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公關的終身志工」自許的丁菱娟老師,不僅是一位資深的公關專家與創業家,更是台灣公關與品牌教育的先行者。她曾創立並帶領 21 世紀公關公司成為業界翹楚,並與奧美公關集團結盟,擁有超過三十年的豐富實戰經驗。
卸下董事長職位後,她開啟了精彩的「第三人生」,創辦「影響力品牌學院」,致力於將其深厚的公關與品牌經營智慧,傳授給更多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業,積極推動跨代共融與人才培育。在她的新書《超級影響者的密碼》中,深入淺出地解密公關、品牌與信任的運作核心,為讀者揭示如何有效建立影響力、贏得信任,並打造永續的個人與企業品牌。
在《超級影響者的密碼》中要傳達的:在這個透明而競爭激烈的時代,品牌的核心不只是行銷手法,而是如何透過公關,設計出「值得被相信的信任」。影響力的本質:建立信任的公關思維
當人們提到「公關」時,腦中浮現的畫面往往是衣著入時、出入社交場合的交際高手,或是記者會上能在十秒內滴水不漏回答問題的「救火隊長」。然而,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公關,不是華麗的包裝,而是一門關於信任管理的專業。
好的公關,能讓理念、行動與話語產生一致性。它是企業價值的表達器、文化的共鳴器,更是危機時刻能指揮正確語言的設計師。正如書中所說:「公關不是替你說話的人,而是幫你找到值得被相信的說法的人。」這句話揭示了核心:公關的本質是信任設計。
公關的角色:從「被看見」到「被相信」
在傳統印象裡,公關只是形象修飾的工具,讓企業看起來更有溫度。但在當今社會,公關的任務早已進化。它不只是畫龍點睛,而是關乎品牌能否被看見、被相信、甚至能否存活的關鍵。
公關最早的價值在於「曝光」;但現在,真正的價值是「信任」。消費者並不只是聽你說什麼,而是觀察你怎麼面對錯誤、如何處理社會議題、又如何展現價值。這些不是廣告能解決的,而是依賴於企業日常的說話方式與行為模式。
因此,公關人的任務是在正確的時機,對正確的人,說正確的話。他們不只是發聲者,更是溝通的工程師——預測風險、設計回應、維護聲譽。
公關專業的核心能力建構
要成為一位卓越的公關人,靠的不是「天生的社交高手」,而是精湛的專業技巧。需要具備三大關鍵能力:
- 議題管理:敏銳捕捉市場趨勢,為品牌找到切中時機的議題,並圍繞其創造話題。這需要跨領域的知識與深刻洞察力。
- 危機溝通:在突發事件中,迅速反應並穩定內外部輿論,將損害降至最低。公關人冷靜、清晰的判斷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 利益關係人經營:這不僅僅是與媒體的關係,更涵蓋與內部員工、合作夥伴、社會大眾乃至政策制定者的互動。透過真誠且有策略的交流,建立起長遠的信任橋梁。
除了能力之外,在幫助品牌建構形象與信任的過程中,需要依循四個「一致性原則」,才能讓品牌的內外溝通相輔相成:
- 訊息一致性:無論在何種平台,傳遞的核心價值與定位都必須保持統一。混亂的訊息只會削弱品牌的公信力。
- 風格一致性:品牌如同一個人,有其獨特的「性格」。從廣告到消費者互動,保持風格統一,能讓品牌形象更鮮明、更具辨識度。
- 行動一致性:再動人的話語,若沒有實際行動支持,終將無法打動人心。公關溝通必須有實踐落地,才能真正建立信任感。
- 價值一致性:品牌不應只追求短期的話題熱度。所有公關活動都應圍繞品牌的長期使命與核心價值展開,這將賦予品牌更強的公信力與長期支持。
品牌放大影響力的秘訣
超級品牌的七塊拼圖
一個企業要成為超級品牌,需要完成七塊關鍵拼圖,共同構築起其在大眾心中的形象與觀感:
- 人物:品牌的靈魂 品牌需要有代表性的人物或領導者,成為品牌價值的具體體現。
- 故事:品牌的情感連結 每個品牌都需要一個動人的故事,讓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
- 代表標誌:品牌的記憶點 清晰的視覺識別系統,讓消費者能夠快速識別與記憶。
- 儀式:品牌的期待感 建立特定的品牌體驗儀式,創造消費者的期待感。
- 承諾:品牌的長期信任 明確的品牌承諾,建立與消費者的信任基礎。
- 信仰:品牌的核心價值 品牌所相信並堅持的核心價值觀。
- 成就:品牌的價值體現 具體的成就與貢獻,證明品牌的實際價值。

品牌的七塊拼圖
公關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具體工作範疇包括:建立形象與聲譽、培養媒體關係、創造事件行銷、加強內外部溝通、議題與危機管理,以及建立CEO形象與企業社會責任(CSR)。
與廣告不同的是,公關是「讓別人來說你的好」,公信力更強,影響力更深。雖然廣告能廣泛傳播,但公關則能進行深度探討。兩者並非互相取代,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成為現代行銷的利器。
打造個人品牌:你就是自己的產品
建立個人品牌的原理,與企業品牌經營如出一轍,只是產品從企業變成了自己。成功的個人品牌,必須具備清晰的定位、願景、使命、特色、風格、理念、價值觀與主張。
個人品牌形象,就是他人眼中的你。它由你的外表、行為舉止、聲音、觀點等總和而成,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因此,做好個人形象管理至關重要,以下五個重點值得參考:
- 保持禮貌與禮儀:這是最基本的素養,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 言行一致,且說到做到:信任是人際關係中最寶貴的資產,這也是建立誠信與可靠形象的關鍵。
- 本事很重要:你的專業能力是別人認識你的主要管道,也是獲得尊重的基礎。
- 注意顏值管理:乾淨、自信、得體的穿著打扮,是給人良好第一印象的首要條件。
- 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當你的存在能為社會帶來貢獻,個人品牌將更有高度與價值。
與媒體互動是藝術
公關在不同組織中扮演的角色與傳遞的訊息,會隨企業屬性與需求而變化。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 市場行銷面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此層次主要目標是促進銷售。訊息內容聚焦於新產品發布、促銷活動、技術更新等與營收直接相關的資訊。台灣多數 B2C 企業的公關功能多集中於此,以支援銷售業績為核心。
- 企業溝通面 (Corporate Communication):此層次著重於建立企業形象與聲譽。訊息包含品牌故事、創辦人理念、財務報告、企業社會責任(CSR)等,這些內容雖不直接帶來營收,卻對品牌的長期信譽有深遠影響。大型企業或上市公司常設有專門部門負責此類溝通。
- 公共事務面 (Public Affairs):此層次關注全球與社會議題,目的是為企業的長期發展佈局。訊息內容涉及政府政策、產業趨勢、環保議題、甚至國際情勢。通常由產業領導者或具全球視野的大型企業負責,旨在為產業界發聲、建立溝通橋梁,甚至影響政策。

公關訊息的三個層次
企業可以依據其規模、理念與發展階段來決定側重方向。公關策略必須靈活調整,以確保能在不同層次上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
溝通的藝術:「訊息房屋」架構
對媒體溝通時,準備好架構清晰的訊息相當重要。「訊息房屋(Message House)」是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溝通架構,包含以下三個層次:
- 屋頂:強有力的破題 明確的標題或核心訊息,幫助受眾快速掌握主旨。
- 梁柱:支持點 提出三個有力的支持點,並提供證據或理由來強化主題。
- 地基:重申結論 結束時再次強調主題,讓訊息有頭有尾,扎實完整。

「訊息房屋 (Message House)」溝通架構
為什麼訊息房屋架構如此重要?
根據研究,人類在接收訊息一天後,會遺忘三分之二的內容;一個月後,更會遺忘百分之九十八。如果發言沒有清晰的主要訊息,聽眾的注意力容易渙散,甚至可能產生誤解。而訊息房屋架構能幫助我們:
- 聚焦內容:避免天馬行空或脫離主題
- 確保訊息清楚明確:讓聽眾記住核心要點
- 提高溝通效率:結構化的表達更容易被理解
「炎上」怎麼辦?運用危機管理設法化險為夷
巴菲特曾說過:「建立聲譽需要二十年,但毀掉它只需要幾分鐘。」這句話點出聲譽的脆弱性。當危機降臨時,如果應對不當,多年在品牌經營的努力可能毀於一旦,甚至無法挽回。
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資訊流通迅速,每個人都有發聲的管道,品牌和個人稍有不慎便可能成為攻擊目標。雖然無法避免危機的發生,但可以訓練自己學會面對和管理,將損失降到最低,甚至化危機為轉機。
危機管理的基本態度
原則1:不失高度,快速回應
面對指控或批評,企業需第一時間澄清事實,避免謠言蔓延。將聲明置頂於社群媒體,確保公開透明。
原則2:堅持正確做法,贏回支持
網路論戰往往偏向消費者,但當批評過度或不實時,也會有網友為真相發聲。企業只需以理性、負責的態度,堅守正確的立場與一致的應對原則,風向總會改變。
原則3:同步行動與溝通
危機處理時,行動與溝通不可分離。若行動完成再溝通,可能已錯失時機,議題熱度也隨之下降;若只溝通卻無實際行動,則容易被指責敷衍。
危機溝通的三個關鍵訊息
處理危機的黃金法則是溝通和行動並行,需要依序傳遞三個關鍵訊息:
第一個訊息:我現在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在危機初期,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你有沒有意識到出問題了?」
重點策略:
- 必須清楚告訴大家:「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
- 即使真相還在調查中,也要誠實地告知:「目前已知的狀況是……」
- 展現出你有責任感、有掌握情勢,不是在裝死、不是在拖延
如果企業反應遲鈍,讓大家覺得你「無感」,情緒就可能會不斷升高,演變成更大的危機。
第二個訊息:我正在做什麼處理
當社會大眾知道你已經意識到問題後,他們下一個問題是:「那你現在打算怎麼做?」
重點策略:
- 清楚交代:「我們目前已經啟動了哪些行動」
- 具體行動例如:組成專案調查小組、暫停問題產品的銷售、主動聯絡受害者、加強相關措施等
- 行動比口號更重要,光說「我們很重視」是遠遠不夠的
第三個訊息:我未來要怎麼做,防止再發生
最後,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件事會不會再來一次?」
重點策略:
- 明確表達:「我們將來會做什麼,防止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 要具體,不能只是說:「我們會更努力!」
- 講出制度上的改變:強化品管流程、定期內部稽核、員工教育訓練、建立即時回報系統、引進第三方公正單位檢驗等
只有讓大眾看到結構性的改變,才會相信你正在認真負責、從根本解決問題。
企業運用公關的實務思維
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公關策略
無論企業大小,公關的思維應該在企業早期就植入。新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或許資源有限,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立基礎:
- 專注產品與團隊管理:優秀的產品與高效的團隊,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打造值得信賴的產品與和諧的企業文化,是公關工作的第一步。
- 經營自媒體:善用官網、粉絲專頁、LinkedIn 等平台,清楚傳達公司的理念、願景與產品特色,讓外界逐步了解並信任企業。
- 釐清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投資人、供應商、客戶與員工,透過定期溝通、回饋與分享,建立良好的互動,增強支持力度。
- 重視內部溝通:員工是最好的品牌大使,若能從一開始就做好內部傳播,形成一致的企業理念與價值觀,將大幅增強企業的外部形象。
中小企業雖然資源有限,但如果好好運用公關,不一定需要大筆預算。重點是抓住對的議題與時機,說一個動人的故事,就能吸引關注。
小編的公關思維培養
當粉絲專頁或社群媒體成為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窗口,小編的角色已經從純粹的內容製作者,轉變為品牌形象的守護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觀感。
因此,所有的小編都需要建立公關思維,包括:
- 培養危機意識:能夠預見潛在風險
- 具備法律常識:避免觸犯相關法規
- 強化應變能力:面對突發狀況能夠妥善處理
企業不應等閒視之,讓小編僅僅停留在「寫文案、做短影音」的層次,而應提供必要的訓練與資源,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形象守門員」。
結語:從影響者到超級影響者
在這個人人都可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公關不再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
無論你是企業主管、創業家,還是想要建立個人品牌的專業工作者,掌握公關思維都能幫助你:
- 建立更強的個人影響力
- 提升溝通與說服的效果
- 在危機中保持冷靜與專業
- 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
- 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
記住,真正的超級影響者,不是靠一時的聲量或話題,而是靠一致性的價值輸出、可信的專業形象,以及在關鍵時刻展現的智慧與勇氣。
現在就開始建立你的公關思維,讓「影響力」成為你的最強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