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心累窮忙,用8 個練習找到你的工作意義與天職--《工作的真義》實踐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本文要點

1. 工作觀正在從「物質時代」轉向「心靈時代」

過往工作只是謀生手段,現在越來越多人思考「這份工作對我有什麼意義?」心靈時代的工作定義是:探求存在意義並用行動活出來的方式。需要平衡「內在工作」(探求存在意義)與「外在工作」(展現存在意義),避免空想或過勞。

2. 「純粹意願」是找到天職的核心動力

純粹意願是那種不需要理由、真心想做的事,就像小時候著迷於某件事的感覺。它可能來自興趣,也可能從痛苦經驗中長出。純粹意願是連結你與世界的鏡子,是讓工作轉化為天職的動力泉源。透過練習可以挖掘出自己的純粹意願。

3. 透過「創新職」與「複合職」打造專屬工作型態

不需要被既有職業框架限制,可以根據純粹意願組合出專屬的「創新職」。或採用「複合職」模式:用穩定但非最愛的工作支撐收入,同時投入真正想做的事。關鍵是從小行動開始測試,大聲說出想法引發共鳴,逐步將理想化為現實。

----------------------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們的工作觀正在悄悄改變中。

過往,「工作」的意義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賺錢養家、買房買車、增加存款數字達到財務獨立的方式。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思考:「這份工作,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是因為Z世代成為職場生力軍?是因為AI 快速崛起取代你我?都不是,是人們所認知到工作的本質逐步產生了變化,長久以來我們為工作下的定義,開始不再適用。

最近讀了《工作的真義》,書中試圖回答「工作的意義究竟為何?」這個大哉問。不談職涯規劃或如何成功,而是探討如何在心靈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 天職。

《工作的真義》作者榎本英剛曾在日本人力資源科技(HR Tech)與生活服務平台集團瑞可利株式會社(Recruit)任職,之後前往美國舊金山進行留學,取得組織發展相關碩士學位與「共創式生活教練」的資格認證,

回到日本後,榎本英剛以深入探討「工作的真義」為理念,不僅將留學中得到的思考落實為帶班授課、工作坊,還嘗試推動社會創新和非營利組織,致力於發展可持續、具韌性的新職場未來。多年來持續實踐這套理念,希望幫助更多人跳脫“工作的束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價值。

你戴著哪副眼鏡看工作?

若問「你認為工作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書中一開頭就點出,常見的工作觀影響了我們的答案,就像戴著有色的鏡片看事物,無法看到事物的原貌。是哪四副眼鏡呢?

  • 第一副:工作就是謀生手段,為了錢
  • 第二副:工作就是「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 第三副:工作就只能去適應既有的職業
  • 第四副:工作就是同時只能從事一件事

你可能會說「難道不是嗎?這沒錯呀」,讓我們往下看:

從物質時代走向心靈時代,工作意義大不同

如果以對幸福的定義與追求,相信你會同意:我們正從「物質時代」跨進「心靈時代」。大多數人對於物質不虞匱乏,進一步期望滿足心靈面的需求。

也因此,物質時代的工作定義很單純—是一種謀生手段,讓我們獲取生活必須。

心靈時代則不同,工作應該是探求存在意義,並用行動把它活出來的方式。

物質時代與心靈時代

物質時代與心靈時代

也因此,過往純粹由報酬、金錢、物質層面定義的工作觀也因而改變,工作=探求並展現自我存在意義。進一步可延伸為:

探求存在意義 = 內在工作

展現出存在意義 = 外在工作

這兩件事必須像天秤一樣平衡,不然,不是空想,就是過勞。

純粹意願—掌握那股不需要理由的動力

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或者著迷於畫畫,亦或是著迷於閱讀、打球、收集卡片…那種不為什麼,就是喜歡的心情嗎?

所謂「純粹意願」,就是那種雖然說不出原因,但就真心想做,甚至不計較代價的事。它不是「應該做」,也不是「不得不做」,而是有種激發你真心想做、做了會讓你閃閃發光的能量。

有些時候,純粹意願是從痛苦裡長出來的。你熬過的低谷、翻過的難關,可能正是你能幫助別人的力量來源。

純粹意願是一面鏡子,照出你和世界的連結。而這將是讓工作轉化為天職的動力泉源。

練習①:找出你的「純粹意願」

寫下以下句子並填空:

  • 我想做_____
  • 我喜歡做_____,很開心
  • 我對_____感興趣
  • 就算_____,我也會做
  • 當我察覺時,我正在做_____

如果使用現在式,還是想不出答案,那就把動詞換成過去式,回到孩提時代再想一想。或許詢問家人或朋友,也能讓你想出答案。

書裡也提醒,不要急著排斥生活中的痛苦,因為它往往是純粹意願的起點。那些讓你痛苦的事,背後藏著你最在乎的價值觀。

以作者榎本英剛為例:他從小就因父親對工作的消極態度而產生困惑——父親一談到工作便明顯不愉快甚至發怒,讓榎本英剛覺得「工作」就像會吸乾人精力的怪獸。他曾問母親為什麼爸爸要天天上班,得到「大人都要上班」這樣讓他全身發寒的答案。這段經歷讓他從小就對工作有相當負面的印象,並開始思索“工作的真義”。

練習②:從痛苦中找「純粹意願」的線索

  1. 列出曾經讓你難過或失望的事
  2. 在每件事旁補上:「讓我最痛苦的是_____」把讓你難過、傷心的原因寫下來。

寫出來以後,請審視每個痛苦或悲傷的經驗,想想在痛苦或悲傷的情緒背後,能否感受到純粹意願的存在。因為是痛苦或悲傷的經驗,在你的心中應該會萌生一些想法吧?當你有所感受時,試著將你的感受寫在痛苦或悲傷的經驗旁邊。

從工作中享樂:世界需要你的喜歡

很多人看待工作,還是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思維,覺得工作就是忍耐,不可能開心。

榎本英剛提了饒富意味的問題「你認為厲害的職棒選手會不喜愛打球嗎?你覺得技藝高超的鋼琴家會不享受彈奏嗎?」當然不會!正因為喜愛、享受,才能成為頂尖,他們的工作就是做自己愛做、想做的事。

之所以人在思考工作時,覺得無法做想做的事有四個理由:

  1. 普世認為只做想做的事,是任性
  2. 不曉得自己想做的事是什麼
  3. 不知道如何做想做的事又足以維生
  4. 沒有可以協助人們做想做的事的支援系統

在求同意識強烈的社會,「只做想做的事是任性行為」的想法根深蒂固。可是,如果可以讓一個人做他做想做的事,可以讓這個人的可能性發揮至最高限度。當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就會改變想法:認為不做想做的事才是任性。

或者有人會說:「大家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世界就無法正常運轉」。作者的觀點是——恰恰相反,因為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問題」,才讓不同的人產生想要解決不同問題的純粹意願,純粹意願將會催生各自的天職。所以也可以這麼說,上天為讓一個人找到他的天職,所以給了他一道難題。

練習③:為存在意義立假設

  • 回顧前兩個練習
  • 完成句子:「我是為了_____才來到這個世界」

用你的直覺與創造力,好好地想答案。然後再把浮現的想法全部寫在筆記本上。如果需要,你可以請教熟悉你的朋友,再一起腦力激盪。

發展創新職與複合職:別被舊的工作、職稱困住

我們被教育要「適應工作」,現在可以反過來——讓工作去適應你。

你知道嗎?美國勞工統計局和多份報告指出,約有 25% 至 33% 的工作職務,是在過去 30 年新出現或由傳統職務轉型而來,這個數字隨產業不同而異:科技、數位行銷、新創、生物醫藥與再生能源領域新工作比例極高,甚至 50% 以上皆屬新型態。這個結構性改變還在持續,某些傳統職位消失的同時,新興職務持續誕生。

書裡的「創新職」概念,就是藉由你的純粹意願,組合出專屬於自己的職業樣貌

還有「複合職」:同時擁有多個收入來源,其中一部分是穩定卻不是最愛的「外送員工作」(書中本來用「計程車工作」),用來支撐你去做真正喜歡的事。

練習④:意願組合的創意職業卡

  • 把純粹意願寫在小卡片上,像發撲克牌將卡片排在眼前,試著組合。
  • 隨機組合出新的職業或專案想法,發想至少 5 個有趣點子

盡情發揮你的創造力,試著創造出前所未有、專屬於你的工作。也可以找別人幫忙,大家一起來腦力激盪。

把你想到的工作寫在筆記本等紙張上。或許幾年後你真的從事上面所寫的工作呢!

挑出最想試的方向

有了點子,不代表要馬上全押。先挑出那些符合理想、又可能做得到的方向,逐步嘗試。

練習⑤:篩選並想像核心工作

  • 圈出符合前面練習3中自己存在意義假設的項目
  • 選 1~3 個你可以開始嘗試的工作
  • 閉上眼睛想像每天在做它們的情景,記下感受

想像一下自己同時做這些的工作的樣態。然後再想像透過這些工作,實踐存在意義的樣子。把你的感想寫在筆記本上。

當心惡魔竊竊私語

追夢的過程裡,腦中總會冒出那些讓你卻步的聲音:「不行啦」、「太晚了」、「你誰啊」這類的想法。

作者稱這樣的自我批判或負面思考為「惡魔竊竊私語」,最好的對抗方式就是讓它們現形。

練習⑥:擊退腦中的惡魔耳語

  • 在筆記本寫下腦中出現的否定語句
  • 每次在腦中出現,就用「劃正字」方式記錄次數

持續做這項作業,惡魔的竊竊私語就會在白日陽光的照射下消失,威力應該會減弱。這個作業持續一段時間後,請嘗試感受內心的恐懼感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把想法說出來!引發共鳴與行動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有個念頭「這會不會太理想化了?」,但作者提醒我們:目前生活中的現實,在過往也都曾經只是個待實現的理想。今天的理想,將化為明天的現實。

當你真心說出想做的事,就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資源與人脈,書裡把這叫「引發共鳴」。和你有相同想法的人,會產生「我想盡可能地幫助他」這樣的念頭。

練習⑦:大聲說出你的想做

  • 在一週內,對 5 個不同的人說出你的想做事
  • 用「我真的想做_____」的語氣
  • 記下對方的反應與提供的資訊

共鳴或許不會馬上發生,也可能你跟傾聽者之間沒有任何互動。儘管如此,你還是要仔細觀察一段時間,注意是否有看到或聽到任何對你有利的情報。

如果,你得到了讓你有共鳴的情報,趕快寫在筆記本上。

練習⑧:小行動測試

  • 上一個練習收集的資訊裡,挑一件可在一週內完成的小事
  • 立即安排並執行

就算只是小事一件也沒關係。想好一件可以在一週內完成的事。然後當你行動後,發生了什麼事?有何體悟?仔細察覺,最後把這件事寫在筆記本上。

創造自己的天職,現在就開始

不要把「創造天職」當成遙不可及的目標。它不是等你條件完美才會發生,而是從你此刻的第一步開始。

讀完《工作的真義》,我更確定一件事—在思考自己的工作與天職時,我們不是沒有方向,而是缺少承認自己真正想做的勇氣。

「純粹意願」這四個字聽起來浪漫不切實,但它同時也是很務實的行動指南。因為只有它,才能讓你長久投入,又能為他人帶來價值。

如果你現在手邊有紙筆,就從第一個練習開始吧。寫著寫著,你可能就會逐漸發現,天職不是遙不可及的終點,由你的純粹意願所驅動的旅程,從此刻開始。從發現自己真心想做的事開始,就是邁向天職的第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9.7K會員
210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7/17
創作者是依靠才華,還是運氣?《生存所需的行政事務》透過漫畫形式,闡述坂口恭平如何透過虛構事務員吉姆,學會實踐夢想。核心在於「行政事務」即「整理『數量』的技術」,聚焦「時間管理」與「金錢管理」。書中強調將夢想「可視化」為具體計畫,並鼓勵多元收入。這本書不僅是自由工作指南,更是實踐理想人生的務實工具書。
Thumbnail
2025/07/17
創作者是依靠才華,還是運氣?《生存所需的行政事務》透過漫畫形式,闡述坂口恭平如何透過虛構事務員吉姆,學會實踐夢想。核心在於「行政事務」即「整理『數量』的技術」,聚焦「時間管理」與「金錢管理」。書中強調將夢想「可視化」為具體計畫,並鼓勵多元收入。這本書不僅是自由工作指南,更是實踐理想人生的務實工具書。
Thumbnail
2025/07/09
在C/P值至上的時代,為品牌創造更高價值的關鍵來自「情緒價值」。深度解析《情緒價值》一書精髓,提出核心的「雙故事線」策略:一方面以消費者為主角,打造動人故事;另一方面塑造品牌自身的人格魅力,創造嚮往。並提供從尋找情緒觸點到建立「我們」社群的「情緒價值五步驟實戰指南」,助您打造更有溫度與忠誠度的品牌。
Thumbnail
2025/07/09
在C/P值至上的時代,為品牌創造更高價值的關鍵來自「情緒價值」。深度解析《情緒價值》一書精髓,提出核心的「雙故事線」策略:一方面以消費者為主角,打造動人故事;另一方面塑造品牌自身的人格魅力,創造嚮往。並提供從尋找情緒觸點到建立「我們」社群的「情緒價值五步驟實戰指南」,助您打造更有溫度與忠誠度的品牌。
Thumbnail
2025/06/13
《喚醒你強大的內向潛能》是一本針對內向者如何運用自身優勢、發揮更大潛能進行探討的專業好書。作者大山榮作是美國精神神經學會專科認證醫師,本身個性也十分內向。他以診斷近兩萬多人後得出的結論,以心理學、醫理科學等實證翻轉關於「內向性格」的偏見與誤解,並且建議內向者發揮8種獨有的性格優勢,讓自己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6/13
《喚醒你強大的內向潛能》是一本針對內向者如何運用自身優勢、發揮更大潛能進行探討的專業好書。作者大山榮作是美國精神神經學會專科認證醫師,本身個性也十分內向。他以診斷近兩萬多人後得出的結論,以心理學、醫理科學等實證翻轉關於「內向性格」的偏見與誤解,並且建議內向者發揮8種獨有的性格優勢,讓自己發光發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所謂「熱愛工作的人」 是因為找到了適合他人生「天性」的工作 真正達到「適才適所」的人吧! 通常,他們的內心也是寧靜祥和的... 甚至在 達成什麼時,發自內心帶著喜悅的吧 每一步是... 「帶有餘裕」的吧 能做多少是多少 並且能「用心體會每個當下」 (還記得,當年參訪英
Thumbnail
所謂「熱愛工作的人」 是因為找到了適合他人生「天性」的工作 真正達到「適才適所」的人吧! 通常,他們的內心也是寧靜祥和的... 甚至在 達成什麼時,發自內心帶著喜悅的吧 每一步是... 「帶有餘裕」的吧 能做多少是多少 並且能「用心體會每個當下」 (還記得,當年參訪英
Thumbnail
如何避免再次陷入職業倦怠的泥沼?透過分析現況、注意小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如何避免再次陷入職業倦怠的泥沼?透過分析現況、注意小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每一次討論「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究竟能不能成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或是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麻煩,而感到「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也許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個工作裡究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去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把它們變成興趣?」
Thumbnail
每一次討論「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究竟能不能成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或是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麻煩,而感到「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也許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個工作裡究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去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把它們變成興趣?」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