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智利的名導帕布羅.拉瑞恩繼推出《第一夫人的秘密》(Jackie,2016)後時隔兩年,再次以聚焦女性描寫的新作《關於艾瑪》(Ema,2019)挺進 76 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關於艾瑪》展現了濃厚的實驗氣息與導演的野心,結合風格狂放無拘無束的雷鬼動音樂及舞蹈,講述一則有關性別、傷害、愛的抗爭。
艾瑪有一頭淡白金色俐落短髮、寒冷如冰的凜冽眼神,然舞姿曼麗、野艷逼人。她是熱烈而自由的舞者、她是狂放不羈的自私愛人、她是親和慈藹的肢體語言老師,她是渴望擁有孩子的脆弱母親。由於艾瑪的丈夫不孕,於是夫妻兩人領養了保羅。但保羅的行為偏差一再影響夫妻的生活,最終保羅縱火燒掉了房子,也灼傷艾瑪妹妹的半張臉,自此毀容。一邊是得來不易的孩子,另一邊是親妹妹,陷入兩難的艾瑪不得已只能將保羅退養。事後艾瑪後悔不已,決心找回養子、找回被自己拋棄的愛。而《關於艾瑪》的故事便由此開始。
電影中的艾瑪的氣質多元而模糊,並且角色動機難以捉摸,但艾瑪自身散發出的那股危險的神秘美感卻讓人趨之若鶩。一如導演所言:「在神話中,太陽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但我們讓艾瑪成為太陽,所有人都要圍繞著太陽、圍繞著她旋轉。」在電影開頭一場以太陽為背景的舞蹈演出之中便開門見山地代入這個核心概念:所有舞者像是受到太陽的引力牽引一般,圍繞者艾瑪跳著舞,艾瑪就是太陽,是掌握一切的神。於是不論是片中人物或是觀眾,都在不知不覺間被捲入以艾瑪為核心的狂亂漩渦之中,心甘情願,無法自拔。而類似的翻轉性別意象也以不同的形式反覆出現在電影中:不同於過往認知的男人陽剛、女人陰柔,總是以褲裝現身的艾瑪是火焰的象徵,當她手持噴火槍在城市四處縱火時,高昂的火舌彷彿替她歡唱生猛的自由與女性主義;另一方面,她所勾引的男子則是消防員,水的象徵。然而水卻無法撲滅猛烈燃燒的火,反之被其吞噬,艾瑪無疑是握有主導權者。或許「反抗男性主導的世界」的文本在現今已是陳腔濫調,但本片中卻以全新的手法做出一場風格大膽的實驗敘事,不落窠臼。
不只是談性別,艾瑪更要談自由。艾瑪原本的職業除了藝術性民族舞團的舞者外,也是一名在小學教導肢體表達的老師。她說她要教的是如何自由地表達自我。她所追求的是完整不被限制的自由狀態,像是她熱愛的街頭雷鬼動,能夠毫無顧忌地表達所有的歡愉喜悅。片中也有關於雷鬼動與學院派舞蹈的辯證,即使雷鬼動舞蹈含有大量的胸腰臀的擺動動作,但這不只是奢淫豪靡的性暗示;而是代表說明這項舞蹈的叛逆與奔放,能夠毫不避諱,坦誠地擁抱所有的快樂,包含性與愛。不受外在眼光束縛,是一種完全的解放,自信而驕傲。艾瑪也以雷鬼動的自由之美,收服了她在片中繼丈夫、消防員之後的第三個情人:代表限制、拘謹與壓抑的女律師。艾瑪以舞蹈與性愛為籌碼,如天使又似魔鬼,贏下一個個愛人,攻城掠地。最終在片尾,艾瑪成功實現駭人的計畫,進入保羅的新的學校任職,並與保羅的新家庭產生不可抹滅的關聯,找回曾經被自己拋失的孩子。
是的,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太過依賴巧合的結局。但在跳躍破碎的剪輯與場景切換下,觀眾也逐漸迷失於艾瑪一手打造的渾沌之中,讓整個故事能夠令人信服,因為艾瑪是太陽,是掌握一切的神。
除卻結局,這個故事的肇因其實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退養保羅的艾瑪顯然也是被害人,但周遭的人卻只指責艾瑪,將她冠上冷血母親的罵名。連社工也攻擊艾瑪的人格及艾瑪丈夫的性傾向,稱他們不適合擁有孩子,還說保羅只是「想證明自己是不管做了甚麼錯事都能被原諒,值得被疼愛的孩子」,個人覺得縱火實在是太超出一個孩子可以做的壞事的極限了,這可是犯罪!我以為社工應該會提供協助教育被領養的孩子,而不是袒護未成年的罪犯。但這個事件只是揭示了故事起點,顯然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於是只能以國情不同為由說服自己就此打住,畢竟這部電影精彩之處可不是在此。導演與演員聯手創造了一個色彩斑斕、慾望橫流,卻渴愛荒涼的城市景象,令人驚嘆。艾瑪本是個太過飄渺虛無的形象,但關於這個角色的靈魂空洞也吸引觀眾去思考猜測,與電影一起共同創造完整了這個角色,使得這個千姿百態的女主角具有說服力。當然演員瑪莉安娜.迪.吉洛拉莫的演出也是精彩絕倫,從眼神表情到舞動的肢體,連高難度情慾戲碼都交出了獨到的詮釋,對於完整艾瑪的世界觀功不可沒。看完電影之後,我仍舊深陷在以艾瑪為名的漩渦之中,心甘情願而無法自拔。
*本文獲得《釀電影》X 2019 金馬影展 影評徵文比賽【佳作】*
文采明亮、敘事大氣,將電影氣質捕捉得躍然紙上,惟情緒偏向激動,致使段落節奏和視角不太穩定。(評審推薦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