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尋求合作
講座結束後,林昕鼓起勇氣,在會場外等待沈教授。
「教授,您好!」林昕快步上前,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
沈教授轉過身來,微笑點頭:「你好,這場講座對你有幫助嗎?」
「是的,非常有幫助!」林昕興奮地說,「我一直在研究營養與健康習慣的關係,但發現許多人即使知道健康知識,卻依然難以改變。我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您提到的習慣迴路來幫助他們?」
沈教授聽後,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許多人低估了行為科學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你有具體的計畫嗎?」
林昕點點頭,向沈教授解釋了她的研究構想,以及她希望如何將心理學應用到健康行為改變中。沈教授仔細聆聽,時不時地點頭。
「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計畫。」沈教授說,「如果我們能夠設計出一個簡單、可行的系統,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習慣,那將是一項極具影響力的研究。」
兩人開始討論細節,包括如何運用微習慣來降低行為改變的門檻、如何使用即時獎勵機制來增強動機,以及如何設計一套行為追蹤系統來確保持續性。
這場對話讓林昕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她知道,她即將踏上一條新的道路,一條能真正改變人們健康行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