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前一兩年,我只有領醫院的薪水,頂多加一點加班費。每次月初排班,就完全知道下個月能領多少。
同儕抱怨工作太忙、工時太長,我也在想:難道這份工作就只能這樣嗎?
後來我開始挑戰不同的工作任務,也開始學習投資,才打開另一條路。不過工作的勞累程度還是一樣,因為整體的醫療環境就是如此🥲。
直到近幾年走上身心靈學習,慢慢往內觀照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才發現:當你願意打開所有可能性,你會遇見各式各樣的貴人,也會迎來新的工作機會。
身旁的人換圈越來越快,從原本月薪幾萬的同儕,到現在認識不少月薪幾十萬甚至百萬的人。才驚覺:原來,還有這樣的生活模式!
當你真心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會有選擇夥伴的權利💖。

你身旁的隊友是什麼樣子的呢
回過頭來看,這些道理我們其實都聽過,只是差別在:有沒有那個決心踏出第一步。
1. 論眼界
常聽人說:「你的收入,就是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這背後其實是「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會無意識把自己和身邊的人做比較,進而設定目標。
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安於現狀,你很難看見更高的舞台;但當你與月薪數十萬的人交流,你也會開始思考:原來這才是另一種可能。眼界,決定了你是否願意相信「自己也能到達那裡」。
2. 論環境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告訴我們:社區中有一幢建築有少許破窗,如果那些窗沒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佔領、定居或者縱火。
職場與生活環境也是如此。當周圍充斥散漫與抱怨,你再自律也會慢慢被拉低;相反地,如果環境裡的人習慣挑戰和突破,你也會被推著往前走。
環境不是背景,而是默默塑造你習慣的土壤。
3. 論能量
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人就像海綿,會不自覺吸收周圍的情緒。
如果你長期與負能量的人相處,你會被消耗甚至懷疑自己;但在正向、支持的群體裡,你會被鼓舞,甚至走得更快更穩。
能量是一種看不見卻無比真實的力量,好的隊友會推著你往前,壞的隊友卻可能在你跑到一半時鬆手。
打造你的神隊友
所謂的「神隊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你主動去選、去靠近,甚至去成為的。
因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對的人,才能讓你走得遠。
#神隊友 #自我提升 #內在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