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第一性原理》來看知識工作者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知識工作者藉由內容輸出吸引認同的人、累積影響力,進而知識變現,相信一定希望將產出內容盡可能的傳播出去,最好要能成為經典、流傳越久越好。​
這該如何做到呢?也許因伊隆.馬斯克而紅的「第一性原理」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也能解釋為何會有這麼多關於輸出、出書、教學的建議。​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是什麼?​
第一性原理又稱第一原理,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其屬於哲學與邏輯名詞,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第一原理相當於是在數學中的公理。最早由亞里斯多德提出。​
而在物理學的角度上,「第一性原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術語,意思是從頭開始計算,只採用最基本核心的事實,然後根據此事實推論,創造出新的價值。​
(以上文字來自於維基百科)​

​如果要思考知識型工作者的第一性原理,我們就必須先理解:​​
  1. 人類為什麼需要知識(Why)​
  2. 需要什麼樣的知識(What)​
  3. 如何傳遞知識(How)​

Why-人類為什麼需要知識?▌​

依據《人類大歷史》書中表示,遠古時期的原始人種族相當多樣化,如尼安德塔人、直立人、哈比人、智人...等,然而如今僅剩一個「智人」種族-也就是我們人類,為什麼呢?​
考古學家認為,智人與其他種人類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互助合作」,而為了互助合作則必須要有「共同認知」,因此智人會「分享資訊」給同伴,比如什麼可吃、如何生火、如何對付大型野獸、哪個人是豬隊友...等等。​
「資訊分享」創造的「共同認知」可以讓陌生的智人之間產生信任感,也可以針對某件事情共同思考對策,讓我們智人「互助合作」、增加活存率並繁衍下去,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就好像每一個智人都是一個小細胞,我們透過知識傳遞進行「連結合作」,促使整個人(種族)得以長大存活一樣。​
「互助合作」是我們繁衍延續的原因,而「分享資訊」是人類延續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接受教育、喜歡故事與八卦(傳播)、學習溝通表達以及儲存資料的主要原因。​
以前我總是疑惑人為何要八卦、為何自己這麼怕被他人討厭,看了《人類大歷史》後,才經由智人的特性與發展過程而理解釋懷,如果有朋友也和我一樣有類似的疑惑,比起探詢心理相關書籍,我認為透過這本書從人類生物特性去著手會更容易找到答案。

What-需要什麼樣的知識 ▌​

既然我們「共同認知」是為了「繁衍延續」,那自然需要相對應的知識,我將其分為兩類:​
一、與基本存續有關的知識​
比如:延續維持生命(醫療保健、食衣住行育)、合作需要(商業、人際關係、語言)、生存環境(環保、能源)​
二、面對新問題的新知識​
比如:資料處理(AI、雲端、區塊鏈、腦機)、探詢未知(宇宙)​
假如你有仔細看,會發現我在「食衣住行育」的部分少了一個「樂」,你說「樂」難道不重要嗎?它很重要,但僅限於「當下」。​
我們把食衣住行育樂分別來看,可以知道前四項都是生活必備的剛需,而「育」(教育)是為了傳承知識,依照第一點「人為什麼需要知識?」的邏輯,就知道「育」對於總體人類是最為重要、不可刪減的部分,但「樂」呢?則是當生存或傳承遇到威脅或有困難時,會第一個被捨棄的項目。​
看看古代音樂、舞蹈被保存下來只有幾樣就知道了,可是藝術呢?也是「樂」卻被保存至今哪,這就牽涉到「如何傳遞(保存)知識」的部分,下一點再來討論。​
不過有趣的是,只要能和「育」在一起,即便是「樂」也能傳承,因為「教育」有助於人類知識累積並順利繁衍,因此不論內容為哪一類,只要和教育掛上鉤,基本上是不會輕易消失的​
舉例​
  • 台語/台語教學(因為再不教就要消失,所以須納入義務教育)​
  • 流行音樂/樂理與歌唱技巧教學​
  • 衣服/紡織技術教學、畫作/繪畫技巧教學​
只要掌握知識就能持續產出與傳播,因此長期來說人們傾向守護知識而非單件成品,即便保留也是為了記錄與傳承,其實這也是為何一直以來「老師」這個職業都容易受人尊敬的原因,因為老師是促使「共同認知」、維繫人類發展的知識傳承者。​
這時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本身不是在教學領域,自己的作品有沒有厲害到可以被記錄,或是被收錄進教科書傳承?如果沒有、卻又希望自己在世界上留下點痕跡,也許可以往「育」的方向好好思考。​
不過,只要進到「育」就可以了嗎?很會教英文也不會被收錄進歷史啊?
我認為【知識發展到傳播】有幾個階段:​

知識萌芽與觀察→發展知識學說→知識傳遞→知識獲取​

歷史上留名的往往會是「發展知識學說」的人,比如發展這個原理的亞里斯多德、孔孟、孫子兵法等等,後代人不論怎麼延伸翻新,我們仍會尊敬這些發展學說的創始元老。​
有些人也許曾遇過一種狀況:「我有一個新的想法,只是沒說出來,沒想到某某人提出跟我一樣的看法,還紅了!這本來應該是我的才對啊!」​
問題是沒發展出來,想再多都是空的,因為「知識發展到傳播」的推展是 單向的軌道,即便可以通過各種「知識獲取」與自己的生命見解,融合成新的「知識萌芽與觀察」,但只要不發展到下一個「知識學說」階段,依舊無法「傳遞」讓更多人「獲取」。​
很多前輩說過,「個人品牌」首重個人內容,爾後才談品牌,因為要有被傳承的價值,人們才願意傳播出去(那是天性),當我們知識學說發展完畢,接下來就是思考傳遞的方式。​

小結​

  1. 人類首重「傳承」:生命與知識的傳承​
  2. 對「傳承」有幫助的是「教育」,與之掛鉤的「知識」將被留存​
  3. 「發展知識學說」比「傳遞知識」易於影響世界、留名千古​

▌How-如何傳遞知識 ▌​

資料傳遞方式有很多種,如:​
  • 實體資料-石碑、紙本書、畫等​
  • 虛擬資料-雲端、電子資料、社群軟體​
  • 口耳相傳-故事、八卦​
​實體資料不易儲存與傳播,口耳相傳容易失真且效率不佳,目前虛擬資料為主流儲存方式,但因為容易被竄改的特性而促使近年區塊鏈的誕生。​
​虛擬的資料讓我們取得十分便利,資訊流通也越來越快速,被創造出的學說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該如何在茫茫資訊海中創造被傳播的價值,又該用什麼方式傳播才會被看見,是我們知識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各種傳遞方式給人的感覺都不同,對我來說像是這樣:​
  • 實體:信任感​
  • 虛擬:即時性​
  • 口耳相傳:連結度(從親友口中聽到容易感覺與訊息距離拉近)​
​如果可以,當然是互相搭配最好,但如果現階段無法,還是先以虛擬管道傳播最為快速廣泛,許多前輩分享過,知道自己的對象是誰,才能知道怎麼寫才能讓對方理解並接受,這部分牽涉很廣,很多書中有分享,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寫到這邊好累XD),可以直接參考大神的書:于為暢的「暢玩一人公司」、李洛克的「個人品牌獲利」,都非常實用!​

​總結一下,透過用第一性原理的方式思考「知識」,絕不能刪減的會是:「對人類有益」+「傳承」。
我們必須思考什麼對人類有益、怎麼傳承,知識工作者才有被看到、被傳播的價值,這也是為何我們倡導「利他」的原因之一。​
若想既廣且深的傳遞自己的內容,最好能夠「發展知識學說」,次好為融合自己獨特方式的「傳遞知識」(比如線上教學、工作坊等),最可惜的則是單純擷取知識給需要的對象。​
與基本存續有關的學說目前已是紅海,要有什麼新觀點實在不容易,相較之下,人類目前仍有許多新問題須處理,勢必會有許多新知識研究產生,若專業程度夠,在新知識發展學說會有一番天地,但我只是一般市井小民,目前能用自己漫畫圖文方式傳遞想法與知識就已心滿意足了,哈哈。​

說個題外話,今天查資料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馬斯克早已在進行腦機介面研發,並預計十年內可進行「腦訊號」的溝通,語言將被捨棄,也許在短短未來數年內,可以看見新的傳播學說與教學方法誕生,好期待!​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後,一直奉為神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有問題就可以找它的工具書,更是一本調整思維方式的書,劉奕酉老師整本書透著一種冷靜感,簡潔明快地將大家的誤區與誤解一一解決,也讓大家知道為何我們要高效、為何產出、如何達到高效產出的本事!
你曾想過什麼是人脈​、人又為什麼需要人脈嗎? 在這問題之前可以先想想​,我們所謂「人生」的組合成分有什麼?​不外乎是「人」與「生活」​,這裡指的不僅僅關乎自己​,而是指所有與我們直接或間接接觸​,對我們曾產生或大或小影響的人​,這些人們與我們的交會形成了「生活」​,累積的生活歷史就成了「人生」​。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由布萊德.史托伯格與史蒂夫.麥格尼斯共同著作​,如同諺語:「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般​,他們認為:「壓力+休息=成長」​,並在書中提出各式案例與理論佐證​。 但原來如何發揮「超越自我極限」也有方法可循​,簡單來說,當人為了他人著想、而去做某件事時​,所發揮的能力是....
社會認同簡單的說​,就是因周遭的不確定而導致下意識仿效他人行為​ 也許有些人會說腦波弱的才會這樣​,但其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這個行為模式​,那是人類內建在DNA裡的自動導航模式​,該如何避免,是我們的課題之一,所幸《影響力》一書幫我們破解各種手法...
這是一本希望在我出生以前,我爸就看過的一本書,原來一個人的心態​,會受到外界影響而大幅度改變​...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後,一直奉為神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有問題就可以找它的工具書,更是一本調整思維方式的書,劉奕酉老師整本書透著一種冷靜感,簡潔明快地將大家的誤區與誤解一一解決,也讓大家知道為何我們要高效、為何產出、如何達到高效產出的本事!
你曾想過什麼是人脈​、人又為什麼需要人脈嗎? 在這問題之前可以先想想​,我們所謂「人生」的組合成分有什麼?​不外乎是「人」與「生活」​,這裡指的不僅僅關乎自己​,而是指所有與我們直接或間接接觸​,對我們曾產生或大或小影響的人​,這些人們與我們的交會形成了「生活」​,累積的生活歷史就成了「人生」​。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由布萊德.史托伯格與史蒂夫.麥格尼斯共同著作​,如同諺語:「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般​,他們認為:「壓力+休息=成長」​,並在書中提出各式案例與理論佐證​。 但原來如何發揮「超越自我極限」也有方法可循​,簡單來說,當人為了他人著想、而去做某件事時​,所發揮的能力是....
社會認同簡單的說​,就是因周遭的不確定而導致下意識仿效他人行為​ 也許有些人會說腦波弱的才會這樣​,但其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這個行為模式​,那是人類內建在DNA裡的自動導航模式​,該如何避免,是我們的課題之一,所幸《影響力》一書幫我們破解各種手法...
這是一本希望在我出生以前,我爸就看過的一本書,原來一個人的心態​,會受到外界影響而大幅度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想,上述作者所點出的問題,正是作者為何寫了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我為何會被這本書的副標題:「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吸引的原因。
Thumbnail
犯錯是件好事。當我們盡力避免犯錯,卻仍舊犯錯時,就有機會和我們的讀者,進行一場更深入的溝通。 也就是說,這個錯誤,變成一個讓大家把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的機會,而我們可以用來證明自己夠專業、可被信任、可溝通。
Thumbnail
為什麼你寫的文章沒人看,很有可能問題就在於「為什麼」。 閱讀此書後,從書上獲得許多不錯的書寫建議。 一篇文章,應該包含一個「為什麼」。透過這個「為什麼」,來抓住一篇文章的問題意識,讓讀者明確辨別,這篇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Thumbnail
看了《花神祭》之後,會沉沉入睡,痛哭流涕,抑或百思不解,痛苦掙扎⋯⋯你的人生狀態是怎樣,就映照出當下的你。 這是一部如明鏡丶止水般的作品,完整投射出你內在的風景;這也是一部不需要言語說明丶不仰賴理性思惟的舞作,因為生命自然與之共震。
Thumbnail
舉凡魚的料理法或者是小菜的處理法,作者全在故事當中寫出了食譜,讓看著心癢難耐的讀者自行動手,每一道料理都是基於瑠璃的堅持維持在「家庭料理」的程度,只要用心觀察每一道料理的基本準則就是:「讓人吃下更多的飯」,瑠璃流的美食就是讓人越吃越開胃、直到飯鍋鍋底朝天的好料理。
Thumbnail
待辦清單應該是最廣為人用的時間管理工具之一。但你是否常常列了一堆清單,卻無法有效完成,反而被堆積如山的任務給壓得喘不過氣呢?其實,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我們真的很難不在火災發生時跟著前面的人一起跑,我們也真的很難不在股市崩盤時跟著散戶一起陪葬,只要帶著緊張、不確定的情緒親歷其中,任何同類的行為都像是救命的指引。也難怪標準的CPR急救流程,一定要指定現場的特定人員進行求救,因為單純期待旁觀的人主動協助,是完全不符合心理原則的現實。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想,上述作者所點出的問題,正是作者為何寫了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我為何會被這本書的副標題:「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吸引的原因。
Thumbnail
犯錯是件好事。當我們盡力避免犯錯,卻仍舊犯錯時,就有機會和我們的讀者,進行一場更深入的溝通。 也就是說,這個錯誤,變成一個讓大家把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的機會,而我們可以用來證明自己夠專業、可被信任、可溝通。
Thumbnail
為什麼你寫的文章沒人看,很有可能問題就在於「為什麼」。 閱讀此書後,從書上獲得許多不錯的書寫建議。 一篇文章,應該包含一個「為什麼」。透過這個「為什麼」,來抓住一篇文章的問題意識,讓讀者明確辨別,這篇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Thumbnail
看了《花神祭》之後,會沉沉入睡,痛哭流涕,抑或百思不解,痛苦掙扎⋯⋯你的人生狀態是怎樣,就映照出當下的你。 這是一部如明鏡丶止水般的作品,完整投射出你內在的風景;這也是一部不需要言語說明丶不仰賴理性思惟的舞作,因為生命自然與之共震。
Thumbnail
舉凡魚的料理法或者是小菜的處理法,作者全在故事當中寫出了食譜,讓看著心癢難耐的讀者自行動手,每一道料理都是基於瑠璃的堅持維持在「家庭料理」的程度,只要用心觀察每一道料理的基本準則就是:「讓人吃下更多的飯」,瑠璃流的美食就是讓人越吃越開胃、直到飯鍋鍋底朝天的好料理。
Thumbnail
待辦清單應該是最廣為人用的時間管理工具之一。但你是否常常列了一堆清單,卻無法有效完成,反而被堆積如山的任務給壓得喘不過氣呢?其實,你並不孤單。
Thumbnail
我們真的很難不在火災發生時跟著前面的人一起跑,我們也真的很難不在股市崩盤時跟著散戶一起陪葬,只要帶著緊張、不確定的情緒親歷其中,任何同類的行為都像是救命的指引。也難怪標準的CPR急救流程,一定要指定現場的特定人員進行求救,因為單純期待旁觀的人主動協助,是完全不符合心理原則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