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那種感覺:醒來,卻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不是迷路,而是,心裡突然空了一塊,不確定自己為何還在走。」
我記得那年冬天的凌晨三點,我站在陽台,看著對街巷口的便利商店燈還亮著。 空氣裡有一點潮濕的鹽味,那是海風從城郊飄進來的氣味,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父親帶我去海邊撿漂流木的畫面。那時我問他:「你怎麼知道要往哪裡找?」他沒回話,只是彎下腰撿起一塊木頭說:「不是我找它,是它來找我。」
那句話,我一直記到今天。我們多數人,其實沒有真正選擇過「方向」
我們活在這個社會裡,每天被太多外在目標包圍:
- 要念哪間學校才「有前途」
- 哪個行業比較「穩定」
- 結婚、買房、生子……人生清單早已列好
我們以為那些選擇是我們自己的,其實不是。 它們只是被社會預設的導航系統,而你只是在照著開而已。 你說那是你的夢想,其實那是別人給你的路線圖。
可是哪一天,導航突然壞了,你就會發現: 你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看過地圖, 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去哪裡。
意義,不是答案,而是「感知自己走過的路」
我後來才明白,生命的意義不是一句大話,不是什麼「實現自我」或「追求價值」那種教科書裡的標語。 它更像是一種「在走路的當下,感受到自己在往哪裡靠近」的覺察。
那是一種氣味,一種氣場,一種靜靜湧上來的確定感。
就像你走進一間老屋,那裡有你外婆煮紅豆湯的味道, 你就知道:這裡有你的一部分存在過。
而我們的人生,也應該要有這種「氣味」。 不管別人懂不懂,自己要能聞得出來。
導航的,不是夢想,是內在的指北針
要為自己的生命意義導航,並不需要你立刻知道答案, 你只需要慢慢養出一種方向感:
- 當你做這件事時,是否覺得自己變得更誠實?
- 當你走這條路時,是否覺得自己和世界更靠近?
- 當你說出這段話時,是否覺得那是真心的你?
這些都不是偉大的選擇,甚至沒有人看得見。 但正是這些微小的指針,會引你靠近你真正的航道。
而你的航道,也許不會光鮮亮麗, 但會讓你在深夜裡,安靜地愛著自己的人生。
留給你一個問題,而不是答案:
如果你不再為任何人負責,不需要被看懂、不需要被喜歡, 那麼——你會往哪裡走?
或許,答案不會立刻出現。 但那塊曾被生活壓住的內在指北針,會慢慢重新擺正。
只要你願意停下來, 聽見自己心裡那個被壓得最久的聲音。
註記:
你要尋找的是被你壓抑在靈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