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夏天時節,新聞時常報導哪個地區又創溫度新高,夏季除了高溫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日照時間的變長和氣溫升高也可能導致情緒「中暑」!當人體生理狀況與情緒調節系統受到影響,就容易感到煩躁、心情低落、憂鬱等。情緒是身體回應外界壓力的訊號,除了天氣之外,個人健康、生活習慣與壓力狀況也可能不時牽動它。以下將深入解析夏季情緒困擾的原因,並提供六個實用的調適技巧,協助您在炎熱夏季中,學會聆聽身心訊號,穩定情緒。
一、為什麼夏天容易情緒不穩?
⚫ 體溫與情緒調節息息相關: 人體的體溫與情緒調節中樞同樣位於「下丘腦」。在高溫環境中,身體調節體溫時,也會影響情緒穩定。此外,代謝變慢、排汗增加,可能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引發身體不適,連帶影響情緒。
⚫ 飲食與睡眠習慣易受影響: 夏日悶熱讓人難以入睡、淺眠或易醒。長期下來,不只影響專注力,也讓人對周遭事物更難包容。若睡眠與食慾不佳,更會使生理代謝失衡,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引發情緒問題。
⚫ 情緒宣洩管道變少: 高溫使人減少戶外活動與社交,傾向待在冷氣房或選擇靜態活動,缺乏排汗與紓解壓力的方式。壓力若長期累積卻無處釋放,便容易轉化為情緒困擾。
二、常見的夏季情緒反應:
⚫ 煩躁易怒:常常覺得「火氣大」,因小事使得情緒爆發,容易對外界反應過度敏感。 ⚫ 低落無力:提不起精神,對以往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甚至產生自我否定。 ⚫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難以專心,效率下降,容易忽略細節,記憶力也明顯下滑。 ⚫ 睡眠品質下降:入睡困難、易醒、睡不深,即使睡著也沒有感到疲勞消除。
三、情緒降溫六個妙招,讓你身心舒暢度過夏天:
聆聽身體與情緒的訊號,從改變習慣與調整心態開始,讓內心也跟著「降溫」: 1. 避免高溫環境: 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烈日或悶熱的空間中,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 2. 接納自己的情緒: 情緒起伏是正常反應,不需自責或刻意壓抑。學會傾聽內在感受,透過自我對話與反思,才能更理解自己。 3. 練習放鬆技巧: 情緒激動時,給自己 5-10 分鐘的冷卻時間。可試著走到陰涼處散步、仰望天空、進行深呼吸(深吸慢吐),或透過音樂、閱讀、伸展或你自己喜歡的放鬆方式等方法幫助放鬆。 4. 維持均衡飲食: 多攝取天然食物(如香蕉、堅果、深綠色蔬菜、糙米等),減少含糖飲料與加工食品。適度補充水分有助於身體代謝與精神專注,但冰品過量可能影響腸胃與睡眠,需要控制。 5. 打造良好睡眠習慣: 維持規律作息,即使是假日也盡量不晚睡、不賴床。睡前遠離手機等刺激性 3C 產品,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一時睡不著時,靜躺休息也能讓身體放鬆。 6. 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若情緒困擾已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早就診身心科或諮詢專業心理師。
這個夏天,不只要做好身體的防暑降溫,更要照顧好內心的情緒狀態。透過了解夏季情緒波動的成因,並實踐調適方法,我們都可以在酷暑中保持穩定心情與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