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起床也是一個我三次 burnout 都有的行為表徵
這禮拜經歷了我人生第三次的 burnout,之前不知道這個詞,這次發生過程發現三次發生都有固定的模式跟症狀,於是看了一下
維基百科的資料才理解這真的是一種身心疾病,不是中邪或是自己太草莓,根據維基的內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職業過勞(英語:Burnout)是一種由慢性工作壓力導致的症候群,症狀包含「精神耗盡、對工作的心裡距離增加、對工作的負面感覺、以及工作效率的減少」。職業過勞不被歸類為一種醫學疾病。
在行為上會出現幾個典型的現象,階段的順序不一定,但愈後面情況會愈不可收拾:強迫證明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忽略身心需求、衝突轉移、價值觀重組,情感變得遲鈍、否認暴露的問題,不再喜歡社交、自閉、顯著的行為改變、人格解體、內心空虛、抑鬱、心力交瘁綜合症,甚至出現自殺傾向等等行為表徵。
我在階段的過程都會感受到不太對勁,但往往會持續數週或是數個月的時間才進入崩潰階段,開始出現人格解體、抑鬱、焦慮與自殺傾向等現象,關鍵的觸發因子往往來自於家人或是伴侶的壓力導致崩潰。
三次 burnout
第一次發生的時候是 2013 年去矽谷的旅程,一開始很興奮的想要去踏上三個月的探索,但到第二個月的時候因為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住宿或是開車的成本忽然上升非常多,現金吃緊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加上第一個月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我開車,行程又排得很滿的情況之下常常都是早上六點就開車出門,晚上十點才啟程回家,在身體已經累積了過勞的因子,到約第二個月中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焦慮的現象,會開始逃避起床跟不斷的搓手,後來想到可以靠刷卡聚餐付晚餐錢的方式快速取得現金之後才稍微緩解,也可以爭取到一個月的現金流才稍微解除壓力,但因為當時的女友與家人也完全不支持自己的行為之下就進入了崩潰階段,後來回到台灣後便一直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大約持續了半年,在同學的新創公司工作才勉強維持了生計,但一直沒有辦法完全進入正常狀態,後來是透過「朝山」的儀式,在極限的體能交迫之下重新連結了感官跟知覺,才終於有種魂魄回來了的感覺。
第二次經歷 burnout 是 2017 年弄完 MOPCON 之後想要自己創業,那時候開發出來的 mochai 已經具備蠻強大的搜尋分析能力,同時又想要弄一個屬於 hacker 的空間,設置在交通非常不方便的鳥松,結果證明為了節省成本做這個選擇是完全的錯誤,後來也導致跟當時女友與家人之間的極度緊張關係,也有非常大的現金流壓力,開始做約一個半月之後就進入了 burnout 狀態,身上的資產也燒到剩下只能再撐三個月左右,進而開始出現了一樣的現象,焦慮、抑鬱、逃避起床、害怕社交、生理失調樣樣都來,後來也是持續了約半年的時間,中間靠著各種接小案子勉強活下來,結果是因為研究人類圖理解了自己的設定之後就忽然好轉很多,雖然當時工作沒有順利 onboard 被公司放鳥,但也促成了我成為數位遊牧民族的契機。
最近這次經歷 burnout 其實之前就一直有跡象了,大概七月的時候就一直覺得需要休息,最主要是因為今年碰到疫情在籌辦 MOPCON 的人力跟資源都相當吃緊,很多問題一直都沒辦法得到解決,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完成,幾乎壓力都壓在我身上,那段時間也在幫方格子處理前端的新架構跟負責兩個案子的交付,再加上因為疫情不能出國,在國內報復性旅遊與炎熱天氣泳池往往爆滿的情況之下我原本習慣使用的放鬆方式都變得難以滿足,大概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透過游泳去放鬆肌肉,又因為一直在遷移身體一直處在緊張狀態;八月開始修中藥的課程之後就連週末可以跟朋友聚會的時間都少很多,也開始進入沒有休假的狀態,在前幾天美國帳戶被鎖跟家人的擔憂壓力交迫之下就進入了 burnout 狀態,還好這次已經有經驗了,立刻就決定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跑到台東來調整步調跟呼吸,覺得經過幾天調整之後有比較把感官跟知覺重新連結起來。
三次經驗的教訓
從我自身經驗來看,觸發 burnout 的條件看起來往往會跟「長期過勞」、「金錢壓力」、「緊密關係壓力」、「缺乏休息放鬆」有蠻大的關聯,之前身邊也有一些朋友遭遇類似情境,我都會盡可能去支撐他們的心理狀態,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很容易覺得是在演戲還是這個人太脆弱,但實際上就是身心生病了,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很容易持續處在自我否定跟焦慮的迴圈裡面,解決的方式看起來往往跟類似「修復靈性」之類的概念有關,有點像是一種需要重新格式化記憶與感官的處理方式的過程,才能重新讓心智正常運作,去年在經歷一個人扛下方格子系統的更大壓力狀態之下沒有爆掉很大原因應該是因為壓力最大的期間在泰國有持續的游泳、健身跟偶而禪修、按摩,在還沒有進入過勞狀態之前就有持續透過這些方式去重整身心狀態,也沒有像最近在台灣頻繁的更換住處的情況,或許矽谷很多大型的科技公司會在辦公室設置冥想室也是見證過了不少 burnout 的案例,對公司來說會是很大的生產力損失。
如果你也有經歷過類似 burnout 的經驗,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處理經驗,我覺得也許在台灣的職場環境是一個相對不被重視的議題,但我應該不會是唯一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