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害怕的是什麼?」用#學習預備BNSC看見自己的恐懼分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還記得在書籍分享《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給老師、父母、孩子的實踐方案》Part1:成為「非焦慮的存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書中提及成為「非焦慮的存在」的其中一個方法,是「與恐懼共處」

如何與恐懼共處?作者說,我們首先可以詢問自己「我最害怕的是什麼?」,並且在腦中想像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感到平靜。

「最壞的不過如此了!」

當我們處在緊張焦慮的狀態,「已經探到谷底、不會再更壞」的念頭浮現時,就彷彿有了往前邁進、往上攀爬的力量,因為這時我們放下了那些無法掌握、無法控制的情況;放下心中對於完美、或達到目標的執念,重新定位自己,就能看見往前的方向、往上的動力。

面對孩子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憂慮孩子們的未來,想著如果不堅持自己的標準,孩子可能因此走上歪路;擔心稍有疏忽,孩子就會遭遇意外;甚至在看見孩子們遇到困難時,為他們的痛苦而擔憂。

我們真的能夠應對這百百種的擔憂嗎?有哪些擔憂是本就無法掌握,只是庸人自擾、且無助於孩子的成長呢?

透過#學習預備BNSC,看見自己的恐懼分佈,接著放下那些無謂的擔憂,使它們離開我們的圈圈,只保留那些真正需要擔心,且可以有策略應對的重要事情吧!

使用#學習預備BNSC描繪「恐懼分佈」時,
可以這樣思考:

raw-image

我的思考紀錄

(將盡快補充我的思考紀錄動圖)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執著於探索「人如何成為自己」這些有關Becoming(生成)的陰間知識。藉由更具有結構和步驟的思考歷程(Thinking Routines),使得深刻覺察自我、清晰且遼闊地看見世界成為可能。 穎仔思考中~用步驟化的思考,看見雖然隱而未現,卻豐富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穎仔思考中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非焦慮的存在」?想要成為「非焦慮的存在」可以怎麼做? 藉由《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給老師、父母、孩子的實踐方案》,結合思考歷程#學習預備BNSC,了解「焦慮存在」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以及探索成為「非焦慮存在」的實踐方法。
什麼是「非焦慮的存在」?想要成為「非焦慮的存在」可以怎麼做? 藉由《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給老師、父母、孩子的實踐方案》,結合思考歷程#學習預備BNSC,了解「焦慮存在」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以及探索成為「非焦慮存在」的實踐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對於恐懼的感受以及如何克服恐懼的三個方法。分享對於與恐懼抗爭的心路歷程,並鼓勵讀者們一起面對與克服恐懼。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對於恐懼的感受以及如何克服恐懼的三個方法。分享對於與恐懼抗爭的心路歷程,並鼓勵讀者們一起面對與克服恐懼。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