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生質能發電
克里斯提安斯塔,瑞典南部一座僅 8 萬人口的城市,以生產「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聞名全球,作為農業與食品加工中心,克城就地取材,以馬鈴薯皮、糞肥、食用廢油、過期麵包與豬腸來生產能源。將這些廢物轉變成沼氣,沼氣燃燒後產生熱與電力,提煉後還可作為汽車燃料。他們也收集舊垃圾掩埋場與污水池散發的沼氣,以及地板工廠的木材廢棄物與修剪下的枝葉,燃燒供熱。
克城利用沼氣從事全面的區域能源改造,已使其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半,並讓當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過去 10 年足足減少 1/4。過去用來運送取暖用油的油罐車,現在用來運送木屑顆粒(wood pellets),這是當地偏遠區域的主要生熱燃料。市府也以沼氣燃料提供公有汽車、巴士與卡車之用,免除每年需購買近 50 萬加侖的汽油或瓦斯。
中央生質供熱系統價格高達 1 億 4400 萬美元(約台幣 41 億 7670 萬元),包括興建一座新的焚化廠、鋪設管線、汰換暖氣爐並裝設發電機,所有費用都由市府負擔。官員表示,市府已有重大回收︰克城現在每年耗費 320 萬美元(約台幣 9282 萬元)供應市府建物暖氣,較先前斥資 700 萬美元(約台幣 2 億 304 萬元)仰賴石油與電力供熱,有著明顯差距。
生質能,化腐朽為神奇
生質能,利用糞便、果皮、垃圾、汙水等,作為原料,轉換為我們家家戶戶每日日常所需用電。克城利用這些來自於人類生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經過能量轉換,重新為人所用, 值得許多輕忽垃圾分類這項大工程的人們學習
此工程將面臨到的最大阻礙當屬「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了,雖然這項工程攸關大眾利益及環保的促進,但是「誰希望一個髒亂惡臭的公共建設蓋在我家隔壁啊」於是,將回收場或發電廠周邊的環境及衛生品質維護就更顯其重要性了!瑞典當初設立此一發電廠時也曾遭到當地居民反對,但在增加了多道過濾設備的設施後,經過多年的溝通,居民也與政府達成了共識;而方便的「垃圾回收販賣機」建設在街頭巷尾更是促進了居民資源回收的意願及動力,試想,如果你家巷口開了一間便利商店,你會因此露宿凱道抗議嗎?當公共設施不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帶給居民更多好處與便利時,自然就不會產生鄰避效應啦!
生質能發電,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發展的潛力!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廢棄物隨地傾倒的問題,還可以將之轉為電力,應是為台灣未來推廣的能源之一!
續集:
- 能源專題: 取與捨在地思考
-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2 冰島,來自地心的熱情
-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3 核能轉型法案,台灣,有決心嗎?
-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4 排列組合,穩定能源來源
-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5 進擊的巨人~聞核色變
-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6 德意志 風起
責任編輯:黃子維 核稿編輯:黃琬婷、張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