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緣人

九日-avatar-img
發佈於白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居家感覺就是一連串的妥協和保護傘,一盞一盞撐住最低的底線,走訪個案,總會有一些健康狀況低到不能再低,又努力想要維持尊嚴的老人,當我們覺得甚麼是好,反覆衛教時,不知道失智的腦海中,可以記得多少。當我們萬分擔心,反覆叮囑著身邊或他鄉的子女時,感受到他們的無奈多於感覺有幫助,被打擾多於被關懷,絕大多數都是,長輩就是這個樣子,人老了就是這個樣子,我自己就分身乏術,你們不能幫我處理嗎?

居家失能醫師是站在一個建議者的角度,有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建議了太多,知道哪些是好的,但個案沒有能力去達成,家人沒有能力去協助,長照沒有能力包山包海。我們把這些不足告訴了病人和家人,無法自己改變不想改變,也可能是無力改變的家庭,只會覺得困擾,每每接觸到這種對於眼前更健康的照護建議,完全只感受到困擾的家庭,心裡就會感慨萬千。

在有些家人眼裡,或許老人家逐漸如樹木般靜默無語的枯萎,是最好照顧的;在某些個案眼裡,或許疾病控制不好如果可以走的一了百了,比叫他想辦法就醫和好好控制疾病容易;或許在某些長輩眼裡,要承認失智接受治療,比要他的命還要困難;或許在某些家庭眼裡,沒有變化就是最好的造化,任何要多做的工作都是困擾。

還是有很積極照顧,很認真聽建議,願意為自己健康付出,為家人健康付出的家庭。個案和家庭百百種,有好的子女和好的配偶真的是非常值得珍惜,不願意和無能為力的子女和配偶不見得不好,家庭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是盤根錯節,非一朝一夕。自己一個人把自己顧得很好的也很多,一家人住一起,沒有人要管的也不少。

對於這些想要幫忙也很難幫忙的長輩和家庭,想到法華經的窮子喻:「富人發現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因為流落在外窮很久了,被富人攔住,嚇暈在地上,富人覺得直接跟他說他是他父親,他應該沒辦法接受,可能會嚇死,因此就把他安插在府裡工作,慢慢讓他習慣正常的生活,再慢慢教他很多工作,提拔他當總管,在最後才跟他說其實是父子,並把財產給他。」居家失能醫師短暫的會面和建議,有些時候就像是突然把一堆雖然正確或有幫助但這個家庭和個案無法接受的資訊給他,而這個家庭根深蒂固的習氣和處事方式,根本無法接受醫療建議的善意,反而只覺得困擾。富人花那麼多心思來讓兒子接受財產(比喻善法),那是因為他們有血緣關係。然而居家失能的團隊,和個案的關係就只有一年見三次面那麼薄弱,我們有甚麼底氣去改變人家的生活習慣和習氣呢?

只能改變我們自己的心境,佛度有緣人。

avatar-img
59會員
222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出版作品: 菜醫師,借過一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31287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日的文字廚房 的其他內容
下午看到同科先進傳這張照片到群組,百感交集,原來九日已經變成人才羅織困難科醫師,而且還是少數前15%新鮮的肝。 晚上在看到臉書ICU醫師陳志金前輩又分享了一次,20年SARS之後,並沒有真的讓大家不敢走胸腔科,雖然胸腔科醫師平均五十幾歲,超過一半都是SARS前的人口
下午家訪一個一百歲的阿嬤,本來預期應該是個瘦弱的虛弱長輩,沒想到到案家一看,是個帶著長珍珠項鍊,滿頭雪亮白髮,霸氣的獨居老太太! 問住在外縣市,特別會來等家訪的兒子,媽媽今天有特別打扮嗎?兒子搖搖頭說,沒有,媽媽每天穿著就是這樣! 聽說老太太九十六前都還會騎腳踏車,兒子請過幾個外勞都被老太太辭
居家醫療跑久了,找不到地址的地址,把我們訓練得比郵差還郵差,常常會有這種在某某號左邊的路的第二間這種神奇的地址。走進田野間,還是找不到房子在哪裡,四周是整理的非常乾淨的檳榔園,低頭走過帆布蓋起來的走廊,一個老舊的貨櫃屋橫在眼前。昏暗的燈光下,包著尿布的老人家,悶熱的體味和床上混亂的日曆紙一樣讓人忘了
面對疑似進入失智前期的長輩,主要照顧者的焦慮,可能遠大於長輩本身。 衛教師在幫一位重聽的奶奶做常規的簡易智能測驗,開始測驗前,例行性的詢問奶奶有沒有失智病史,一旁的女兒幫忙答道:「我們趕時間,可不可以今天不要做,她沒有失智。」
立冬卻仍溫暖的屏東午後,貓咪慵懶的伸了懶腰,長長的屋簷雖然沾染了歲月的塵埃,仍掩不住典雅的韻味。灰藍色的門楣,雕刻著雲彩的壁飾,想必也曾是個氣派人家。老爺爺在電話那頭聽到居家護理師說三點要來訪,有點為難的回答:「可是我午睡都從一點睡到下午四點,你們不能四點再來嗎?」 護理師回答:「可是我們三點就離
從滿肚子惡性腹水的阿姨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的第一天,九日就跟她的子女說明,這樣的病人,是很難有機會拔管回到正常的生活的,與其想著難以實現的期望,或者更該思考媽媽想要的是什麼? 子女們似懂非懂,瞪大的眼睛問九日:「媽媽還這麼清醒,怎麼會是末期,不能再打化療試試看嗎?」對於一個敗血症風雨飄搖的患者,化療當然
下午看到同科先進傳這張照片到群組,百感交集,原來九日已經變成人才羅織困難科醫師,而且還是少數前15%新鮮的肝。 晚上在看到臉書ICU醫師陳志金前輩又分享了一次,20年SARS之後,並沒有真的讓大家不敢走胸腔科,雖然胸腔科醫師平均五十幾歲,超過一半都是SARS前的人口
下午家訪一個一百歲的阿嬤,本來預期應該是個瘦弱的虛弱長輩,沒想到到案家一看,是個帶著長珍珠項鍊,滿頭雪亮白髮,霸氣的獨居老太太! 問住在外縣市,特別會來等家訪的兒子,媽媽今天有特別打扮嗎?兒子搖搖頭說,沒有,媽媽每天穿著就是這樣! 聽說老太太九十六前都還會騎腳踏車,兒子請過幾個外勞都被老太太辭
居家醫療跑久了,找不到地址的地址,把我們訓練得比郵差還郵差,常常會有這種在某某號左邊的路的第二間這種神奇的地址。走進田野間,還是找不到房子在哪裡,四周是整理的非常乾淨的檳榔園,低頭走過帆布蓋起來的走廊,一個老舊的貨櫃屋橫在眼前。昏暗的燈光下,包著尿布的老人家,悶熱的體味和床上混亂的日曆紙一樣讓人忘了
面對疑似進入失智前期的長輩,主要照顧者的焦慮,可能遠大於長輩本身。 衛教師在幫一位重聽的奶奶做常規的簡易智能測驗,開始測驗前,例行性的詢問奶奶有沒有失智病史,一旁的女兒幫忙答道:「我們趕時間,可不可以今天不要做,她沒有失智。」
立冬卻仍溫暖的屏東午後,貓咪慵懶的伸了懶腰,長長的屋簷雖然沾染了歲月的塵埃,仍掩不住典雅的韻味。灰藍色的門楣,雕刻著雲彩的壁飾,想必也曾是個氣派人家。老爺爺在電話那頭聽到居家護理師說三點要來訪,有點為難的回答:「可是我午睡都從一點睡到下午四點,你們不能四點再來嗎?」 護理師回答:「可是我們三點就離
從滿肚子惡性腹水的阿姨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的第一天,九日就跟她的子女說明,這樣的病人,是很難有機會拔管回到正常的生活的,與其想著難以實現的期望,或者更該思考媽媽想要的是什麼? 子女們似懂非懂,瞪大的眼睛問九日:「媽媽還這麼清醒,怎麼會是末期,不能再打化療試試看嗎?」對於一個敗血症風雨飄搖的患者,化療當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緣份有分內緣與外緣,跟家人的緣份就是內緣,跟外人的緣份就屬外緣。有的人內緣結得差,外緣結得好,這樣子的人就會有一種現象,跟家人的關係就像兩片不同大小的門關不密也合不上。外緣結得好也會有一種現象,每每遇到困難走投無路就會突然有人給機會,不致於走上不歸路。 也是一個老阿嬤,七十六歲了,一周要做四戶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廣結善緣的意義很廣,也很神秘,有時在某一個地方結的好緣,卻在另一個國家成熟,看似無厘頭,卻是千絲萬縷皆依著脈絡而來。總而言之,廣結善緣,結的是善的力量,如同滴水穿石,善念不斷發射頻率,再厚的銅牆鐵壁照樣穿射,施施然來到我們面前。 有一位老婦,丈夫因病往生而頓失心靈依靠,一段時日開始出現失憶現象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緣份有分內緣與外緣,跟家人的緣份就是內緣,跟外人的緣份就屬外緣。有的人內緣結得差,外緣結得好,這樣子的人就會有一種現象,跟家人的關係就像兩片不同大小的門關不密也合不上。外緣結得好也會有一種現象,每每遇到困難走投無路就會突然有人給機會,不致於走上不歸路。 也是一個老阿嬤,七十六歲了,一周要做四戶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廣結善緣的意義很廣,也很神秘,有時在某一個地方結的好緣,卻在另一個國家成熟,看似無厘頭,卻是千絲萬縷皆依著脈絡而來。總而言之,廣結善緣,結的是善的力量,如同滴水穿石,善念不斷發射頻率,再厚的銅牆鐵壁照樣穿射,施施然來到我們面前。 有一位老婦,丈夫因病往生而頓失心靈依靠,一段時日開始出現失憶現象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