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馬來西亞人,我超級不想提起黃明志的理由很簡單:喜歡與不喜歡黃明志的人並不總是站在光譜的兩端——這間中充滿對馬來西亞這片土地的愛恨情仇。光是要理解自己在這個國家的身份位置,我就迷茫到了今天,更何況是要去談一個備受這個國家爭議的人。
但上週末認真聽完《轉角國際》談黃明志的
podcast,覺得這樣的整理好難得,但也再次感受到了那種“直面黃明志會下意識想要逃避”的心情。畢竟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還是很混沌,有很多沒有好好討論的地方,為了不以偏概全,書寫方面總是要多小心。
黃明志惹到誰了?
印象中黃明志這個人開始備受矚目,是2007年他將國歌改編成《Negarakuku》掀起爭議的時候。之後他便不斷引起話題,其中包括《轉角》也提到的2016年《Oh My God》事件,他因拍攝了“侮辱宗教”的音樂短片而被羈押。以他過往直白又集中地批評社會現象的作風,會引發關注到最後導致被羈押,也不是什麼讓人意外的事。同樣的,這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電影《我是豬》,則被認為強調穆斯林的不潔之物並具有侮辱性,導致他再次被通緝,一回國就被請到警察局,所幸後來獲釋。
喜歡黃明志音樂的人,大概也喜歡他放蕩不羈、nothing to lose的自由派作風。相對於保守與處處設限的權勢,黃明志的行事作風顯得大膽又可愛,這也是他為何能累積一票粉絲,某個程度上還因此為他徵得了話語權。
但是,黃明志屢次踩過的底線,不但影響這個國家極力包裝的形象,還挑戰了它原想維持多元與和諧的表面。畢竟黃明志在他的音樂裡把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給攤開了,然後以驚人的速度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因此,批評黃明志的人不僅來自於保守勢力,也包括一些
抵抗保守勢力的人,認為他的做法傷害了那些想要以理性來討論與解決問題的努力。
時勢造英雄
黃明志會引起這樣的批評,源自於兩個條件:黃明志所嘲諷的馬來西亞保守勢力,確實對一些民主化社會來說,是相對不可理喻、且難以理解的,要彼此達到共識很難;而黃明志極有可能明知如此,卻刻意而為之。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論會引起多大的注意,並有意識地在操弄它。
對於第一個條件,必須說明的是,馬來西亞是一個政教不分離的國家。對不同族群的世俗管理,偶爾會被一些政治人物非世俗的認知與想像所拉扯。這樣的拉扯可能會造成伊斯蘭與非伊斯蘭群體之間的撕裂,也根本無法對一個議題公然地討論與分析,如性少數(LGBT)議題。
縱使一些民間團體積極拉近不同信仰與群體間的認知與想像,但如果這些努力無法從教育與社會的基礎建設上解決,最終依舊會不時成為族群政治最有力的工具。
不過,這並不表示抵抗保守勢力的黃明志就有很強的正義感——這正好也是
正義的攻擊難阻聽眾或觀眾對他喜愛的原因之一。他毫不掩飾地物化女性與性少數,但他也為族群歧視與移工福利發聲,又因其獨特的音樂曲風與多語多才的創作路線,備受華人世界的認可。作為資深的網路創作歌手,他應該也清楚知道直白與搞怪會為他帶來更多的視線,比如大咧咧地打上“馬來西亞禁片”,表明他不願自我設限的事實,又讓人好奇他的尺度可以到多遠,十足的噱頭。
話說,上個月金馬影展公告黃明志將取消其最新電影《
辣死你媽傳人》首映,原因是電影的後製在緬甸進行,因局勢因素無法如期抵台。當我默默地將公告資訊轉發給相熟的藝術家朋友,馬上就得到一個大白眼,接著回覆說:我相信這是會引起話題的炒作……雖然如此,這件事並沒引起任何媒體的注意,倒像是我們小人之心了。
分而治之是英殖民種下的惡果?
《轉角》在談馬來西亞的族群狀況時,還點到了鮮少被論及的日常生活中的族群關係。這正好也是我強迫症似的不斷在書寫的議題。這樣的情感傷害有時是兩面夾擊的:對國家而言,作為華人已經是不需要接受太多補助的“二等公民”;但是在成長過程中,周圍的人也逐漸在將這個“二等公民”的身份給強化。
曾有留洋回來、英文說得很溜的長輩當著我的面無心地批評:馬來西亞華人的問題就是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自己的母校唸書,導致下一代不思長進,一輩子留在原地。雖然我不認為我是個不思長進的人,但當場我的眼淚都快掉出來了。我一點都不怪我爸,他也是制度下的受害者。
所以我很是質疑,《轉角》裡也提到的分而治之這個概念,是否完全是英殖民種下的惡果?
許多研究都不假思索將“分而治之”當作是殖民的遺留物,似乎馬來西亞打從被英國殖民,就無可奈何要接受族群政治繼續劃分彼此的命運。可是我們也無法否認,正因為 “劃分彼此”,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才能在東南亞顯得如此與眾不同,才能培養出必須到台灣留學的黃明志,然後在那裡開始大紅大紫。
我想我們一直以來都在面對一個只顧著利益瓜分、操弄族群情緒卻不怎麼在管理上施力的政府,所以對黃明志的挑釁才會顯得這麼地落力。這恐怕才是黃明志為什麼會紅的關鍵。