慢跑時聽音樂或看影片
- 開會時修圖(🤫)
- 貼手帳時聽影片
總之其中一件事必須「不用動腦」。(整理檔案、做家事、運動、貼手帳、修圖,都是不太需要動腦的事)
然後,以我自己的狀況來說,要改掉的多工習慣有:
- 寫日記的時候不要聽YouTube(寫日記需要專心)
- 寫網誌和電子報的時候,寫完一篇再去寫另一篇,不要同時好多篇都在寫
- 做需要創意發想的工作不要聽音樂
- 在工作上常常會同時來回做兩個不同專案的內容,應該把時間徹底切開,例如上午做A專案、下午做B專案。
我想慢慢把專注力養回來
雖然我沒有覺得自己的專注力下降或者記憶力變差,但感覺只是「我沒注意到」XD

而且我也想透過慢慢習慣「認真做一件事」來達到這些改變:
- 學習與工作效能提升
- 降低壓力和焦慮感:這真的是我罩門,儘管做了很多事、有穩定的產出,我還是無法擺脫我心中那股焦慮。這也許也跟冒牌者症候群有關,但我想嘗試讓自己慢下來、更深入地去體會「過程」。
- 思考更加清晰和深入
- 創造力提升:我想,減少同時處理很多事時產生的雜念,就有更多心思可以想像各種事。
- 進入心流狀態: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進入心流過(?)
- 降低因分心造成的失誤:最多的應該是「錯字」XD希望可以專心地一次把事情做到位。
總之,仔細思考過後,「不再多工」真的有很多好處,我每個都想要!!
開始練習專心
過去我只有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自己很「專心」。
接下來,我想嘗試在幾件事情上也同樣專心:寫文章、寫日記、做接案工作時。

預計的做法如下(我想要慢慢地改變,畢竟已經累積了20多年的習慣,要調整不容易XD)
- 關掉影片和Podcast。我以前一直覺得利用自己在「做事」的時間來「輸入」一些影片可以有所學習和成長。但其實那些影片只會讓我分心。而且我現在覺得很多事不知道也無所謂,如果真的有想要了解的事情,就規劃一段完整的時間和專注的精神去學習。(總之就是不再FOMO)
- 當我又想要一心二用的時候,就去看看書,找回「專心」的感覺。閱讀對我來說是相對容易集中精神的事,我覺得可以從閱讀出發,慢慢養成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習慣。
- 關閉通知:其實我的手機已經沒有開啟任何社群媒體的通知很久了(不喜歡通知欄跳東西出來的感覺,而且社群上的通知通常不太重要)。但我這裡指的是連社群媒體以外的通知也可以關閉一段時間,就是打開「勿擾模式」啦XD
尤其是當想專心做某件事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應該打開勿擾。(並設下時間區段,例如一小時後就把勿擾關掉,也當作休息)。電腦也是,我看到有紅色點點的通知就會忍不住點開來看,然後就會分心去回信、處理別的事情。
其實我要練習的就是「正念」。留心於此刻、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分享完畢!!
其實滿心血來潮的,突然想改變自己習慣已久的做事模式。
因為仔細思考過後,這個調整能帶來的好處都是我很需要也很期待的,就開始認真理清這件事和決定NEXT STEP了,哈哈~~
後續在執行上有什麼更新或心得,我再寫自由人日記跟大家說。

歡迎跟我分享
- 哪件事最能引起你的共鳴?
- 你是一個會多工處理事情的人嗎?這會為你帶來困擾嗎?
你習慣同時進行多項任務嗎?
留言給我!也可以自己在心裡默默地想就好😆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