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新年前兩個月,我就會開始忙起商品製作,西元年的過年前做月曆、農曆年前則是忙紅包袋、春聯,從2012年底至2020年底,就會有人逼問我:「今年會有紅包袋嗎?」緊接著因為商品開發越來越多元,就紛紛有人會問:「今年有小磁鐵嗎?」「今年會不會做春聯?」……問的人不算多,但會問的一定會有交易(消費),加上我有求必應的工作性格,即使我覺得賣不了多少,還是會計算一下成本,一點點的少量印刷或產出,讓「想要」的人許願成功,我也得到我想要的報酬,完成了這筆買賣!
忙著這些全部經由我手的商品,每天都在布裡、印刷品、訂單裡打滾,賺著過年的紅包錢(以及過年一整個月根本不會有工作的收入)哪怕是一筆只有60元的訂單,積少成多都會是還不錯的收入,加上朋友幫忙的找同事、同好或是在社團號召團購,每個人幾十幾百塊的買著這些商品,就足以幫我賺進一個月的好收入。
突然意識到像這樣有「實體」並且「應景」的「產品」,實在比起每天敲1500個字的文章好賺多了。(去年一整年我的likecoin應該賺了五萬多塊台幣,也不無小補。)我便想著透過文字傳遞的專業、知識、經驗,真的那麼不值錢嗎?真的無法商品化變成一種交易和買賣嗎?
先講幾個簡單的例子: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這系列「值錢嗎?」說也有趣,說讀過這系列的人還不少,也有一些朋友會來問擺攤的細節,或是學生來問「接案」「工作」「人生」的經驗,但真的有人認為「它是商品」需要花錢買別人的經驗嗎?贊助的不說,幾個私下找我閒聊這些事的人,多半都是這樣答的:「不好意思我真的沒有錢付你,但可以喝個咖啡或請你吃飯。」我當然知道要別人掏錢買經驗談是微乎其微的事,但只要有人開口問了,我都樂於回答任何我可以回答的事。
再說「絹印」這項技藝,若是要開班授課,除非是有教學單位找來,或是合作的機會,大半不會有人想「付錢學」。有回朋友因為要做非營利組織的衣服,想說自己學自己印比較便宜,我向來對非營利組織且我願意支持的理念都非常熱心,從頭教了一次絹印的流程,後來學完就「完全沒有聯絡了」的也大有人在。(但多半找我去帶絹印課程的,都付了還不錯的費用,且有機會一定會找我去。從學校到組織,唯有這個例外!)
其他像是「出版專業」,從設計發稿、雜誌規劃企劃,到設計建議評估,讓我常變成「免錢諮詢」的顧問。還有像「開書店」許多進退書或運作的細節,我也熱於分享經驗,但多半都是沒有收錢的,而且多半,99.99999%的人都問完、得到經驗之後,就把你丟在一旁!好像你熱心傳授武藝都是應該的!(唯有一次我收過500元鐘點費數小時,把做刊物的流程全部分析清楚給另一個單位。)
說起「訂閱」這件事,我想還是出在「沒有實體」這個因素,而相對於「有形體」的創作商品,更難建立起「交易模式」,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出版人,還是會認為「出書」是這些專業、知識、經驗商品化唯一的途徑。
當我從「商品的販賣」回頭來看「內容(文字、聲音、影像)」的訂閱,忽然想起一件事:當我們想要把「訂閱制」放在文字內容的產出時,是不是應該先把這些內容視為一項產品,要有人賣才會有買的人出現,若是長期認為「反正我寫好玩的,有人看有人打賞就打賞,沒人的話就算了!」那這個機制就很難成為真正可被執行的落實。
如果再回頭去想詹先生所說的:只要「訂閱」可以有一定的數,那它也未必不是「出版」的另一種可能。
我想對於大多數「沒有訂閱數」的個人或團體,寫字的或是其他網上發表的創作者,多半還是要回頭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有些人「寫爽的」,也不求有人看、不一定要有收入;有些人「寫自我實踐的」,反正還有另外的收入;而有一部分的人,真的以寫作為志業,那麼就得回頭思考:「怎麼樣的經營、行銷模式」可以使那個「訂閱」變多?可以讓自己的作品真正的商品化,有一定的商業模式去支持!(令人感嘆的是,即便是台灣非常優秀出過很多書的作者/家,也多半都是沒有寫作以外的工作真的會餓死!)
「訂閱」這個機制,用在「內容」這個項目上,考驗的不只是「創作者」本身的能力,更甚的是「經營模式」的思考,甚至是「自我形象」的塑造!要靠「贊助」「支持」能成為一種足以支撐生活的所需,多半還是得靠一些經營且行銷的頭腦,如果大部分的時候自己的心態總是「沒差啦!我又不靠這個賺錢」,那也還真的不用太認真思考「要用這樣的創作來賺錢!」
也許有些人無心插柳柳成蔭,但絕大多數的人即使再無心地走進這樣一個商業模式中,得到了一些收入,那背後還是得回到商業模式中的經營面看:買賣與交易要有「供需」的兩方,去創造這些「無實體」內容的需求,讓它們商品化,創造出交易的可能,也許在訂閱制才比較可行。
用「贊助」的概念,永恆都會停在「交情」這種虛無的狀態裡。
圖:我的牛年商品,台南高雄政大書城、台北有河書店有售,
網路熱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