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Zeneca 深度解析:業務布局、研發進展與未來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AstraZeneca 公司介紹

公司概覽

  • 公司名稱:AstraZeneca PLC
  • 成立時間:1999 年(由英國 Zeneca 和瑞典 Astra 合併而成)
  • 總部:英國劍橋
  • 產業類別:生物製藥(Biopharmaceuticals)
  • 股票代號:LSE: AZN / NASDAQ: AZN

業務範圍

AstraZeneca 是全球知名的跨國製藥公司,專注於腫瘤學、心血管與腎代謝(CVRM)、呼吸與免疫(R&I)以及罕見疾病等治療領域。該公司專注於創新藥物的開發,並採用生物製藥技術來推動新一代療法。


產品開發進度

1. 腫瘤學(Oncology)

AstraZeneca 在腫瘤學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線,主要涵蓋 肺癌、乳癌、卵巢癌和血液腫瘤 等領域。

  • Tagrisso(Osimertinib):EGFR 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標準療法,正在進行 早期肺癌術後輔助治療的 III 期試驗
  • Imfinzi(Durvalumab):PD-L1 抑制劑,主要用於局部晚期肺癌和膽管癌,並與化療聯合使用於 小細胞肺癌(SCLC)
  • 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與 Daiichi Sankyo 合作開發的 HER2 陽性乳癌和肺癌 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已獲批多項適應症,並在進一步擴展 HER2 低表達適應症。

2. 心血管與腎代謝(CVRM)

該領域的重點產品包括:

  • Farxiga(Dapagliflozin):SGLT2 抑制劑,適用於 2 型糖尿病(T2DM)、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病(CKD),目前正在探索新適應症,包括急性腎損傷(AKI)。
  • Brilinta(Ticagrelor):P2Y12 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和預防心血管事件

3. 呼吸與免疫(R&I)

  • Tezspire(Tezepelumab):首個 非 T2 炎症的重度氣喘生物製劑,正在擴展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適應症。
  • Fasenra(Benralizumab):IL-5 受體單抗,適用於嗜酸性氣喘患者,目前正在進行 COPD 擴展適應症研究

4. 罕見疾病(Rare Diseases)

2021 年,AstraZeneca 以 390 億美元收購 Alexion,進軍罕見病市場,主要產品包括:

  • Soliris(Eculizumab)Ultomiris(Ravulizumab):C5 抑制劑,用於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素尿症(PNH)、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綜合症(aHUS)
  • Strensiq(Asfotase alfa):用於 低磷酸酯酶症(HPP) 的治療。

近期發展

  1. 併購與合作
    • 與 Moderna 合作 開發 mRNA 技術,探索 腫瘤學和罕見疾病領域的潛在應用。
    • 2024 年 投資 10 億美元 於美國新藥研發設施,加強生物製藥能力。
    • 與 Ionis Pharmaceuticals 合作,開發 ASO(反義寡核苷酸)技術,應用於罕見病治療。
  2. 新藥進展
    • Enhertu 在乳癌和胃癌領域的適應症持續擴展,成為 HER2 低表達新標準治療。
    • Imfinzi 結合化療的膽管癌試驗(TOPAZ-1)獲得積極數據,正在申請全球上市。


2024財報分析

分析 各業務板塊(Therapy Areas) 的營收占比與增長率:

  • 腫瘤學(Oncology)22,353 百萬美元(+24%),仍為最大收入來源,代表未來增長重點。
  • 心血管與腎代謝(CVRM)12,517 百萬美元(+20%),Farxiga 繼續增長。
  • 罕見疾病(Rare Disease)8,768 百萬美元(+16%),Ultomiris 增長最強勁。
  • 呼吸與免疫(R&I)7,876 百萬美元(+25%),Tezspire、Breztri 表現亮眼。
  • 疫苗與免疫(V&I)1,462 百萬美元(+8%),Beyfortus 貢獻最大。


研發投入與產品管線

(a) 研發費用 (R&D Expense)

  • 2024 年研發支出 13,583 百萬美元(+24%),佔營收約 25%
  • 研發投入增加,顯示 AstraZeneca 仍積極發展新藥與擴展適應症。

(b) 產品管線 (Pipeline)

  • 2025 年將發布 7 項新藥 III 期試驗結果,如:
    • Truqap(前列腺癌)、Tagrisso(早期肺癌)
    • Imfinzi + Lynparza(子宮內膜癌)
    • Datroway(乳癌)


負債與資本支出

  • 2024 年 資本支出增長 50%,反映 AstraZeneca 投資製造與 IT 基礎設施


資本支出與研發支出成長的原因

1. 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增長

  • 2024 年 AstraZeneca 的 資本支出(CapEx)為 2,218 百萬美元,較 2023 年的 1,516 百萬美元 增加約 50%​。
  • 主要投資領域:
    • 製造擴張(Manufacturing Expansion):增加生產能力以支持新興市場與增長中的產品線,特別是 腫瘤學、罕見疾病和心血管領域的藥物。主要生產擴張專案包括 mRNA、生物製劑和抗體偶聯藥物(ADC)生產設施。
    • 數位化與 IT 系統投資(Technology Upgrades):AI 輔助藥物研發(AI-driven Drug Discovery),透過數據分析加速新藥開發。供應鏈管理自動化(Automation of Supply Chain),提高運營效率並減少成本。

2. 研發支出(R&D Expenditure)增長

  • 2024 年研發費用為 13,583 百萬美元,較 2023 年增加 24%​。
  • 主要增長驅動因素:
    • 多項關鍵 III 期臨床試驗推進:Datroway(Datopotamab Deruxtecan) - 乳癌適應症,與 Daiichi Sankyo 合作開發。Tagrisso(Osimertinib) - 擴展至 EGFR 突變肺癌的術後輔助治療。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 - HER2 陽性乳癌和胃癌適應症擴展。
    • 併購與新技術整合:併購 Gracell Biotechnologies(細胞療法)、Fusion Pharmaceuticals(放射性藥物)。投資 RNA 疫苗與核酸療法(Nucleic Acid Therapy)。
    • 生物製藥平台與創新技術研發:加強 抗體偶聯藥物(ADC)、mRNA、基因編輯和細胞療法 的技術開發。


AstraZeneca 前五大產品競爭者比較分析

1. Farxiga(Dapagliflozin) - SGLT2 抑制劑

  • 用途:治療 2 型糖尿病(T2DM)、心衰(HF)、慢性腎病(CKD)
  • 2024 年營收$7,717 百萬(+29%)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2. Tagrisso(Osimertinib) - EGFR 抑制劑

  • 用途:治療 EGFR 突變型肺癌(NSCLC)
  • 2024 年營收$6,580 百萬(+13%)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3. Imfinzi(Durvalumab) - PD-L1 抑制劑

  • 用途:治療 肺癌(NSCLC、小細胞肺癌)、膽管癌、肝癌
  • 2024 年營收$4,717 百萬(+17%)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5. Lynparza(Olaparib) - PARP 抑制劑

  • 用途:治療 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
  • 2024 年營收$3,672 百萬(+9%)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AstraZeneca 研發管線與競爭者比較分析

1. Datroway(Datopotamab Deruxtecan, Dato-DXd) - 抗體偶聯藥物(ADC)

  • 適應症:非小細胞肺癌(NSCLC)、乳癌。
  • 2024 進展
    • 歐盟撤回上市申請,但仍在日本、歐洲進行 TROPION-Breast01 試驗​。
    • 美國 FDA 進行優先審查,適用於 EGFR 突變 NSCLC(TROPION-Lung05)。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2. Truqap(Capivasertib) - AKT 抑制劑

  • 適應症:前列腺癌、乳癌。
  • 2024 進展
    • CAPItello-281 試驗顯示 PFS 顯著改善,適用於 PTEN 缺失的前列腺癌患者​。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3. Tagrisso(Osimertinib) - EGFR 抑制劑(新適應症)

  • 適應症:局部晚期 NSCLC(III 期)。
  • 2024 進展
    • LAURA 試驗獲批歐洲與中國市場,適用於 不可切除的 III 期 EGFR+ NSCLC​。
    • NeoADAURA 試驗顯示對早期 NSCLC 有潛力。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4. 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 - HER2 抗體偶聯藥物

  • 適應症:HER2 低表達乳癌。
  • 2024 進展
    • DESTINY-Breast06 試驗數據良好,擴展至 HER2-ultralow 乳癌​。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5. Orpathys(Savolitinib) - MET 抑制劑

  • 適應症:MET 突變型 NSCLC。
  • 2024 進展
    • 中國市場批准適用於 MET exon 14 skipping 變異的 NSCLC​。

🔹 競爭藥物比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13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投資小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ABVC集團成功執行罕病新藥、高階醫材臨床試驗並獲得近5億美元合約。子公司AiBtl藥業加速執行納斯達克上市作業,預計2024年掛牌。集團邁向癌檢市場,團隊著手mRNA癌症檢測技術研發,透過股權交易擴充版圖,佈局大健康養生圈。臺灣優質醫療環境結合觀光醫療,成為新轉型道路,適合投資考量。
Thumbnail
ABVC集團成功執行罕病新藥、高階醫材臨床試驗並獲得近5億美元合約。子公司AiBtl藥業加速執行納斯達克上市作業,預計2024年掛牌。集團邁向癌檢市場,團隊著手mRNA癌症檢測技術研發,透過股權交易擴充版圖,佈局大健康養生圈。臺灣優質醫療環境結合觀光醫療,成為新轉型道路,適合投資考量。
Thumbnail
全球抗癌藥物市場不斷擴大,臺灣生醫企業投入發展精準早篩技術,透過mRNA技術的超高準確性,低風險成本的特性,以及全球獨創的智能化檢測晶片,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變革。
Thumbnail
全球抗癌藥物市場不斷擴大,臺灣生醫企業投入發展精準早篩技術,透過mRNA技術的超高準確性,低風險成本的特性,以及全球獨創的智能化檢測晶片,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變革。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