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急促的敲門聲吵醒已睡著的我,仔細一聽是鄰居來敲門,他在外頭大喊:「越講越故意,叫你不要在那邊敲,還敲,阿好~給我等著瞧...」
已晚,我沒有正面回應他,但整晚陷入自己的小劇場的轉:他會不會對我怎樣?(恐懼)又不是我敲的?(委屈)要為自己澄清嗎?那又該怎麼說?...無限自我對話的迴圈。
我明白這些的小劇場跟舊經驗有關,曾經沒好面對的情緒,重新被點燃,曾經沒好好處理的情境,重新想起...
終於天亮,唯一確定的事:我要為自己澄清。
在屋內給自己打氣再打氣,深呼吸再深吸,有力量與內在的情緒(恐懼、委屈)同在,同時,另一個念頭出現:也許我錯了!
聽見隔壁的開門聲,打開手機錄音功能(萬一有衝突能自保),整理好自己的面容及服裝,深呼吸一大口,開門走到隔壁:「大哥~不好意思,請問昨晚有來敲門嗎?」
接著就是一連串平靜對話,化開我們之間的誤會...
會不會有下次呢?不知道。
過了這事,我多長出了一點勇氣,為自己發聲。多長一點智慧,用提問的方式展開對話。多長一點力量,能安頓好自己。多一點信任,相信自己能處理,相信對方是友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