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之後,往往會覺得社會很複雜,要處理的事情變得很多。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面對的問題其實很單純,你的目標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需要那個分數,你的敵人很明確,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操心的,這是一個簡單問題。
但是出了社會就不一樣了,就算組織的目標很明確,你也不能一股腦兒的往前幹,你還必須考慮到資源分配、同事心情、上司的臉色等等,一沒注意可能會讓你的職場之路寸步難行,這時候你面對的往往是兩難問題。
舉例而言,事務所再分配人力的時候,用公費去作衡量標準,很難達到一個大家開心的結果,因為有些case公費低但是工作量極大,你用了一堆人力去產出小額公費,勢必不合理,但是用的人少對那些參與的同事也不公平,這是一個兩難問題。
長期下來,很多人會對工作產生厭倦,畢竟你每天上班就在處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一點都不自由,生活上缺少目標,所以現在的主流就是尋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壓力太大、工作事務太多,我必須多分配時間在我的生活上,那這個方法可行嗎?答案是:不一定。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
-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朋友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
-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克里斯汀生教授在裡面提到如果要談到快樂,如果不知道如何讓人的熱情燃燒起來,再怎麼談也是空談。有些公司認為只要有好的薪酬就可以讓員工滿意,這是所謂的「誘因理論」,但誘因理論卻無法解釋像是軍人、非營利組織工作者等為了榮譽、關懷而犧牲奉獻的精神。
另一種邏輯則是「雙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將工作情感拆分成“保健因素”、“動機因素”,它更明確的區分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工作。
- 保健因素:地位、薪水、工作是否穩定、工作環境、公司政策與管理法則等,即使不斷改善工作得保健因素,你也不會立即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
- 動機因素: 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可、責任與個人成長,你能從工作本身感覺你的付出是有意義的。動機是由內而生,出自你的內心和工作本身,有別於外來的鞭策或刺激。
孔子有句話叫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單純地知道它不如喜歡它,但是好之者往往還是有其他的目的,例如為得到關注而去做某件事、為了得到好成績而去唸書。
而樂之者又比好之者更上一級,他不用其他的因素去驅使他去做,什麼名望、金錢都是附加的東西,做這件事就能讓他感受到快樂,它是由內而外的、單純的喜歡。
好之者有能力,而樂之者有特長(strength)
所以我們不應該追求生活、工作平衡這種事,因為你根本平衡不了,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追求工作內的幸福。
馬庫斯·白金漢(Marcus Buckingham)與阿什利·古道爾(AshleyGoodall)在
《九個工作謊言》裡有提到如果你工作時間裡面有20%以上都是在做樂之的事,你就不太會有過度疲勞,但只要每低一個百分點,你的精疲力盡感就會上升一大截。
所以我們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檢視一下我們的工作內容,有什麼是我們熱愛的?有什麼事我們不喜歡的?那我們能不能多做一些我們熱愛的事,而減少做我們不喜歡做的事。
能不能多做一些我們熱愛的事,而減少做我們不喜歡做的事。
現實的選項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很順利的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所長,也許在受迫於現實的情況之下,必須做跟自己本身個性完全不合的工作,那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分散風險的概念去增加我們生活的多樣性。
金融學者馬科維茲(Harry 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堪稱是現代金融學的大爆炸理論,在投資裡面,只要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性,我們就可以降低整體的波動度,也就是“風險”。
在經典的投資理論有這樣一個案例,假設有一筆錢做投資,目前有兩個股票可以選擇,收益都是8%、風險都是25%方差,其相關係數為0.3,那現在是要都投資在同一個股票中還是個放50%呢?
很多人憑直覺認為既然股票與風險都相同,那不是都一樣嗎?但是答案只對一半,收益的確都是8%,但是分散投資的方差卻下降到了16.25%左右,換句話說,用投資組合比投資單一股票的風險下降了35%左右。
無法轉換工作的人也是一樣,多培養不同的興趣、參與不同的活動,增加生活上的多樣性,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上帶來的壓力。
簡單不是大人的選項
就像卡繆說的:「生活就是選擇的累加。」我們面對的從來不是一條單行道,如果這條路很容易,報酬又很豐厚,那你怎麼會有機會搶得到呢?
就跟風險與報酬是相對的一樣,通常的選項都是容易的事、報酬就低;困難的事、報酬就高,這是一個兩難問題。從學校畢業之後,沒有固定的敵人,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怎麼做,不是翻翻參考書後面就會有解答,不僅僅要靠體力與智力,更需要的是智慧與氣度,一個兩難的人生才是大人的人生。
Facebook : 查思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