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書名即為「恰如其分」的實例,作者方儉所關懷的對象是台灣,主題是能源,而革命則為其性質,而在書名的另一個意指下,也代表著臺灣進行能源革命的可能性。
固然能源上最具爭議性者即為核能,然而在作者的批判下,很顯見的核能並不是個別的問題,而是整體制度上問題的一個環節而已。
前言中作者這麼說:「我們都知道台灣地震多、颱風多,地震與颱風帶來再大的災難,都不算『意外』,這是台灣特產,我們必須承擔。所有的災難,都是人禍。」雖說此言似為妄斷,然其係以小林村與越域引水的關聯為佐者。即將阿里山山脈東面的荖濃溪水引導西邊的旗山溪長12km,過程中包括鑽鑿與45公噸的TNT炸山,雖斯時水利署長稱因相距11公里而無關,然而11公里是台21線的距離,地質上的直線距離距離引水隧道只有7公里,距離崩落的獻肚山頭只有2、3km。同樣地,福島核災也是人禍(先前文章已提及),而台灣的核電廠狀況是核一在石門區、核二在萬里,兩者都在海嘯與斷層帶,而因當初地質探勘之粗糙(未按標準調查廠址一萬年的古地震、古海嘯地質紀錄,甚至連百年都無),核二的反應爐竟在兩口硫磺溫泉眼上,若我們也遇上了地震與海嘯,災難將是遠超於福島事件,而原因仍然離不開政治,即在興建時國民政府遷台僅將台灣作為反共復國的基地而已,探勘評估什麼的當然沒那個時間。
而如高雄氣爆事件上,作者也認為共同管線本為必要,就如巴黎的下水道系統,高雄的問題在於長期對於管線的無知而無規劃,亦無市民參與,市民也漠不關心。然我認為即便為解嚴後30年後的今日在取得特定組織的文件都如此困難,何況在解嚴初始的90年代,遑論政治壓迫數十年下來所形塑出的「母湯差政治」的市民心理。但作者如此之指責,或許是希望市民能醒覺,了解到自己的處境與權益,進行爭取而不是漠視。
而這就進入作者於本書中最重要的關注:電。電是能源的一種,而能源是power,power同時也代表權力,作者從此理解提出掌握電的人掌握區域內最大的權力,所以也提出電是一種基本人權的主張。當然作者的主張不免激進,然於其鋪敘中亦可清晰想像其所擔憂之情況,也就是電力公司所掌控的區域內能源分配上,在台灣的區域是單一電網,總體的調配都是單一性的,而在現代不像過往燈是煤油,通訊是飛鴿等,簡言之,現代人生活各層面無法脫離於電,沒有電就沒有動力,甚至連時間都會停在停電那一刻。進一步,作者提出電力與電信的整合,以USB為例,不僅能輸送電力,同時也能提供位元數據的運輸,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烏托邦的遐想,而是合理可行的未來。
除此種種外,書中亦有對於再生能源的提倡及與核能的價格/成本比較,政治制度的針砭,以及對於台灣的憂心等等。或許有些部分會讓人感到「有點超過」,但我想可以形容這就像爬山,或許一座一萬公尺的山有人看得到山頂,而若我們願以山頂作為目標,縱然未能攻頂,仍能達成五六千公尺,亦非不多的成就。作者的文字,平實卻略帶點粗氣,散發出草根性,十分容易打動人,也帶給我一些未曾知道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