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秘密的保護有保密協議就夠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公司經營保健食品銷售,業務單位會將每日打電話進公司訂購商品者之客戶名稱、電話、所訂購產品之品名、數量、單價、金額、訂購日期、送貨日期等資訊留存歸檔,A公司自認這些資料都屬於營業秘密,也與員工小王簽署保密協議,要求不得外洩,但業務小王於離職後,就到了競爭者的公司上班,並且用A公司時取得的資料繼續聯絡客戶銷售產品,A公司憤而對小王提起侵害營業秘密的刑事告訴,但最後法院卻做出了無罪的判決。這個看似無良業務利用前公司客戶資料擅自使用的惡行,為何不構成侵害營業秘密呢?


事實上,如同我們之前所介紹過的,機密資訊要能被認定為營業秘密,當然有不可缺少的三個要件:(延伸閱讀:老闆主管通通看過來,到底要如何保護營業秘密呢?)。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經由法院判決要公司特別注意的是,單純未經篩選的客戶資料,其實並不能構成營業秘密。另外,若僅單純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只是保護營業秘密的起手勢,只能說是基本要件,但不當然構成合理保密措施:


《不構成營業秘密的範圍》


  1. 單純表明名稱、地址及聯絡方式的客戶名單,並非經過整理分析的資訊,非屬營業秘密:僅表明名稱、地址、連絡方式之客戶名單,可於市場上或專業領域內依一定方式查詢取得,且無涉其他類如客戶之喜好、特殊需求、相關背景、內部連絡及決策名單等經整理、分析之資訊,即難認有何秘密性及經濟價值可言。
  2. 除了與員工簽署保密協議,還要對相關資訊客觀上做接觸權限或門禁等管制措施,否則不屬於營業秘密:法院判決認為公司對該等「客戶資料」,未設定接觸者權限、作好門禁管制措施、未將客戶資料存放於無法輕易接觸之處、未要求業務人員不使用客戶資料時應將資料上鎖、未在客戶資料上標明機密或限閱字樣使任何第三人客觀上可知悉該資料為保密資料,或有採取任何其他不易被任意接觸之方式控管該客戶資料,自難認定公司所指之「客戶資料」,已採取合理保密措施,而屬於營業秘密或工商秘密。


營業秘密是公司的重要資產,不論是台積電等高科技公司需要重視,即便是進行銷售業務的中小企業,倘若對經年累月所整理分析所得消費者聯絡資訊及偏好等資料,都是企業內重要的資產。但如何保護重要的資產,千萬不能想當然爾以為與員工簽署了保密協議,就當然認為可以主觀上信賴或依商業倫理等要求員工負擔侵害營業秘密之罪責,企業應該有更周全的規劃及法律保護。


參考實務見解:

智慧財產法院刑事判決105年度刑智上訴字第11號

智慧財產法院刑事判決107年度刑智上訴字第24號


*本所彭成翔律師目前皆擔任多間中小企業法律顧問,針對公司法、股東權益、勞資糾紛 等議題具有多年深耕經驗,歡迎透過「官方Line」、「Facebook」或「事務所官網」聯繫我!

中成國際法律事務所,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專注於公司法律、合約審閱、家事案件、勞資議題、營業秘密與一般刑事案件的法律實務解析。我們提供企業、家庭與個人最實用的法律知識。讓您在繁雜的法律世界中,獲得清晰的解答與專業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公司為高科技公司,在業界針對某項科技產品具有領先之技術,A公司內部要如何保護其獨有的「營業秘密」?倘若重要的技術人員甲在公司離職後到競爭對手B處工作,A公司可以採取何種手段防止獨有的機密被利用或洩漏?
企業管理高層對於營業秘密之管理保護應明訂政策,推動合理保密措施,了解營業秘密管理適用範圍,並可依PDCA模式(即Plan計畫-Do實施-Check檢視-Action修正)落實保護。
什麼是營業秘密? 洩漏公司機密,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讓我們告訴您合理保密措施等3要件!
A公司為高科技公司,在業界針對某項科技產品具有領先之技術,A公司內部要如何保護其獨有的「營業秘密」?倘若重要的技術人員甲在公司離職後到競爭對手B處工作,A公司可以採取何種手段防止獨有的機密被利用或洩漏?
企業管理高層對於營業秘密之管理保護應明訂政策,推動合理保密措施,了解營業秘密管理適用範圍,並可依PDCA模式(即Plan計畫-Do實施-Check檢視-Action修正)落實保護。
什麼是營業秘密? 洩漏公司機密,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讓我們告訴您合理保密措施等3要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當今數位化和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環境下,企業面臨的資安挑戰也日益嚴峻。資料外洩不僅可能造成重大財務損失,還可能觸犯法律法規,影響企業的聲譽和運營。因此,選擇合適的防毒軟體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企業在選擇防毒軟體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以及如何避免因資料外洩而觸法的問題。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競業條款已成為企業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這項條款通常在雇傭合同或合約中出現,旨在防止員工或合作夥伴在離職或終止合作後,短期內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或創立競爭性企業。這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機密信息和核心技術,也減少了人才流失的風險。然而,競業條款的使用也引發了一些法律和道德上的爭議。
在當今數位化的時代,企業資訊安全已經成為了極為重要的議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網路犯罪的手法也層出不窮,對企業的資訊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面對這一挑戰,企業應該如何有效地保護自身的資訊安全呢?
資訊保護基本法 https://dsgvo-gesetz.de/ Recht auf Auskunft 知情權 Auskunftsrecht der betroffenen Person Recht auf Berichtigung 整改權 richtig 正確
Thumbnail
對時限的保密則應全程為之。 在第一階段單獨準備時,就必須對利害關係人做大量的調研、溝通、聽證,才能確立我方的談判目標、議題、方案、策略、底線、破局後的最佳替代安案等。 各國非但不會以「保密」為理由,來拒絕和利害關係人做溝通,還會運用各種手段來鼓勵他們表達立場、意見、提出疑慮,以求策略之周延。
Thumbnail
談了許多網路安全的議題,提醒民眾要注意哪些事情,建構哪些網路安全思維,讓我們可以降低踏入詐騙陷阱的風險。但除了民眾本身要不斷學習、提升防詐意識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作法呢? 本文就來聊聊在企業端可以做些什麼。 要打造一個密不可破的防護網,企業端就不能夠缺席。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知道。
資訊保安對於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是越來越重要,有很多企業己經開始將資訊保安從日常的資訊科技拆分,以避免資訊科技部門因日常繁重的技術支援無法同時兼顧資訊保安的應對。 而資訊保安和IT審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資訊保安是日常的防御工事,那IT審計就是比起防御更能預先部署的可預視的一環。 過往IT審計可能
因處理不法侵害事務已經有過好一段時間,關於法規、制度的想法,已經在整理在前面的章節,可以作為參考。這一個章節,主要處理的是對於承辦這個業務的人,關於這個預防疑似不法侵害業務所抱持著的一些想法上的整理。 對著申訴人及被申訴人工作 剛開始做職場不法侵害預防工作的時候,很容易會對於申訴人所申訴的內
Thumbnail
這一篇來聊聊大家相對陌生的智慧財產權類型——營業秘密。 其實營業秘密比想像中常見,隨手舉些例子會讓你們更有感覺:科技公司的know-how、核心技術;零售業的定價模式;廣告公司的投放策略餐廳的烹調秘訣。只要符合《營業秘密法》要求的三要件,就能被認定是營業秘密。
在當今數位化和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環境下,企業面臨的資安挑戰也日益嚴峻。資料外洩不僅可能造成重大財務損失,還可能觸犯法律法規,影響企業的聲譽和運營。因此,選擇合適的防毒軟體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企業在選擇防毒軟體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以及如何避免因資料外洩而觸法的問題。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競業條款已成為企業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這項條款通常在雇傭合同或合約中出現,旨在防止員工或合作夥伴在離職或終止合作後,短期內加入競爭對手公司或創立競爭性企業。這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機密信息和核心技術,也減少了人才流失的風險。然而,競業條款的使用也引發了一些法律和道德上的爭議。
在當今數位化的時代,企業資訊安全已經成為了極為重要的議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網路犯罪的手法也層出不窮,對企業的資訊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面對這一挑戰,企業應該如何有效地保護自身的資訊安全呢?
資訊保護基本法 https://dsgvo-gesetz.de/ Recht auf Auskunft 知情權 Auskunftsrecht der betroffenen Person Recht auf Berichtigung 整改權 richtig 正確
Thumbnail
對時限的保密則應全程為之。 在第一階段單獨準備時,就必須對利害關係人做大量的調研、溝通、聽證,才能確立我方的談判目標、議題、方案、策略、底線、破局後的最佳替代安案等。 各國非但不會以「保密」為理由,來拒絕和利害關係人做溝通,還會運用各種手段來鼓勵他們表達立場、意見、提出疑慮,以求策略之周延。
Thumbnail
談了許多網路安全的議題,提醒民眾要注意哪些事情,建構哪些網路安全思維,讓我們可以降低踏入詐騙陷阱的風險。但除了民眾本身要不斷學習、提升防詐意識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作法呢? 本文就來聊聊在企業端可以做些什麼。 要打造一個密不可破的防護網,企業端就不能夠缺席。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知道。
資訊保安對於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是越來越重要,有很多企業己經開始將資訊保安從日常的資訊科技拆分,以避免資訊科技部門因日常繁重的技術支援無法同時兼顧資訊保安的應對。 而資訊保安和IT審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資訊保安是日常的防御工事,那IT審計就是比起防御更能預先部署的可預視的一環。 過往IT審計可能
因處理不法侵害事務已經有過好一段時間,關於法規、制度的想法,已經在整理在前面的章節,可以作為參考。這一個章節,主要處理的是對於承辦這個業務的人,關於這個預防疑似不法侵害業務所抱持著的一些想法上的整理。 對著申訴人及被申訴人工作 剛開始做職場不法侵害預防工作的時候,很容易會對於申訴人所申訴的內
Thumbnail
這一篇來聊聊大家相對陌生的智慧財產權類型——營業秘密。 其實營業秘密比想像中常見,隨手舉些例子會讓你們更有感覺:科技公司的know-how、核心技術;零售業的定價模式;廣告公司的投放策略餐廳的烹調秘訣。只要符合《營業秘密法》要求的三要件,就能被認定是營業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