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那聲在耳邊響起的莫名呼喊,以及父親的報夢事件後,我已不知覺地踏上了身心靈覺醒之路。所謂「身心靈覺醒」,指的是身體、心理和靈性三方面的成長和覺醒。
在互聯網和YouTube的助力下,過去兩年來,我大量吸收了有關科學、玄學、身心健康與心靈方面的知識。結合過去三十多年累積的知識與思考,我逐漸將來自不同宗教與科學領域、原本看似矛盾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並構建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框架。
身體與心理的改變
我認為,身體和心理健康是我覺醒的第一步。我沒有慢性疾病,但近兩年來,對健康與養生產生了極大興趣。身為馬來西亞華人,一大優勢是能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業知識。無論是來自馬來西亞、美國、中國、台灣或香港的健康頻道與書籍,我都能較為容易地學習與吸收。
這些知識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我本來就不愛甜食,唯一喜歡的氣泡飲料是啤酒,咖啡也偏好無糖或少糖的黑咖啡。儘管如此,多年來的高碳水飲食讓我的血糖指數略高,接近糖尿病前期,這與許多人的情況相似。
為了改善健康,我採用211飲食法(每餐用2:1:1的比例分配蔬菜、蛋白質和澱粉,有助於均衡營養與體重管理),每餐儘量只吃七分飽,正餐之間不再進食,並偶爾進行168間歇性斷食。我儘量避免高度加工食品(如香腸和午餐肉)和煎炸食物,選擇原型食物為主。過去一年以來,我的飲酒次數大幅減少,不超過5次。
此外,我也開始進行運動,每週打一次乒乓。雖然頻率不高,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我計劃逐步增加運動量。同時,我每週靜坐幾次,每次持續半小時。
這些改變讓我的體重及相關指數(如 BMI 和體脂肪率)回到正常範圍,長期困擾的肌肉酸痛顯著改善。精神狀態提升,走路變得輕鬆,上樓梯也不再氣喘吁吁。
我的血檢報告出來時,藥劑師感到很驚訝,他說:『你這個年紀,血糖指數竟然還能保持在正常水平!我見過跟你差不多歲數的人裡,超過一半處在糖尿病前期,剩下的也有不少在邊緣了。』
其實,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並不意外。反而是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原來身邊有血糖問題的人比我想像中還要多。近年來學到的健康養生知識,讓我獲得了為數不多的成就感。
負能量的轉化
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如之前提到的,我曾經有不少負面情緒,但我嘗試一點點地做出改變。我減少關注政治和時事中的負面新聞,儘量不讓外界的負能量影響自己,並學會觀察自己內在的起心動念。隨著時間推移,我的負面情緒逐漸減少,內心也變得平和許多。
當身心狀態逐漸穩定後,我發現自己對內在的探索變得更自然、更坦然。這種轉變雖然不明顯,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的生活與心境。即使偶爾還會遇到困難或產生負面情緒,我也能夠覺察它、觀察它,然後讓它自然過去。
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回想起來,我已經從「身心」的階段,走向了屬於自己的靈性探索之路。這段旅程,就在不經意間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