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七步驟 04:制定明確目標
創業初期,你可能會這樣想:「反正只有我一個人,分什麼工?現在誰最閒,不就是我自己嗎?」
但真相是——你不是不需要分工,而是你還不懂怎麼分。
即使你是一人公司,只要你做的事情夠多、夠雜、夠重要,「分工」就成了你能不能持續下去的關鍵能力。而這個「分工」,不一定是找員工、請助理,而是用更聰明的方式,把時間從瑣事中救出來,留給真正需要你思考與創造的事。
一、成功委派十步驟:讓別人接得住,你才放得下
當創業者學會委派,往往會解鎖一種人生新境界:原來,我不需要什麼都親力親為。
但委派不是把工作丟出去就好了。丟得不好,反而拖垮效率、讓你花更多時間收拾爛攤子。以下是書中提出的「成功委派十步驟」,幫助你避免最常見的委派陷阱:
- 確認可委派的工作:先辨識哪些事不一定要你親自做?像是排版、剪片、開發初版企劃……
- 挑對被委託人:不是最便宜,而是「最合適」的人。別讓便宜的外包,變成你加班的原因。
- 確定目標與期許:講清楚要做什麼,比用感覺溝通更重要。
- 確立時程與進度:什麼時候交?一次還是分段?確認這些細節才能讓彼此配合。
- 設定檢核日期:不是最後一刻才看成果,中間最好設立一兩次 checkpoint。
- 提供適當訓練:要人幫忙,就要先教會他。提供SOP、demo影片,都是基本配備。
- 授予必要權限:像是帳號密碼、共用文件、工具權限,別讓他只能乾著急。
- 如果可能,就全面委派:信任才能放手,避免「一半交出去,另一半自己做」的災難。
- 分享功勞給予鼓勵:讓對方知道他的努力被看見,是長期合作的基礎。
- 全程監督:委派不是丟包,而是設定系統、掌握節奏、及時調整。
📌 實例:我曾經把Podcast剪輯外包給一位接案者。初期花時間教他怎麼剪、提供語音稿與風格參考。雖然前兩集我還要改來改去,但到了第六集,幾乎可以一錄完就發出,不但省下我每週3小時,品質也更加穩定。
二、工作模式化:讓「你」以外的人也能完成「你的工作」
不是每一件事都能交給別人。但也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你自己做。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再找一個人」,而是打造出能讓別人輕鬆接手的工作模式。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分析每一項工作:
▍1. 屬人 vs 非屬人
- 屬人工作:只有你能做,例如訪談你的創業經驗、對個案諮詢等
- 非屬人工作:建立模板之後,其他人也能執行,例如排版、發信、客服回覆等
▍2. 定型 vs 非定型
- 定型工作:雖然流程固定,但成果與人有關,例如簡報設計、影片錄製
- 非定型工作:高複雜度,需要經驗與思考,例如商業提案、策略諮詢
📌 實例:我過去會親自處理電子報撰寫、發送與數據分析。但後來我把流程寫成 SOP,並與助理共用 Notion 表單、信件模板。從選主題到寄出排程,她都能按部就班完成,讓我專注在內容創作本身。
模式化的關鍵,就是把重複性的工作結構化,讓未來可以委派、外包、甚至自動化。
小結
沒錯,你現在只有一個人。但這不代表你只能「做一個人的事情」。
學會分工,不是為了偷懶,而是讓真正有價值的工作留給真正需要你的時間與腦袋。
當你願意讓別人做「80分的好」,你才能騰出空間去追求「更重要的那20分」。
📣 下一篇預告:《拖延不是因為懶,是你根本搞不清楚進度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