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y 曼報之其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週想要聊的是這篇,Gecko Robotics。

經濟學讀久了,看到的東西大多偏向抽象一點的。抽象跟務實,有時候是相輔相成的,一端走到了極限,自然會尋求另一端的思考模式,來突破目前的困境。但兩者往往各自有非常多的專業知識,人類的有限時光其實很難完全學完,只能盡可能的讓減少學習成本,然後攝取必要的資訊。

我認為對於人類生命有所損害的事情,通常人們都會非常願意買單。你要說需求彈性小也好,剛性需求也好,市場痛點也好,總之產品做出來,就會有人說出:

raw-image

我自己的觀察與期待,機器人市場的最終目標,應該還是Business to Clients ,但短期來說(In the short run, we are not all dead yet ),Business to Business應該是相對容易許多的。公司有非常明確的需求,每一個待解決的問題也都是直接與收入掛勾,這對於開發機器人的動機是非常具體的,而我自己期待的是,他們可以藉由這項產品,蒐集到足夠的資料來發展接下來的B2C市場。

不論是從最古早的統計學、資料科學、機器學習,到現在的AI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資料。任何形式的資料,或者說,現在已經是萬物皆可量化的時代,定義清楚你的目標,那什麼都可以是資料。

我的想像是,只要機器人能夠做的足夠小,那他們就能夠「爬」上人體,針對健康做必要的檢測,而需要爬上人體的原因,就是為了解決痛點。

舉個異想天開的例子,也需某些手術,由於位置處於某些無法輕易看到的深處,甚至是包在一些臟器的內部。但其實是有縫隙可以鑽的,那理論上就有個機器人能夠在開刀時鑽入縫隙做評估。

這也幾乎跟他們原本的業務很相似,唯一要處理的就是機器人的發展技術,還有掃描人體來提供足夠的資料來訓練機器人。

以上雖然純粹虎爛,但是回頭想想,從AlphaGo開始,哪次的AI發展不是比我的虎爛還要誇張的?

個人對於機器人的發展是非常期待的,不過接下來我也許該好好思考一下,每次科技進步都會突然跨過一些技術限制,變形成一個全新的東西,是否機器人也是一個能夠被跨過的階段?固定寫文章就有這個好處,一邊寫一邊整理自己的思維,每次寫到最後都會自己迸出很多原本沒想過的全新點子!

感謝收看,接下來我應該會多找一點AI相關的電子報來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g Hsu的沙龍
0會員
16內容數
Ching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9
今天想要聊聊的是這一篇。 從後台看到,發現即便是少少的點閱率,但有AI果然還是有差,比較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啊。 不過AI寫文章,會有人讀嗎? 我覺得真正的關鍵問題不在這。 最近剛好看到最衝擊的一句話,是從這本書裡面看到的,張大春在擔任小說評審的時候說,很多的小說都有一個問題:
2025/07/19
今天想要聊聊的是這一篇。 從後台看到,發現即便是少少的點閱率,但有AI果然還是有差,比較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啊。 不過AI寫文章,會有人讀嗎? 我覺得真正的關鍵問題不在這。 最近剛好看到最衝擊的一句話,是從這本書裡面看到的,張大春在擔任小說評審的時候說,很多的小說都有一個問題:
2025/07/12
喬記洋行,是偶然在threads看到的電子報,讀了幾篇文章覺得真的滿有趣的,談精品業、談職場、談職場的自我覺察,非常精彩,就不多贅述了,請點進去逛幾圈吧! 今天想藉由這篇文章來聊聊一點延伸的東西,算是一個觀察。
2025/07/12
喬記洋行,是偶然在threads看到的電子報,讀了幾篇文章覺得真的滿有趣的,談精品業、談職場、談職場的自我覺察,非常精彩,就不多贅述了,請點進去逛幾圈吧! 今天想藉由這篇文章來聊聊一點延伸的東西,算是一個觀察。
2025/07/07
今天想要聊的是張修修在5/17的電子報:跑步對大腦的驚人影響!以及我在紐西蘭南島 Roy’s Peak 上的頓悟。 我自己跑步的歷程,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小時候是個標準的胖子,胖到我爸看不下去了,他就開始帶著我去跑步。
2025/07/07
今天想要聊的是張修修在5/17的電子報:跑步對大腦的驚人影響!以及我在紐西蘭南島 Roy’s Peak 上的頓悟。 我自己跑步的歷程,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小時候是個標準的胖子,胖到我爸看不下去了,他就開始帶著我去跑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2024 0521今日塔羅:學習者 Learner   以前總會說,「太陽底下確實沒有什麼新鮮事」,安撫著大驚小怪,呼天搶地的人們。 這幾年高科技的發展,去除掉人的貪念,對於權勢的慾望而製造許多的戰爭、紛爭以外。 我想以前的網路免費電話和視訊,到近年的人工智能,這應該都是新鮮事了吧。  
Thumbnail
2024 0521今日塔羅:學習者 Learner   以前總會說,「太陽底下確實沒有什麼新鮮事」,安撫著大驚小怪,呼天搶地的人們。 這幾年高科技的發展,去除掉人的貪念,對於權勢的慾望而製造許多的戰爭、紛爭以外。 我想以前的網路免費電話和視訊,到近年的人工智能,這應該都是新鮮事了吧。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馬克·吐溫 本篇文章撰寫日為2/1日 在開始回顧追蹤之前,小火車想先提醒,小
Thumbnail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馬克·吐溫 本篇文章撰寫日為2/1日 在開始回顧追蹤之前,小火車想先提醒,小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
Thumbnail
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主要探討了許多主題,包括重新理解「第一性原理」、抽象思維、羅振宇新節目帶來的啟發、AI 取代人類職業的路徑順序、維持低調的挑戰,李笑來寫的《人人都能用英語》心得和 2023 年閱讀十問等。
Thumbnail
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主要探討了許多主題,包括重新理解「第一性原理」、抽象思維、羅振宇新節目帶來的啟發、AI 取代人類職業的路徑順序、維持低調的挑戰,李笑來寫的《人人都能用英語》心得和 2023 年閱讀十問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