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抉擇(上)-談我如何選擇這樣工作、那樣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在看舒國治老師的文章,不論是方格子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或者是今年出版的【理想的下午】一書(詳見備註一),就覺得「啊!真是淋漓暢快!」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啊!除了從心理學知識出發之外,原來也可以單純從怎麼遊蕩、怎麼生活來體悟人生的美。以一頓飯為例,單單享受一頓飯,從專注地備料到切、煮、燉、炒,到最後的品嚐、下肚,無一不是生活之美;以散步為例,在自家附近的巷弄遊走,試著繞行於不同幽徑,賞玩不同街道風景,則無處不天堂。讓我不禁回憶起之前去峇里島遊玩的一段時光,雖只有三五天,但那短短的假期時光,真是我人生的寶藏。

  突然想起大學時曾在一堂「生涯規劃」的課上進行「生涯幻遊」(詳見備註二),當時想像的是30歲的自己,不知是巧還不巧,本獅去年正逢三十大關,今年若過完生日就將至31,最近不禁頻頻回顧這三十年來的自己過得好不好?過去三十年過得還滿意嗎?現在30邁向31的自己又過得如何呢?當初大學時期進行「生涯幻遊」時想像的30歲的工作與生活,有50%的願景已於過去幾年實踐過了,但後來因為實踐過後實在覺得不怎麼快樂,看似光鮮亮麗的生活,實則身心倦怠,就像鞋子很漂亮但不合腳、一直磨腳一樣,主人始終還是會把鞋子丟掉的,所以那50%的生活模式後來就被我放生掉了!30%的願景正要在今年實踐,算是人生當中最美的spark。剩下20%,因為認清現實,知道這輩子永遠都實踐不了,所以也已心甘情願向現實低頭,不再強求自己努力去追尋了。

  總括來說,十年前20歲的自己所想像的30歲的自己,真正可能達成的夢想藍圖居然只剩30%,至今30歲的自己不禁苦笑:20歲的自己真是不諳世事啊!過於天真爛漫了啊!也罷。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雖然只活過了三十年,但至少在這三十年間的歷練與累積,讓我對於「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實際可以達到的生活」兩者間的差距可以平衡到越來越接近了,對自己也越來越接納了。如此甚好。

  或許外界有人看我過得不算太好,甚至有些慘淡,或有人猜測我應該過得不錯,感覺「看起來」很厲害,但不論別人怎麼評論,我內心倒是蠻坦然自得的。也許有人覺得我「很年輕」,也許有人覺得我「菜味很重」,也許有人覺得我過於叛逆、自我中心,但那都無所謂,我覺得自己已經走到黃小琥唱的「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的人生階段,當然很多時候會感到痛苦、受傷,但也相對淡然地面對,因為知道人生中的痛與傷是必然,也都會日漸度過;當然偶有開心、雀躍之時,我會相對地珍惜,學著深刻感受與記憶,因為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有一兩件事讓自己感受到開心,就會心存感激。

自問:為何不再繼續實踐當初20歲時所擬定的夢想藍圖?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好像就漸漸放棄掉青春時期的夢想?為什麼你現在的夢想跟當初的版本差距有點大?為什麼你寧可過_____的生活而放棄掉_______的生活?(例如:為什麼你寧可過流浪接案的生活,而放棄有穩定收入又相對多金的生活?) 我會回答說:因為天命(Maktub)。一個人的天命在哪裡,只有他自己能體會。而且個體的天命會隨著年歲增長,有不同的體悟,每個階段也都會幻化為不同的任務。了解者恆瞭解之,不解者恆不解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需要百分之百了解另一個人的道理。但若可以在不言說的情況下就被懂個一兩分,就已彌足珍貴,也值得珍惜。



備註一:《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一書,是舒國治老師的作品,早在2000年就有遠流出版的版本,新經典又於2021年出版「二十周年全新版」,將31篇寫遊蕩、寫生活也展現美學的散文收錄其中。

備註二:「生涯幻遊」是一種引導個人進入冥想,想像未來生涯規劃圖像與願景的助人技巧。可用於生涯課程或團體活動帶領,幫助成員了解自己內心渴慕的生涯藍圖。

備註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常提到「Maktub」一詞,為阿拉伯文,意思是「Already Written」,中文即是「命定」或「註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6會員
306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以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介紹自己一步步探索、達成夢想工作的過程,分成思考、行動、選擇三大主軸,環環相扣,因為任何卓越的成果都來自非凡的思考、平凡的行動、不甘於平凡的選擇,而本書就是在介紹具體如何兼顧這三個要素。
Thumbnail
這本書是以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介紹自己一步步探索、達成夢想工作的過程,分成思考、行動、選擇三大主軸,環環相扣,因為任何卓越的成果都來自非凡的思考、平凡的行動、不甘於平凡的選擇,而本書就是在介紹具體如何兼顧這三個要素。
Thumbnail
小時候父母期待小孩成績優秀,進入場職場從新鮮人拚到年薪破百, 適婚期時催促著結婚生小孩,早點讓父母含飴弄孫,每到一個年紀都會被傳統思維推著往前。 像是生活在一個機器的時代,每天固定的運轉著,朝著時間點任務前進。 然而,一路拼搏後,終於擁有高薪工作、房車皆有,幸福家庭令人羨慕。 也可能30好幾,工
Thumbnail
小時候父母期待小孩成績優秀,進入場職場從新鮮人拚到年薪破百, 適婚期時催促著結婚生小孩,早點讓父母含飴弄孫,每到一個年紀都會被傳統思維推著往前。 像是生活在一個機器的時代,每天固定的運轉著,朝著時間點任務前進。 然而,一路拼搏後,終於擁有高薪工作、房車皆有,幸福家庭令人羨慕。 也可能30好幾,工
Thumbnail
《案頭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次旅行,深刻體認到這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無法避開的喜樂與變數,上天都安排天使在旁,只要妳細心與態度謙卑,就會發覺。 一切都是緣分,即使是跟一本書,一切的智慧與理解早都準備好在那裡,緣到了,閱讀就只是最後的
Thumbnail
《案頭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次旅行,深刻體認到這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無法避開的喜樂與變數,上天都安排天使在旁,只要妳細心與態度謙卑,就會發覺。 一切都是緣分,即使是跟一本書,一切的智慧與理解早都準備好在那裡,緣到了,閱讀就只是最後的
Thumbnail
可能你現在才十五、十六歲,或是已經二十幾接近三十了。但是不是常常在半夜的路上、下雨天的街道或是在凌晨的棉被裡,是不是都在想著,我這生中,是為何而存在呢? 現在社會的內卷壓力,加上看到朋友圈的生活很豐富;在看看家人常常不諒解或斥責你,以及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人生就這樣了嗎?
Thumbnail
可能你現在才十五、十六歲,或是已經二十幾接近三十了。但是不是常常在半夜的路上、下雨天的街道或是在凌晨的棉被裡,是不是都在想著,我這生中,是為何而存在呢? 現在社會的內卷壓力,加上看到朋友圈的生活很豐富;在看看家人常常不諒解或斥責你,以及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人生就這樣了嗎?
Thumbnail
你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這個問題我覺得在三十歲這個年紀,好像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小學的時候,總會有一個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 在那時候我總會設定一個完美的目標 高中要讀一所公立學校、大學要明星學校,大學畢業後要到大公司上班 然後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成為一個主管職
Thumbnail
你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這個問題我覺得在三十歲這個年紀,好像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小學的時候,總會有一個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 在那時候我總會設定一個完美的目標 高中要讀一所公立學校、大學要明星學校,大學畢業後要到大公司上班 然後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成為一個主管職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上完天賦心流課程後,這幾天認真去想三個問題。包含「思考未來想成為誰」、「走到人生盡頭,想說什麼故事」、「想像未來的場景,具體描述一整天」。
Thumbnail
上完天賦心流課程後,這幾天認真去想三個問題。包含「思考未來想成為誰」、「走到人生盡頭,想說什麼故事」、「想像未來的場景,具體描述一整天」。
Thumbnail
  最近看舒國治老師的文章,覺得「啊!真是淋漓暢快!」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啊!除了從心理學知識出發,原來也可以單純從怎麼遊蕩、怎麼吃住來體悟人生的美。 本獅試著回顧三十年來的人生,並跟各位談談自己怎麼做生涯抉擇。很任性地把文章切分成上中下集,這篇文章沒寫詳盡的,就留待下兩篇分曉吧!
Thumbnail
  最近看舒國治老師的文章,覺得「啊!真是淋漓暢快!」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啊!除了從心理學知識出發,原來也可以單純從怎麼遊蕩、怎麼吃住來體悟人生的美。 本獅試著回顧三十年來的人生,並跟各位談談自己怎麼做生涯抉擇。很任性地把文章切分成上中下集,這篇文章沒寫詳盡的,就留待下兩篇分曉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