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老師不斷強調「歸屬感」和「價值感」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先來說說「歸屬感」吧!什麼是「歸屬感」呢?
所謂的「歸屬感」指的是「渴望被接納和受到重視」的感覺。
孩子之所以一直追尋著「歸屬感」,是希望得到「安全感」,同時希望得到肯定與認可。也就是說希望能建立起一種強壯的情感上的連結。
如果孩子對於「歸屬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孩子可能會因此開始做出一連串讓家長頭疼的行為,來爭取「歸屬感」(不一定能夠自覺到其深層的需求。例如:尋求關注⋯等)
簡單來說,孩子不停地用各種行為來確認自己是這個家庭裡「重要的一份子」,不管怎樣都是父母最重要的寶貝。這不是要父母口頭說說而已,孩子還需要能在父母的實際行為中感受到。
那我們平常可以怎麼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呢?讓孩子做家事是一個好方法。
因為家是大家的,所以需要每個人來共同努力維護。可以視孩子的年紀和能力來分配適合的任務。在孩子做家事的過程中,除了能建立起「我做得到」的信心,還可以因爲自己對家的有「貢獻度」和「參與感」,而強化了對於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