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怎麼會剛過完年,就提這麼沉重的標題XD
可能是最近有些感觸吧!
彬先生不得不停下腳步,告訴自己,必須再花點時間思考人生規劃。
50歲的打擊
還記得彬先生在過年時候,跟岳父聊到工作這塊,
岳父提到自己有個客人(以下稱甲),50來歲被公司派到大陸擴廠,擴建完卻無法歸建。
在台灣的老闆,只是淡淡講了一句:
台灣在縮編,沒有你的位置;大陸的部分陸籍也上手了!
而不確定是找不到工作,還是無法高薪低就,甲就遲遲失業到現在........
40歲的轉折
同事乙是位在越南待了8年的台幹,現在40歲了,卻想家了!
正考慮著留職停薪回台灣找新的工作,好好回歸家庭生活。
但怕的是,自己這樣的條件,無法找到適當的工作,白白消耗了自己的海外經驗。
但台灣的職場,對這樣條件的工作者,似乎不太友善,
所以乙也是膽戰心驚地評估下一步,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手上還有點積蓄可以斡旋。
35歲前的徬徨
很難想像時間過得這麼快,
咻~~~~地一下!人生就接近第一個轉折點-35歲。
該換外商?換個穩定的小公司?自行創業?斜槓?
小孩準備出生?後續照顧問題-雙薪、單薪?小孩一個、兩個?
父母同住-住近便於照顧、夫妻又有私人空間?同住省費用、易於照顧?維持現狀?
全部都是可以獨佔一席的大問題!!
明明自己從30歲就開始想的阿!怎麼到了快35還想不通,天阿!!
(迷之聲:這真的是我心中的吶喊!)
結語
讓彬先生不禁想到羅胖講的一句話:
自帶能力的人,不管是在大企業、小企業或者是自行創業,應該都不成問題。
所以不用多討論他/她們在哪才會活得好好地XD。
但問題是在,怎麼樣自帶能力?????????????????????????????
這是彬先生也想了解的,我想讀者應該也很想知道XD,假設大家都很好奇啦XD
或許,就像羅胖講的:「把自己當成個體(一人)公司來經營,公司對你/妳只是聘僱關係,真正重要的是你/妳產生的時間價值。」
於是乎,彬先生想通了,我不該拘泥在公司能給多少報酬,苦苦哀求自己無法掌握的升遷、加薪機會。
反而,自己應該多方增加自己的能力及見識,想辦法增加收入來源的種類才是正解。
把自己當成公司來經營,時時檢討換算自己的單位時間產出所換來的報酬,或許就能夠專心一致地朝向自己要的路---穩定的收入來源及踏實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